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的絕密武器——擁有大量的記憶塊

高手的絕密武器——擁有大量的記憶塊

學習應該是一個根據自身情況不斷調整的過程,沒有神仙萬能大法。

我們追溯本源,人類學習應該是什麼的過程,就拿我們的母語學習來說,本質上我們是不斷的在積累記憶塊,每天聽並複述周圍人說過的話,當我們的記憶塊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對母語的表達就非常輕鬆了。我們學習數學首先是弄懂並熟記各種公式,後期通過邏輯組合這些公式和其他信息的記憶塊做題。

我們學習英語為何十多年效果不好,有幾個點:

1、我們對英語的學習很多侷限於單詞,沒有到組合塊,因為我們理解信息是以組合記憶塊的形式去理解的並不是一個單獨的元素,常用的英語單詞可能不超過兩千個,但是組合塊卻非常的多,如果你在英語的環境中你會大量涉及這些組合塊就很容易學會

比如我說“我”這個字,你是不知道我想表達什麼的,而說"我愛你"這個組合塊的時候我馬上就明白了,而且同音字很多沒有組合塊誰也不知道這個單獨的元素音節表達的是什麼。同樣的元素組合順序不同意思也不同,例如:"管理我的人很多"和"我管理的人很多"意思是不同的。

高手的絕密武器——擁有大量的記憶塊

只記憶單詞的人很難接觸到組合塊,英語好從何說起呢?

只接觸英語文章閱讀的人,連大量單詞都不認識談何閱讀得懂呢?

這裡又回到英語文章的背誦了,為什麼英語文章的背誦對於國內學習的人其實挺重要的呢?

因為首先我們沒有英語環境,英語文章是我們最好的記憶組合塊接觸源,所以背誦英語文章對英語的學習是絕對有很大好處的,但是當然也有很多其他學習的方法,當我們忘掉事物的根源去批判的時候已經走向唯心主義了,當然如果我們能掌握一些英語的表達規律再去背誦就事半功倍了。

其實學習的過程首先是積累記憶塊的形式,所有的圍棋、象棋大師級高手的腦海裡都背下了幾萬個定式的人,這些定式也可以叫做棋處理手段的記憶塊,當新手以隨機應變去的方式和他們下棋,面對他們腦海裡無數的套路記憶塊的時候,新手一定必死無疑

那麼我們必須明白一個公式:高手=該領域大量記憶塊的擁有者。

所以我們通常能聽到一個定律“一萬小時天才定律”,本質上我們可以認定為大量記憶塊造就天才定律。

高手的絕密武器——擁有大量的記憶塊

我分析了學校的學習和宗教學習的區別,宗教通過大量重複將一些牢固的記憶塊來影響人的潛意識從而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並影響他們的行為讓他們行善。

在記憶塊的角度我認為宗教的教學模式更勝過學校的模式,學校的模式是一種海量混亂的記憶塊大量輸入,因為我們腦海中的記憶塊都不牢固,這就導致了一件事,10年以後,你把高中學到的大多數東西都忘光了。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中有一句話: 十年後我的生活中一定沒有數學LOGO,但是我仍然可以活得很好。

忘記分為兩類:一種是真正的遺忘,一種是由於記憶塊不夠牢固抽取困難實則還在腦海裡,當然真正需要應用到的時候,抽取不出來和遺忘也差不了多少。

綜上所訴,記憶塊的牢固程度絕對是重中之重,那麼重複複習也就很重要了,其次是精力的分配,成年以後一個人必須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才能生存,所以他必須精通這個領域的記憶塊。

學習是一個積累記憶塊,然後邏輯組合使用記憶塊的過程,記憶是智慧之母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真理。其次理解不等於記住,他們是有本質區別的,純理解的東西在複述的時候往往是殘缺的版本。

那麼問題來了?很多學生整天嚷嚷要背誦整本書,我可以告訴大家本質上沒有哪一門考試是要求你背誦一本書,只是讓你熟悉書中的知識塊並且組合應用他們,僅此而已,背誦整本書是記憶達人的活,一種特殊的個人愛好產物。

高手的絕密武器——擁有大量的記憶塊

記憶塊有點類似於送快遞:把很多包裹包裹好(需要記憶的元素整合組塊)——送入快遞車(記憶塊)——到達目的地(高強度記憶塊)。

記憶塊示範:基準分析——內部基準、競爭性基準、過程和活動基準、一般基準、顧客基準。

記憶內視覺:幾個人在籠子外面準備比賽(基準=幾準),籠中格鬥的選手是在籠子內部(內部、競爭)競爭打拳,首先要過稱(過程)稱體重,然後做熱身活動(活動),觀看比賽的時候,一般顧客(一般、顧客)都會為自己支持的選手吶喊助威。

使用內視覺快速記憶住了這個記憶塊,在考試的時候我就能快速回憶出來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先將學習材料切分成若干記憶塊,分別記憶牢固之後再記住記憶塊之間的關係,就可以記憶更多內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