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真正喜歡一樣東西,或者一個人,大概不會浮誇到要死要活,或者為之付諸一切,而是輕輕的,淡淡的,恰到好處的情緒就好?

而作為將愛情當信仰的人,這樣的平鋪直述,留有太多餘地的情感,只能溫厚煲粥,終歸是稀薄、寡淡。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關於感情究竟如何炮製,可能連佛祖也難以拿捏,畢竟釋迦摩尼是愛了眾生,負了耶輸陀羅,他在拈花微笑時的晨光,可能正是耶輸陀羅暗夜裡的淚光。

如果勘破,畢竟也難逃紅塵中關於愛的劫難洗練,佛祖如此,眾生亦如此。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褒姒本來就不是一個禍國的女子,她沒有那樣惡毒的初衷,只是不喜歡笑。可是周幽王愛她,愛她的笑,可能一笑的傾城也就那樣,看多了美人的周幽王,會真的稀罕那一笑嗎?歸底,不過是想掃了自己心上人所有的不悅。所以,周幽王有錢任性了一點,敢於在感情投資上放肆,什麼珍寶玉器,摔!什麼國法、軍規,玩!一切都不重要,只要褒姒喜歡,只要褒姒笑就好。褒姒,不過是路邊被褒國人撿回去撫養的棄嬰,從小長到可以被送給周國當貢品,受過多少苦楚,從她的不愛笑可見一斑。在周幽王敢傾其國讓她一展笑顏之前,或者,她根本沒笑過。說到這,想到一句話,世界欠你的終會以其他的形式償還,周幽王擺明是來替虧欠她的人們還債的。然後的然後,大家都知道了,烽火一戲,周滅,歷史更迭,美人香殞。至於幽王,他再壞,再昏庸,再誤國,對於褒姒,他沒有虧欠,有情有愛,算得上暖男。不過,周幽王如果理智一點,賢明一點,是不是可以給他的褒姒更長久的陪伴,保護她不受傷害?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蘇東坡鍾情,為髮妻“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但也曾經因為海棠“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李清照在寫下“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時候,趙明誠已逝,北宋已亡,以為遇到張汝舟,可以終此一生,可不想翩翩君子竟是偽君子。張幼儀對徐志摩專情專注,可徐志摩仍一心戀著林徽因……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再說蕭紅,求學逃婚,攀到的救命稻草表哥迫於家庭壓力放棄她,走投無路的蕭紅淪落街頭,差點凍餓而死。未婚夫汪恩甲找到她,本來是要負責她一生的,但是最終迫於家庭的經濟鉗制,拋棄了五個月身孕的她,還留給沒有生存能力的她鉅額欠債;蕭紅再次陷入絕境,旅館老闆把她趕到簡陋、陰暗的儲藏室,要將她賣給妓院。直到蕭紅求助《國際協報》,被報社副刊主編和作家肖軍聯手搭救,肖軍接受了身懷六甲的蕭紅,和她一起在那個混亂的時期艱苦討生活。還記得她在《餓》、《列巴圈》、《偷》裡面寫關於飢餓的語言“桌角可以吃嗎?草褥子可以吃嗎?”,“黑麵包加鹽,你咬一口,我吃一下,鹽抹多了,這樣度蜜月,把人鹹死了。”偶爾的甜蜜是在小飯館奢侈一回,把饅頭、小菜、丸子湯吃飽,再買兩顆糖,一人一顆。肖軍脾氣不好,經常對蕭紅拳腳相加,她青腫著臉,懷著肖軍的孩子愛上端木蕻良,嫁給這個比自己小一歲的未婚男人,端木蕻良的確很有勇氣,不過,在那個崇尚自由解放的時代,端木接受蕭紅,正如當下小年輕不惜賣腎買iPhone一樣,那麼大的犧牲為的可能是虛榮,只是覺得時髦,愛也是有的,但是不會真的疼惜,直到最後蕭紅病逝於香港,她依然是孤獨的。短短一生,有過她愛的人和曾經愛她的人,但終究沒有人陪她多久,就像她跟朋友說的:自己總是一個人走路,好像命定要一個人走路似的。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歷史一捻成灰,愛情,依然在肆虐橫行,沒有人豁免超脫。只是當下,她變得前所未有的輕浮、直接,每天都有大量的“愛情”被垃圾一樣拋棄,每天也有一大把的“愛情”如潮而至,摻雜各種欺騙、慾望和雜質,霧霾一樣籠罩著世間,汙濁、混沌卻無法脫離。而孤獨卻荒草一樣瘋長,看似繁華滿眼,實則荒蕪一片……

電影開始把經典故事做了一些有意思的改編——《沉睡魔咒》徹底顛覆了童話給予人們對愛情的美好期待,當愛摻雜了欺騙,解開魔咒的只能是母愛……

愛,狹隘了便像了現下所謂的愛情,無私則更貼近為親情,格局再大一些,是否便可以頓悟此生?

不過,情,終歸還是淺的好,清清淺淺的深山溪流,好過太多渾濁的江河湖海。

相比於在世間難以摒棄的孤單,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