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概況

江油市,四川省下轄縣級市,綿陽市代管,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龍門山脈東南,東臨梓潼縣、廣元市劍閣縣,南接綿陽市涪城區、遊仙區,西連安州區、北川縣,北抵平武縣、廣元市青川縣。距綿陽35公里,成都160公里。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四川省首批“工業強縣”示範市、環境優美示範城市、法治市、文明城市。地處成渝經濟區北端,是綿陽國家科技城重要輻射區,幅員面積2719平方公里,總人口88.87萬。城市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35萬。

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7.09億元。[1]

江油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能源基地,冶金基地,建材基地。第四屆四川省文明示範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位置境域

江油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龍門山脈東南。距離綿陽市35公里,成都160公里。市幅員面積2719平方千米。東鄰廣元市區和劍閣縣,南接梓潼縣和綿陽市遊仙區、涪城區,西接安州區[5]、北川縣,北連平武縣、青川縣。

江地理位置處於北緯31°32′26″~32°19′18″、東經104°31′35″~105°17′30″之間。市境輪廓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條形狀,東西寬約48.4千米,南北長約86.6千米,面積2719平方千米。按地貌主要類型分,平壩佔22.2%,丘陵佔26.5%,山地佔51.2%,臺地佔0.1%。涪江在江油市境內全長62.3千米, 多年平均流量163立方米/秒,是江油市境內最大的河流。

[6]

地形地貌

江油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系山地,海拔一般800米~1500米,最高峰為楓順鄉與平武縣交界處的轎子頂,海拔2356米;東南部系丘陵和平壩,海拔一般500米~700米,最低點為龍鳳鎮飛鳳山麓涪江河谷,海拔462米。大地構造西北部屬東北—西南走向的龍門山—大巴山臺緣褶斷帶,地面表現為岡巒重疊,坡陡溝深;東南部屬四川臺坳,地貌表現為低矮的丘陵和大小不等的平壩。[7]

氣候

江油市境氣候屬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具夏熱冬暖,暑期長,降水豐沛,雨熱同步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5.9℃,降水量1113.21毫米,蒸發量926.7毫米,相對溼度81%,日照時數1277.1小時,年平均氣壓為95.35千帕,極端最高氣溫37.5°C,極端最低氣溫-6.8°C,最多風向東北風,年平均風速為0.9米/秒,無霜期為238天。因為雨熱同步,能保障對農作物的生長,在市境大部分地區可以滿足農作物兩熟的熱量要求。只是西北部山區有小部分地方只能滿足農作物一熟的熱量要求。

土地資源

2005年江油市土地總面積271992.99公頃。其中農用地242157.52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89.03%,耕地63822.00公頃,佔農用地的26.36%;園地6581.21公頃,佔農用地的2.72%;林地142253.38公頃,佔農用地的58.57%;草地235.36公頃,佔農用地面積0.10%;其它農用地29265.55公頃,佔農用地的12.09%。

建設用地20648.67公頃,佔土地總面積7.59%,其中城鄉建設用地16658.58公頃,佔建設用地的80.68%;交通水利用地3591.25公頃,佔建設用地的17.39%;其他建設用地398.83公頃,佔建設用地的1.93%。

其他土地9186.80公頃,佔土地總面積3.38%。其中水域用地5755.7公頃,佔其他土地的62.65%;自然保留地3431.10公頃,佔其他土地的37.35%。

礦產資源

江油礦產豐富,有金、大理石、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硫鐵礦、石英砂等,市工業開發區具有良好的能源、建材、天然氣等為發展工業可利用的資源優勢,現已探明金屬與非金屬礦20餘種。已進行規模開採的有天然氣、黃鐵礦、赤鐵礦、石灰石、白雲石、硅石等7種。

植物資源

江油市工業開發區還是全國商品糧食生產基地,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同時,蔬菜、水果等亦是開發區的優勢所在。

水資源

江油市水資源豐富,區內涪江河年水流量48億m³,平通河年流量7億m³,自產水量18億m³,地下水總量3.9億m³,可開發的水資源總量18.76億m³。

截止2009年江油市擁有旅遊景點方面有國家4A級景區一個,國家3A級景區2個,國家2A級景區2個並有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兩個(雲巖寺飛天藏及老君山古硝洞遺址群)。在青蓮鎮有[唐代]詩人李白的故居,現存有隴西院、太白祠、衣冠墓、磨針溪、粉竹樓、洗墨池等遺蹟。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還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獅以及建於[明代]的雷鳴堰等文物古蹟。有云巖寺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有李白故里、紅軍紀念碑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白龍宮、佛爺洞、觀霧山、海燈武館、竇圌山等旅遊勝地。

李白故里

四川省江油市概況

太白碑林

李白故里位於四川江油市區南15公里青蓮場(舊彰明縣治)。唐詩人李白故鄉。包括青蓮鎮李白故里、市區李白紀念館、太白公園、海燈武館及太白洞等景點。是以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的故居為主的人文景觀長廊。距綿陽市40公里。故里前有匡山如屏,後倚天寶、太華諸山,峰巒蜿蜒,山明水秀。主要景點有太白碑林,隴西院、太白祠、名賢祠,李白衣冠墓、磨針溪、洗墨池、粉竹樓、月園墓等,已列為省級文物單位。

李白紀念館

四川省江油市概況

隴西院(2)

江油市李白紀念館是為了紀念唐代偉大詩人李白而修建的名人博物館,位於江油市區風景秀麗的昌明河畔,佔地四萬餘平方米。籌備於1962年,1982年正式開館。佔地4萬餘平方米。昌明河左邊是李白紀念館的主體景區,清蓮池東邊有醉仙樓,西邊從下到上分別是古風堂(歷史文物陳列),太白書屋(李白生平陳列館),故園情,北邊則是杜甫堂和李白堂。在杜甫堂左側則分佈佈置有詩苑和臨江仙館。在昌明河中游左右分別分佈著李白詩意雕塑園和歷代名人詠李白雕塑園。

太白碑林

碑林以園林為基調,注重傳統藝術與現代審美意識相結合,根據李白詩風的脈絡,分為“李白詩精品園”、“清風明月園”、“故園山水園”、“磨針尋夢園”、“詩仙醉酒園”等五大部分。碑刻的內容主要是歷代書畫名家書寫的李白詩歌和頌揚李白的楹聯詩文等近二千件創作精品,風格迥異,足以體現我國源遠流長的書畫藝術的深刻魅力,極具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我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書法家趙樸初先生專門為此題寫了“太白碑林”碑名。

隴西院

四川省江油市概況

海登武館(1)

位於江油市區西南15公里青蓮鎮天寶山麓。為唐詩人李白故宅。現存殿宇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又增修倉頡、太白、文昌、地母等殿,並祀李白塑像。至民國年間,諸殿堂多殘破,僅山門照壁尚完整。照壁上方所嵌“隴酉院

”三字猶存。建國後歷經修葺。院東數百步有李白妹月園墓。隴西院的山門經多次維修,保留了清代風格,山門微呈八字,中部簷頂上塑有寶珠中花,鰲魚,四角有卷草翼角。中門上端捶灰豎匾上用瓷片嵌塑“隴西院”三個大字,匾周塑五條蟠龍,栩栩如生。三道門由石條砌造,兩側均刻對聯。中門是:弟妹墓猶存莫謂仙人空浪跡,藝文志可考由來此地是故居”;右門是“舊是謫仙棲隱處,恍聞昔日讀書聲”;左門是:“太華直接青蓮宅,天寶遙看粉竹樓。”

海燈武館

四川省江油市概況

竇圌山

位於江油市昌明河畔,與李白紀念館隔河相望。由於現代著名高僧海燈法師生於江油重華鎮,故在此地建立武館。該館成館於1988年。佔地24畝,建有正門、照壁、演武廳、大小練功場、會客廳、宿舍、室內練功房、食堂、法師靜居小院以及軒、室、亭、榭、迴廊等古建築,面積達四千多平米。武館佈局嚴謹、氣勢宏偉、錯落有致,與太白公園為毗鄰,同李白紀念館隔河相望,共融於青山綠水、銀瀑、竹樹環抱之中,風景宜人,是文武雙修、陶冶情操的理想場所。館名由原國家副主席烏蘭夫提寫,李鵬、劉華清、遲浩田等中央領導來武館視察,並提詞相贈。

竇圌山

四川省江油市概況

佛爺洞後山

竇圌山,又名圌山,位於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東岸武都鎮。相傳唐代彰明(今屬江油市)主簿竇圌(字子明)隱居於此,故名。自麓至頂約5公里許,行道迂迴盤旋,林木蒼翠,景色秀麗。 李白少年時曾遊此山,題下千古絕句“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後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手書鐫刻於山中石碑之上。竇圌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劍門蜀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距江油市北25公里,距綿陽45公里,是四川省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區。

佛爺洞

四川省江油市概況

西遊記拍攝基地(2)

位於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城西北十四公里處(江油市大康鎮) 是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此處上接匡山(又名戴天山);下連李白讀書檯;東臨觀霧、竇團山;西依瑩華山、乾元山。 它是通往九寨溝風景區的必經之地。洞周山環水繞,古木繆翠。民國二十三年,人們在通天暗河內發現了一尊三米多高的石刻如來佛像, 故此洞名曰:佛爺洞。在86版西遊記中佛爺洞曾作為拍攝場景之一。

白龍宮

白龍宮位於李白故里四川江油市以西18公里處,距綿陽市區五十六公里,距成都市一百八十五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地處九寨溝黃龍寺旅遊熱線上。相傳當年哪吒鬧東海用乾坤圈打死白龍敖丙,後經太乙真人用舒筋藤白松皮救活後,白龍便潛入地底另造宮殿重新修行後得道飛昇上天,留下這神奇的白龍宮。

老君山

四川省江油市概況

乾元山金光洞

老君山坐落在四川江油市北重華鎮境內,因傳說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明建文帝曾在此隱居而得名。老君山主峰高近2000米,聳入雲霄。主峰下的一塊峭壁,高約千米,長達數公里,像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畫,懸掛在藍天白雲之下。由於它突兀而起,截住東南雲雨,常常雲遮霧障,很難看清真面目。[11]

乾元山

乾元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江油市西部19公里,盤江東岸,江油市工業和文化旅遊重鎮——含增鎮境內,是《封神演義》、《哪吒傳》等神話故事和川西北道教主要發祥地。被譽為‘太乙真人練丹聖地,哪吒太子成長搖籃,道家弟子朝聖仙山。’乾元山景色秀麗、山勢奇險,山脈橫亙東西,綿延十餘里。最高處——鷹嘴巖海拔2千餘米,遠眺大雪山(夾金山),近觀竇圌山,俯視綿陽、江油城區。核心景區20平方公里,主要景區有蓬萊仙閣——金光洞,神仙府地——銀光洞,老君練功場——鎣華觀,太乙真人遺蹟——太極峰、練丹池,山林風光——九景盆等。

李白文化產業園

四川省江油市概況

詩歌小鎮

青蓮國際詩歌小鎮由陝西竹園村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青蓮鎮李白文化旅遊產業園項目,按照旅遊地產開發模式,分為休閒度假區、文化教育產業區、田園觀光(科技農業)區、養老養生區、水資源溼地保護區及運動休閒區,建設五星級酒店、體育運動休閒公園、農業生態旅遊觀光區及現代化農莊、唐馬球馬術運動莊園旅遊區、文化主題商業街、李白國學文化教育學院、藝術家村及藝術品交易區、養生養老住宅及配套醫療機構等。

江油百合花基地

四川省江油市概況

涪江六峽

百年好合愛情谷位於四川省江油市大康鎮境內,於2015年建立,2015年6月12號獲得百合公園的稱號,國家級4A級景區,與九皇山相鄰,主要以百合的品種繁多而出名,園區內已有百合品種1500餘種,種植百合面積大餘5200畝。園區由“風情月意、青梅竹馬、愛情小築、青雲花梯、愛情隧道、百合博覽園”等主題公園組成。

涪江六峽

涪江六峽位於四川江油市,在江油市國家AAAA旅遊風景區竇圌山和佛教聖地觀霧山之間,緊靠猿王洞和藏王寨。北起於平武縣響巖扇鐵溝南澤壩,東南至武都鎮白石溝,全長約20km。總落差近50m,河床平均縱比降在2.5‰左右。自扇鐵溝向南,這六個峽依次為石門關峽、平驛峽、喇叭峽、藏王寨峽、牛鼻子峽、挖金峽等景點。2009年,武都引水工程水庫修成後,庫區回水長37km,可直達平武縣南澤壩。屆時,這六個峽所在的河段將連為一體,成為開發前景最大的人工湖面。水利部發文正式授於涪江六峽為“第十三批國家水利風景區”。

江油青林口古鎮

青林口,坐落於二郎廟鎮西南的小山溝裡,潼江之源馬閣水與另一條

四川省江油市概況

青林口紅軍橋

小河在這裡交匯,川北重要的紅色旅遊景點。 仍保留了較完整的文昌宮、媽祖廟、南華宮、萬年戲臺、橋樓亭等古建築和大量清代、民國時期的木構一樓一底民居,自1999年中央電視臺《西遊記》續集劇組在此拍攝兩集外景後,名聲鵲起。青林口依山傍水,位於江油市東北約40公里。原為江油、梓(潼)、劍(閣)三縣交通要道和商貿集散地,會館林立,寺廟興盛,街坊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