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僅存的摩尼教(明教)寺廟-草菴


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晉江晉江華表山南麓

草菴始建於宋代紹興年間,初為草築。

元順帝至元五年改為石構歇山式建築。80年代初,此地曾發掘出宋代明教會的瓷碗,證實宋時泉州摩尼教已十分活躍。

據史料記載,摩尼教在我國舊稱“明教”,公元三世紀波斯人摩尼所創始,其教義是雜揉佛教、基督教、祆教而成,崇拜光明,提倡清淨,反對黑暗和壓迫。 唐武后延載元年(公元694年)傳入中國。

明朝太祖朱元璋依靠明教奪取政權,並採用明教的“明”定國號,但是又擔心明教威脅他的統治,即所謂“又嫌其教門上逼國號,寅其徒,毀其宮”。所以明初盛極一時的明教又轉入秘密活動,融合於道、佛教的民間崇拜。泉州草菴摩尼教寺成為僅存的珍貴史蹟。

泉州的摩尼教活動於元代是比較公開性的,說明泉州的明教是以佛為崇拜而盛行的。

據傳有泉州十八位讀書士子住於草菴勤奮讀書,常於此顯現佛的形象,說是文殊菩薩的顯影,因此在摩尼光佛坐像兩側有弘一法師手書木刻對聯“石壁光明相傳為文佛顯影”,“史乘記載於此有名賢讀書”。

草菴依山崖傍築,建築形式為石構單簷歇山式,四架椽,面闊三開間,間寬1·67米,進深二間3.04米,屋簷下用橫樑單排蓽拱承託屋蓋,簡單古樸。



正廳內依崖鑿一圓形佛盒,直徑1.9米,圈內浮雕一尊摩尼光佛坐像

佛身高1.52米,寬0.83米,頭部比較特別,呈現輝綠岩 顏色,長方形面孔0.32X0. 25米,背有毫光射紋飾,呈現花崗岩石質,散發披肩,端坐蓮壇,面容圓潤,眉毛隆起,顎下二條長鬚,嘴唇薄,嘴角線深顯,形成下額圓突,顯得安詳自如;身穿寬袖僧衣,胸襟打結帶,無扣,結帶用圓飾套束蝴蝶形,而向兩側下垂於腳部,雙手相疊平放,手心向上置於膝上,神態莊嚴慈善

衣褶簡樸流暢,用對稱的紋飾表現時代風格,臉、身、手三部分巧妙地利用岩石不同的自然色調構設,風格迥異,背雕毫光四射紋飾,世稱“摩尼光佛”。這是世界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




摩尼教咒語“勸念:清淨光明,大力智慧,無上至真,摩尼光佛。正統乙丑年九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