“袁府”调查结论的几经反转,唯有阳光才能驱散黑暗

一片郁郁葱葱的农田中,亭台楼阁、舞榭歌台拔地而起,河北曲周县出现的豪华建筑“袁府”仍在持续引发关注。

“袁府”调查结论的几经反转,唯有阳光才能驱散黑暗

生态红线,不容任何人践踏逾越。前有秦岭违建触目惊心,后有东北曹园震惊世人,如今突然曝光的“袁府”,自会瞬间点燃舆论。而更为舆情火上浇油的,无疑是“袁府”调查结论的几经反转。

一开始,当地权威部门出具了一份《说明》,称“袁府”是养老项目,并非违法占地,更没有占用基本农田。但在这则消息发布不久后,又有河北当地媒体报道,此处建筑为袁氏祠堂,为“光复家族荣耀”而投资兴建。迷雾重重之下,邯郸市政府进驻曲周县的调查组在初步调查后给出全新结论:项目存在未批先建、违法占地问题。一波三折、前后反转的剧情,令“吃瓜群众”目不暇接,更让人怀疑“袁府”背后利益之盘根错节。如今后续调查仍在继续,但“袁府”违法已是板上钉钉。

“袁府”调查结论的几经反转,唯有阳光才能驱散黑暗

近段时间,从曹园到袁府,再到天津天狮老板“亲王级”私宅,为一己私欲,随意篡改规划、侵占土地的案例接连涌现。究其原因,监管部门失职失责失察难辞其咎。比如曹园,违法行为长达12年,当地监管部门不可能不知情;再如袁府,农田中突兀着一处豪华宫殿,既然相关部门“去年已发现”又怎能任其存在?

至于监管沦为“睁眼瞎”的原因,舆论场上亦不乏猜测。“巧合”的是,这些违建主人皆是衣锦还乡的富裕大户,对当地税收卓有贡献。是否存在因经济贡献而获得违法占地特权的情况,值得深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必须守好这份宝贵财富。杜绝“袁府”再现,还当健全监督渠道,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当一块土地即将进行建设,政府当公开其用途与规划,而非让规划图纸、立项材料“藏于深闺”。如此一来,周围群众的监督目光,必会让“图谋不轨”的人有所收敛,也有助于监管部门收集线索、开展执法工作。唯有阳光才能驱散黑暗,让土地使用充分暴露在阳光之下,才能杜绝攫取私利的黑手。

“袁府”调查结论的几经反转,唯有阳光才能驱散黑暗

虽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许多自然资源一经破坏便极难修复。执法行动不能总在曝光后,期待相关部门主动作为、从严监管,从源头上堵住违建滋生的通道,少些“曹园”“袁府”,多些绿水青山。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长安观察出品,首发在今日头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