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跑者,過年會被親戚問到的那些“誤解”

現在離過年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辭舊迎新準備過大年,親朋好友拜新年,回老家拜訪家裡的親戚時,作為一名馬拉松的愛好者在過年的時候會被親戚問到令跑者窒息的誤解,可能會有哪些呢!

【1】

親戚問:“看你平時經常跑步,是不是很閒?”

我相信不管是許久不見的 親戚會有這樣的誤解,就連在朋友圈裡發個跑步運動打卡的截圖,偶爾還會有朋友評論說“羨慕,有那麼多時間去跑步,挺有空的!”聽到這句話時,老扎心了。很多朋友在沒有接觸跑步前都以為經常跑步的人都是很閒,而且還過得很安逸、健康生活的人。

其實,閒是不可能閒的,就是越忙碌越是要跑步。當真正的接觸跑步後,才會發現每天白天忙碌的工作下班,晚上的時間需要關注家庭、社交、甚至應酬加班。跑步時間都是從中擠出來的,因為這段時間只屬於你自己,可以安靜的享受這份獨處時光,對於我來講跑步幾年,跑步不像起初單純的追求動態鍛鍊,而是習慣在跑步中尋找內心的一種平靜,如同打坐冥想一般,讓自己放下喧囂和焦慮。

達裕答:“閒是不可能閒的,越忙越需要懂得生活。”


作為跑者,過年會被親戚問到的那些“誤解”


【2】

親戚問:“你經常跑步,怎麼會感冒呢?”

經常鍛鍊的人的確抵抗力、免疫力方面都優於常人,並不意味著就不會感冒。跑步這幾年,體質方面都強壯不少,跑步可以減少普通疾病的發生,自己也有過一次中度感冒過一次,感冒生病半個月時間,主要的原因是半夜睡覺著涼導致的。例如現在冬天晨跑或者夜跑,室外的溫度較低再加上颳風那些,穿得比較單薄也會容易感冒。

達裕答:“跑步的人也是人呀。”

【3】

親戚問:“你跑馬拉松你跑第幾名呢?”

第幾名……就簡單的說吧,微信步數里偶爾還能進個前三名。

馬拉松比賽不同於學校的校運會,一場馬拉松人數少則一萬人,多則三四萬人,按公里數劃分全場和半程、迷你分階段,光一個全程馬拉松就5000人以上,從起跑開始就擠在人群當中。對於普通跑者而言,馬拉松的名次則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懂得體會每一場比賽都是一次自我挑戰,以及一次全新的馬拉松體驗,不管PB與否,安全完賽就是勝利。

達裕答:“幾萬人的馬拉松比賽,42KM跑到前幾百名。”


作為跑者,過年會被親戚問到的那些“誤解”


【4】

親戚問:“跑步應該不怎麼花錢吧,報名馬拉松要錢嘛?”

我曾經也是以為跑步是一個不花錢的運動,後來我錯了,跑步不僅使我變瘦,還使錢包變瘦。日常跑步裝備至少兩套跑步衣服,NIKE跑鞋,咕咚運動手錶隨便加在一起就幾千塊錢,除此之外,比賽報名要花錢,去比賽吃住行的費用都是自己掏,像我這種節約型的跑者,一場比賽來下花費五百以上,一個月跑三場比賽,七七八八累計加上來,足以讓自己生活提高一個檔次,在跑步圈裡有句是這麼說的:“怎麼又請假去跑馬拉松,家裡有礦啊!”

達裕答:“肯定花錢,馬拉松報名費都還好,主要是一雙喜歡NIKE鞋子就要上千塊了。”

【5】

親戚問:“這麼冷的天氣,你還出去跑步,不冷嘛?”

冷肯定是會冷的呀,跑就久了就暖和了。當真正喜歡的跑步後,基本上都是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不會因為天氣溫度的影響而耽擱太久,有時候即便窗外下著小雨,都會一個人的往外跑,特別享受跑步時帶來的感覺,雖然身體很喘,但是內心很爽。

達裕答:“冷呀,多穿點衣服就好了,而且跑久了就暖和了,再冷的天,跑步都是要堅持跑下來。”


作為跑者,過年會被親戚問到的那些“誤解”


【6】

親戚問:“你跑步幾年了,現在應該是國家標準運動員的水平了吧!”

國家運動員的水平特別高,像一些國內的跑圈大神才算國家級運動健將,全馬標準是2小時13分,運動健將則是2小時20分。對於我們普通跑者來說,成績和等級不是跑馬的唯一目的,主要是自己願意做一件事情,而且從中得到進步與成長,跑步成績的每次提升也是一次自我積累的結果。

達裕答:“就這麼說吧,我充其量就是一個業餘運動員的水平。”

……

不管是親戚問,還是朋友問,相信我們的回答會對他們的跑步方面的誤解會有改變。


我是胡達裕,

一個積極向上的90後男生,

書籍閱讀者,馬拉松愛好跑者,國內最大的社會化營銷社群《大熊會》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