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五措並舉建設綠色生態的“最美高新”

【動態】五措並舉建設綠色生態的“最美高新”

【動態】五措並舉建設綠色生態的“最美高新”

【動態】五措並舉建設綠色生態的“最美高新”

伴隨著春天畫卷的徐徐展開,最美“高新藍”即將成為唐山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名片。

3月,高新區空氣質量改善率位居全市第一,變化的背後,是該區對生態環保整治打出的一套漂亮組合拳。汙染退城、清水潤城、城市增綠、科技治汙、長效監管“五措並舉”直擊要害,促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高新區以市生態環保專項巡查為契機,以揚塵管控、“散亂汙”企業整治等專項行動為抓手,鐵腕推進生態環保整治攻堅戰,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啃下硬骨頭,護好生態藍,全力以赴跨越制約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環保關口。

汙染退城:以雷霆之勢清除汙染隱患

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把市生態環保巡查作為對全區環保工作的一次全面“把脈會診”和“政治體檢”,把巡查整改作為旗幟鮮明講政治的現實檢驗,作為全面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和強大動力,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務實的作風打贏空氣質量翻身仗。

堅持以上率下,動真碰硬,形成全區上下聚力整改“一盤棋”的工作格局。高新區把生態環保整治攻堅戰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務來抓,黨工委、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今年以來,先後召開黨政聯席會議、班子碰頭會、打贏空氣質量翻身仗暨生態環保專項巡查再動員大會等10餘次會議,對生態環保任務進行逐級分解,明確工作職責,深入實施“控塵、減排、禁燒、治VOCs”四大攻堅戰,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對上級督查和區本級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進行交辦,第一時間進行解決,第一時間進行整改。

利劍斬汙,重拳出擊,全面整治“散亂汙”企業。高新區按照“網格化”管理要求,對“散亂汙”企業實行動態清單式管理,持續深化“散亂汙”企業的排查和取締工作,嚴防死灰復燃。目前,高新區211家“散亂汙”企業全部得到治理,其中174家企業被關停取締,37家企業完成了整治提升,穩步推動陶瓷企業退城搬遷。

持續開展燃煤削減工作。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的原則,全面完成涉及34個村、27543戶的“氣代煤”改造任務。對各鎮(辦事處)、散煤銷售點、餐飲門店、移動攤販等地點持續加大清查力度,對違規銷售、使用散煤的行為進行排查整治,並提前完成了20噸以下燃煤鍋爐拆除任務。

邀請專家對區域汙染進行了源解析,按照風向開展治理,推進了大氣汙染的科學施治,完善空氣質量監測網絡體系,全區43家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分別安裝了報警裝置和在線監測設備,25個在建工地全部達到“六個百分百”要求,全部安裝了揚塵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和顆粒物在線監控系統,渣土運輸車輛全部加裝衛星定位系統,切實提升防汙治汙水平,確保實現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清水潤城:繪製“全域治水”綠色畫卷

圍繞做好水資源“治用保管”各項工作,高新區全力推動“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

將李各莊河綜合整治作為“清水潤城”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務,按照“治水先治岸、治岸先拆違”的思路,拆違拆遷、清淤清障、排汙整治。僅用兩個月的時間高新區就迅速拆除各類違章建築142間、6500平方米,清理河道垃圾廢墟16800立方米。曾經垃圾遍佈、汙水橫流的李各莊河,迅速煥然一新,目前河道護坡、水質改造、河道兩岸綠化等深度治理工作正在進行中。

高新區將水汙染防治作為保護環境的重要抓手之一,嚴格飲用水源管理,健全水源地日常監管制度,完善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協調聯動機制,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把專項行動與水源地日常監管、環境風險防範有機結合,嚴格按照“一企一檔”要求加強水環境管理,持續推進區內配套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加快加油站地下油罐的雙層更新和防滲池設置,全面完成建站15年以上和周圍存在飲用水源地等環境敏感點的防滲改造工作。

從城區到鄉村、從岸上到水面、從治水到保水……高新區標本兼治、全域治水。不久的將來,在這裡,有清流在城中緩緩流淌,有蔥蘢將城市輕擁入懷……

城市增綠:聚力“森林高新”打造綠磁場

“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良好的生態環境體現著城市的溫馨與親和力,標誌著城市功能和品質的提升。“我們小區樓前樓後都栽滿了樹,空氣很好,附近有公園,經常和姐妹們出來走一走、散散步,感覺非常好。”家住高新區世紀龍庭社區的周女士高興地說。

啟動“森林高新”建設。以全市創建森林城市為契機,全力抓好城區綠化和環城綠化帶建設,以綠廊、綠環、綠帶為紐帶,高標準推進二環路、津秦客專、環城高速沿線等林帶建設任務。今年以來,高新區以“多種樹、種好樹、養好樹”為目標,突出擴量、提質、長效,在適宜造林地塊發展生態片林建設,完成綠色空間拓展工程2000餘畝,目前已投資1500多萬元,“一環四線”綠化工程千畝造林基地項目紮實開展,專用公路匝道及沿線已成為層次分明、四季常青的靚麗景觀廊道。

著力打造標誌性片區、標誌性街區、標誌性建築、標誌性道路,建成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的標杆綠化城區。在創業中心周邊打造高品質的櫻花景觀大道,對大學道等12 條道路進行“一街一景”景觀提升,對高新西道(大里路—學院路)進行綠化美化,完成單位庭院和居住小區增綠建設,6個遊園及5個口袋公園也正在建設之中……

科技治汙:以創新提升汙染防治水平

高新區堅持以科技為支撐,為美麗高新建設提供技術保障。在京唐智慧港投資5800萬元,引進國內同行業實力、技術領先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汙水處理廠,採用MBR處理工藝,以半地下模式進行建設,可節約近三分之一的土地資源,減少環境汙染、提高中水處理等級,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市唯一一個汙水處理後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的汙水處理廠。

高新區始終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以創新驅動生態環境整治。加快環保產業發展,引進國內節能環保領域綜合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科技型服務型產業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在高新區建設中節能環保裝備製造基地項目,子公司,啟動移動儲能設備生產項目、環境監測設備生產項目和小型城鎮汙水處理設備生產項目。培育了專業從事環保設備系列產品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大世環保科技公司,該企業為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供應了1000多臺環保移動廁所,並在老龍頭、泰山天頤湖景區、曹妃甸溼地公園、承德唐家灣等景區大批量使用。

推廣清潔生產、低碳節能、汙染防治、廢物資源化利用等技術,提高科技治汙能力。特別是關東精密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進行環保改造,配備國內技術最先進的高效集塵設備,全面提高排煙標準。創新引領綠色發展,在唐山高新區,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通過創新,進行著生產流程的綠色再造。

長效監管:多措並舉守護“碧水藍天”

面對成績,高新區清醒認識到環境保護工作仍任重道遠。下一步,高新區將繼續打好環境整治“組合拳”,建立健全管長遠、管根本的長效機制,鞏固整治成果,推動全區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以“清水潤城”為重點,持續推進李各莊河綜合整治改造工作,還轄區人民一灣清水,實現淨水繞城、清水潤城。

深入推進工業汙染防治,全面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嚴管建築工地揚塵,強化渣土運輸和管控,加強餐飲油煙管控,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汙染防治,強化聯防聯控機制,完善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

以“全域化、規範化、精細化”為要求,打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的環境網格化監管體系,消除環境監管盲區。同時,將建立健全考核問責機制,壓實各單位、各部門環境責任,以制度為保障,倒逼落實,形成抓好環保整治的強大合力。

如今,一幅生態建設的嶄新畫卷正在高新區徐徐展開,下一步,高新區將進一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鐵的措施、鐵的手腕堅決打贏生態環保整治攻堅戰,讓天更藍、樹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加快建設綠色生態的“最美高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