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青龍背 看長城花海 薊州古長城化身勝境天路


這個週末閒不住,週五去了梨園,週六我們計劃徒步薊州古長城。 長城屬於我國古代軍事防禦工程,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建築奇蹟,早在春秋諸侯爭霸時,一些侯國便修築了長城,用來防禦敵軍。但那時的長城距離都比較短,並且不完全包括在現在的萬里長城之內,比如山東、河南、遼寧境內均有長城遺蹟。 而現在看到的萬里長城,是以秦長城和北齊長城為基礎,後世又根據實際控制疆域,進行了增減的結果。

明朝是我國最後一個修築長城的朝代,所以現在保存比較完整的長城多為明長城,而明長城的走向和位置,則大體劃分出了當時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實際控制區域。它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超過6000公里,“薊州古長城”便是其中一段。

如此龐大繁複的軍事防禦設施,自清代開始就沒有修繕過,幾百年來歷經風雨,大多已成殘垣斷壁,有些城牆只有夯土沒有城磚,有些已經和山脊融為了一體。 但“薊州古長城”因為使用了石磚壘砌而變得堅固無比,雖飽經歲月剝蝕,卻相對完整的保留下了原始風貌。


這段位於天津市薊州區境內的古長城,東起赤霞峪、西到黃土梁,如巨龍般蜿蜒盤旋在燕山南麓。儘管殘破的外觀讓它盡顯蒼涼,但磅礴的氣勢卻令它雄渾依舊。 這樣的外觀、這樣的氣韻,在國內並不多見,因此很多遊客都慕名前來,只為一睹薊州古長城的獨特風采。我也是其中一員。

去年10月末,我們曾經從黃土樑上到三界碑,再從三界碑走到青龍背。這次準備接續上次的行程,從青龍背上山,走到小口子下山。 與三界碑入口不同,位於青龍背的入口很明顯,從津圍公路轉到津前路之後,再走六公里便可到達。入口處有座山間樹下莊園,沿著莊園旁邊的路一直走就能登上長城。

這段上山的路沒有石階,但也不難走,而且距離長城非常近,約10分鐘便能登頂。尤其路上的風景很美,桃花杏花不凋謝,梨花也含苞待放,嫣紅與青白交織在一起,使得暮春山色更加多彩。


越到高處景色越好,各種花樹彙集在一起紛紛展露姿容,將山坡妝成了花的海洋。這片花海秀美豔麗卻毫無造作,處處都透著原始自然,盡顯浪漫與醉人風采,一路走著看著,不知不覺便會沉浸其中。

待登上長城,眼前忽地一亮。遠處群山起伏,山坡上鋪滿花毯,春天的氣息化作一片粉紅,將絢麗活潑的色彩遍灑人間。 此刻,縱橫山脊上的長城不再是防禦設施,而像一條通往勝境的天路,分開錦簇繁花,緩緩伸向遠方。那邊,曾是去年來時路。

不過今天的計劃不是重走來路,而是要完成一段陌生旅程,我們沿著長城一側的羊腸小道慢慢向前行進。 相對去年走過的三界碑那一段,青龍背這一段走起來比較困難,坡陡路滑,間或有坍塌下來的石塊堆積,讓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幸好左近風景秀麗、絢爛繽紛,無邊春色緩解了緊張的情緒。


聽附近村民說過,這條“小路”是當時修築長城時,民夫們經常走的路。那番場景可以想象:他們肩扛擔挑,將打磨好的石塊運送到指定位置,來往反覆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 長期繁重的體力勞動讓他們心神俱疲,希望渺茫的日子更令人心生絕望,假如我是當時的民夫,即使面對這無限風光也定會視若無睹。所以,今天的太平生活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向前走了一段,遠處峰巔上傳來陣陣人聲,用鏡頭將他們拉近,原來是一隊戶外旅行者。不同於我們,他們走得很快,行走在山脊上如履平地。 看來我們也應該置辦一套裝備用來應對複雜路況,尤其是登山鞋和登山杖會起到很大作用,平時穿的徒步鞋走這種山路實在是太困難了。

又向前走一段,慢慢接近了剛才看到的峰巔。走到近處才發現,頂端其實是座烽火臺,不過早已經坍塌了,與它相連的城牆也是廢墟一片,大大小小的石塊散落一地,看上去無比蒼涼。聞名天下的建築奇蹟竟淪落至斯,確是令人悲嘆。


這座烽火臺只剩下了方形基座,表面露出的長方形城磚不同於之前見到的城牆石磚,打磨得相對平整,大小基本一致。看得出來,烽火臺與城牆不是同一時期的產物,那它是什麼時候修建的呢?

《明史•戚繼光傳》記載:隆慶初,給事中吳時來以薊門多警,請召大猷、繼光專訓邊卒。部議獨用繼光,乃召為神機營副將。。。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總兵官以下悉受節制。 意思是:薊鎮一帶有邊患,有人就建議召俞大猷和戚繼光來此練兵。朝廷經過研究決定只用戚繼光就行了,轉過年來便讓他以都督同知的職官身份,總理三鎮練兵。給的權力很大,除總兵之外,他都能管理。

戚繼光上任之後成績斐然,隨即趁熱打鐵向朝廷提了幾條建設性意見,並獲得了當權者的支持,隨後朝廷便以“權分多處不如事總一人”的理由,將他推上總兵之位。 當上總兵後戚繼光巡視邊關,發現長城上只有小臺,沒有大型墩臺。這種小臺連傳遞烽火都嫌差勁,又怎能儲存兵器呢?因此他向朝廷請旨,在長城上遍修大型墩臺,並嚴令重要設施必須包磚,否則軍法從事。所以薊州古長城上的包磚烽火臺,都是明朝時戚繼光主持修建的。


登上烽火臺基座,眼前又是一方嶄新天地,這裡是附近至高點,周圍沒有任何障礙物,可以360度觀景且無死角。 腳下的長城似一條巨龍,飛旋起伏在峰嶺之巔;兩側花開遍野,時不時漫過城牆,顯得旖旎妖嬈。剛與柔的結合使眼前景物別有一番味道,沒想到長城還可以這般柔美。

烽火臺北邊峰巒疊嶂,片片花毯鋪滿山坡,平淡無奇的小山包,此刻卻變成了一座座風景秀麗的彩墨花山。

烽火臺南面便是通往黃土梁的公路,公路兩側群山環抱,周圍點點繁花中,又有山村人家。春看桃花、秋賞紅葉、夏季避暑,這裡確是個度假的好地方。

沿著長城繼續向前走,一路美景不斷,但這羊腸小道卻是越來越難行了。我們相互攙扶著行進,真是步履維艱啊。

當看到第二座烽火臺時,計劃的行程已經走完三分之二,這座烽火臺與之前那座一樣,外層包著長方形城磚,都是明代修築。但要就此認為薊州古長城是明長城,卻也不完全對,這就得說說薊州古長城的始建時間了。 關於這段長城的始建時間,一直沒有明確說法。有人說是隋朝,有人說是北齊,我倒認為始建於北齊是正確的。

歷史上北齊為了抵禦突厥,修築了一條從大同到山海關的長城防線,而這條防線所經過的區域就包括薊州。 《北史•齊本記》記載:天保六年,詔發伕役一百八十萬人築長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恆州,九百餘里。天保七年,自西河總秦戍築長城,東至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里。 意思是:天保六年修築了從居庸關到大同的長城,天保七年修築了居庸關到海邊的長城,大約三千里。顯而易見,薊州古長城是北齊天保七年修築的。

雖然隋朝也修過這段長城,但是修而不是築。《資治通鑑》記載:開皇元年十二月,突厥與故齊營州刺史高寶寧合兵為寇。隋主患之,敕緣邊修保障,峻長城。 意思是:突厥與前朝貴族高寶寧勾結在一起,意圖侵犯大隋,隋帝下令修好長城。 這裡邊用的文字是“修”,主要內容是防患,長城相關信息非常少。很明顯,當時已經有長城了,修修就能用。所以,隋朝修的長城是北齊築造的那條燕山防線,其中包括薊州段。


下來烽火臺繼續前行,最後的三分之一段也是最難走的一段,基本看不到路,山坡非常陡,有些地方的坡度目測已經超過60度。沒辦法,我們只能扶著城牆慢慢向前挪動,此刻唯一的想法是儘快置辦裝備,否則以後就別想爬小口子到黃崖關那段了,據說那段更難走~

最後終於有驚無險地下了山,出口實在太特別了,不仔細看根本找不到,圖片上綠色光斑的位置就是下山的“路”。 從青龍背上山,從小口子下山,再走公路回到青龍背,這一圈才2.55公里,卻用了3小時10分鐘。其中公路就佔了850米,可見這段長城有多難走,所以想來玩的朋友一定要帶好裝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