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建東都,新朝新氣象,展宏圖,楊廣施展文治武功

小說:建東都,新朝新氣象,展宏圖,楊廣施展文治武功

上回書說到晉王楊廣登基,命宇文化及和越國公楊素來到冀州城宣讀聖旨召靠山王楊林和天寶大將軍回東都洛陽面君。

大將軍宇文成都在楊林接到聖旨次日才到,他一聽聞開皇帝龍御歸天,內心極度悲痛,他雖知道楊廣和楊勇平素爭奪皇位激烈,但從不參與站隊,但如今開皇帝暴斃,太子楊勇自殺,他感到十分壓抑。

宇文成都內心所有的活動,都被他的父親老狐狸宇文化及看在眼裡,他深知回到洛陽如不控制住宇文成都必將會釀出禍端。

這一天靠山王楊林四人來到東都洛陽,楊廣在寢宮私下召見他們。一見到楊廣,老楊林便表態支持他登基。

有了叔叔靠山王楊林的支持,楊廣心落下了一大半,你想大隋朝一多半的兵馬都掌握在這老小子手裡,楊廣能睡的著嗎。

天寶大將見開皇帝已經龍御歸天,大勢已去,再加上他對自己的父親是言聽計從,從不違背父命,只好隱忍不發。

楊廣見狀又命宮人請來蘭陵公主與宇文成都相見,當面許下婚約。蘭陵公主面容憔悴,與成都四目相對似有無限話語想說。

宇文化及示意宇文成都帶蘭陵公主離開,代替自己的兒子向楊廣表態,宇文家族誓死捍衛新皇帝的權威。

楊廣見掌握兵權的叔叔靠山王楊廣支持自己,天寶大將軍默認自己為新皇帝,龍心大悅,次日早早開朝,頒佈他的宏圖大志。

首先楊廣頒佈第一道聖旨,命令唐國公李淵主持在全國範圍內開設考場,分科考試,增置進士科,為新皇朝選舉有用人才。

楊廣創立的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終止,為古代中國的育才政策有很大的貢獻。

楊廣第二道聖旨命令越國公楊素徵調民夫二百萬,抓緊營建東都洛陽。東都在舊洛陽城之西,規模宏大,周長五十餘里,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等三部分。

宮城是宮殿所在地,皇城是官衙所在地,外郭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處所在地。外郭城有居民區一百餘坊,另有豐都市、大同市、通遠市等三大市場。

楊廣就給老楊素十個月工期,完不成就回家養老。

第三道聖旨便是由宇文化及總負責徵調數百萬民夫開鑿大運河,興建龍舟。

隋朝大運河以都城洛陽為中心,分為三大段,南抵餘杭(杭州),北達涿郡(北京)。中段包括通濟渠與邗溝。通濟渠北起洛陽,東南入淮水。邗溝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陽(今江蘇淮安),南達江都(今揚州)入長江。

南段名江南河,北起長江南岸之京口(今鎮江),南通餘杭(今浙江杭州)。北段名永濟渠,南起洛陽,北通涿郡(今北京城西南)。

楊廣野心勃勃,他要把大隋的山川河流融為一體,為他巡行天下打好基礎。

楊廣又向大隋的各個藩屬國下旨,命他們的國王於每年的十月份必須進京朝拜,不但要帶來各國的奇珍異寶,還要每年選十個美女上供。

各路使臣奉旨而動,楊廣要將的的文治武功標榜天下。

同時加封靠山王楊林為太師一等公,總督天下兵馬,節制各地方軍事調動。

封天寶將軍宇文成都為鎮殿大將軍一等公。

各色人等均有調動,外徵兵馬加倍封賞。

幾道聖旨傳下,群臣山呼萬歲,楊廣志得圓滿,龍心大悅,再頒佈聖旨大赦天下。

楊廣只顧為自己新朝舉措高興,卻不知道這一系列的舉動,招致了大隋朝的滅頂之災。

欲知後事如何,但見下文分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