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教師不只有講臺,還有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致教師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教室不只有諄諄教誨,

還有一雙雙璀璨的雙眸。

他們有對知識的渴望,

也值得被讚頌千篇。

你曾是此間少年,

一回首,卻已育人幾年。

世界依舊很大,

你嚮往那遠方的田野,

卻終究是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這個世界瞬息萬變。

書本,翻來覆去。

學生,人來人往。

那些歡笑時光,

那些誓言與夢想,

漸行漸遠,

願遠方快到近旁!

說到詩和遠方,老師是否也有那麼一剎那戳中淚點而熱淚盈眶。當大家都在三尺講臺忙碌,你心中是否還有一片淨土,留給詩和遠方?

悅讀!教師不只有講臺,還有詩和遠方

1

走進詩意的教育生活

有自持之心。教師若能時時有自持之心,一切從孩子的內心出發,無論身處的環境多麼紛雜,多麼亂心,一樣可以保持自己純潔的本性,一樣可以在枯燥、繁瑣、平淡的教學生活中覓得“暗香浮動,疏影橫斜”的雅趣。

給心靈留白。一個教育的智者要善於給自己的心靈留白的,內心清淨,超越功利和私念,才會讓自己的教育生活越來越從容,越來越富有詩意。教師更應該為自己的心靈保留一份自由純潔的空間。教育人生清簡如水,平流緩進,看之素然無色,品之卻齒頰生香!


悅讀!教師不只有講臺,還有詩和遠方


心淨則心靜。教師應該有一種“淡泊靜心”的詩意情懷。教育是一方淨土,守衛這方淨土的是教師。教師的心乾淨了,才能忘卻誘惑和干擾,忘卻浮華和躁動。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唯有教師心淨了,學生才能心淨,教育的天空才會一片蔚藍。

悅讀!教師不只有講臺,還有詩和遠方

2

追求詩意的教育生活

堅持廣泛的閱讀,並努力地解讀你所遇到的每一個文本,加深理解文本的洞察力。通過閱讀來實現一種對應,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個人的經歷、與我們的個人的體驗一一對應,詩意於是就產生了。

創造和諧的人際關係。來自朋友的相互激勵、相互理解,本身就是富有詩意的。創造和諧的人際關係,還包括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看著你的學生就覺得快樂,他們是你快樂的重要源泉之一。


悅讀!教師不只有講臺,還有詩和遠方


用審美的眼光打量我們的生活,打量我們的工作,從現有生活資源中去獲取一種快樂和幸福。只要我們傾心於去創造事物,去創造一次美好的生活經歷,我們就是在創造世界了,就是在創造詩意了。

悅讀!教師不只有講臺,還有詩和遠方

3

教師,何以“致遠”

思想“致遠”。教師要樹立起強烈的問題意識,深入思考、反覆思考,在思考中強化認識、揭示規律,昇華理念,走進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懂得尊重事實,激發啟迪學生學會思考和判斷,從而獲得我們教師的職業尊嚴。

讀書“致遠”。只有在不間斷的讀書過程中,我們的內心才會溢滿溫馨的人文情懷,我們的課堂將會碰撞出更多創新的火花。在讀的過程中,書中豐厚的營養才能逐漸內化為自己的骨肉,使自己一點點厚重起來、自信起來,並通過這些厚重和自信實現自我的超越。


悅讀!教師不只有講臺,還有詩和遠方


寫作“致遠”。我們寫下的每一個生動的故事,每一則刻骨銘心的啟示,都是平凡生命旅程中的一個個難以忘懷的景點,都是在發現教育規律、尋求教育真諦過程中發自心靈深處的精神感悟。他們,就是我們用愛心、責任、奉獻鑄就的這座教育大廈中的一磚一瓦。

寧靜“致遠”。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一個孩子對話……只有在寧靜的教書育人過程中,才能品味自己和學生的相互潤澤,感悟歲月年輪與自己特有的教育情懷的對話。用自己一個平常人的體溫觸摸到教育那張溫暖的臉,並引領自己走向遠方。

悅讀!教師不只有講臺,還有詩和遠方

4

過一種優雅的教育生活

認識自己。忙碌之餘,教師有必要停下腳步問自己:“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一日三省,不讓冗雜繁複的日常生活淹沒了自我。

做最好的自己。教育就是喚醒人去認識自己,進而做最好的自己,如果教師連自己都沒有做到,如何去教會學生認識自己、做自己?那樣的教育生活註定是“無人”的。


悅讀!教師不只有講臺,還有詩和遠方


靠研究提升教育生活的品質。教育生活本質上是一種專業生活,只有專業素養的不斷提升才能帶來高品質的專業生活,才能實現所謂專業幸福,才有優雅可言。走出日常經驗的束縛,掙脫平庸束縛,過一種優雅的教育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