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業,能慢才能快!節奏決定你企業的發展與生死

做企業,能慢才能快!節奏決定你企業的發展與生死


‖第1加盟導讀:很多做加盟連鎖的企業老闆在只有幾家店的時候,就開始叫一個口號:3年1000家店;5年10000家店等等。以為做加盟連鎖開店速度越快,開店越多越好!

其實,做加盟連鎖有一定的規律,在開始階段,體系沒建好,加盟網絡基礎沒打好是快不起來的,加盟速度要快起來,要在200個左右的店經營穩定後才能快起來。

所以,做加盟首要考慮是的,如何做到100家,200家穩定的店,後才能進入快速開店階段。

做企業,能慢才能快!節奏決定你企業的發展與生死


這些年見過不少陷入危機或死掉的企業,發現這樣的企業通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擴張太快了或者過度多元化了,然後就是借高利貸,再然後就死掉了。

大多數人喜歡貪多求大,這種心理很容易促使企業走上一條快速發展的路,卻發現不但沒有走快,反倒把自己帶進了危機中。

從商業角度來說,有時候慢反倒是快,就像民間一直流傳的 “走路不怕慢,就怕站” ,只要一直在走,慢也是快。

慢是成長的規律

社會中充斥著浮躁功利的氣息,太多的人追求短平快,急於求結果,靜不下來,這是現在社會的一個顯著特點,包括當前的股市、互聯網,幾乎所有的信息都在彰顯著一夜暴富、快速成名的誘惑。這誘惑猶如毒藥吞噬著人們的意志,我們卻渾然不覺。

任何一個產品或事物,都有自己的成長規律,都有一個成長過程,就像一個生命從孕育到出生需要經歷十個月的時間一樣,這是必須遵循的規律,操之過急就會出問題。

作為老闆,也必須經歷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沒有誰一開始就是一個成熟的老闆,他必須經過理論、經驗、實踐的不斷碰撞、思考,才能慢慢成熟起來。當行為吻合了事物的成長規律,就會收到預期的結果。

快的背後是慢的沉澱

很多人羨慕小米的快速成功,因為大家看到的是小米用三四年的時間就做起來這個表象,卻忽略了雷軍在金山公司沉澱了二十多年的事實。正因為有了雷軍二十多年的厚重積澱和對商業的精準理解,才有了小米今天的快速發展。

德國的工業精神和日本的精益化生產令我們歎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能夠立足現場、一步一步改進,慢下來,沉靜下來。點點滴滴的持續改進,成就了他們無與倫比的品質和精準的管理,同時也帶來了他們持續快速的發展。

他們沒有熱炒互聯網, GDP也沒有超過我們,但是我們要出國到人家那裡去買馬桶蓋、買刀具,這說明我們的產品品質沒有人家的好。

據說在日本買的馬桶蓋是中國出口的,這更說明問題,中國製造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做,因為大環境總體浮躁、功利、做有品質的產品是個功夫活兒。

最值錢的事兒

人在年輕的時候充滿幻想,總喜歡一夜暴富的神話。隨著年齡增長就會明白,很多事情要慢慢來,體驗到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悟道。

但是現在互聯網的信息和技術爆炸給公眾傳遞的是資源可以整合、信息可以嫁接,誰都可以一夜暴富。輿論把人們的功利心勾引出來,引導大家往這個方向去努力,在功利心的驅使下,太多的人陷入浮躁的陷阱。

總是夢想整合別人,卻不知道如果你沒有價值,別人都未必願意整合你;如果你有價值,即便被別人整合,主動權一定還在你手裡。

物以稀為貴,最稀缺的就是最值錢的。當一個社會被功利、短視、誘惑充斥的時候,能夠沉靜下來,放慢匆匆趕路的腳步,審視自己,找到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專注於自己的本分,去追求品質,讓自己變得有價值,就顯得尤為珍貴。

不管是做人還是經營企業,有這樣的價值取向,才能讓自己長久立足。德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擁有強大而持久的生命力,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守住自己的本分,為品質而生。

互聯網經濟風靡,德國人卻能不被外界誘惑干擾,知道自己的本分是製造,也知道人類已進入信息化時代,他們便把信息化融進自己本來的優勢上,提出了適合自己的“工業4.0”規劃。

所以專注於內心的沉靜,做小而慢、小而專、小而美、小而深、小而靜的企業,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追求的,也是最有價值的。

做企業,能慢才能快!節奏決定你企業的發展與生死


慢是不走捷徑

陷入浮躁陷阱的人大多數是因為自己的速成心理所致,以為人生可以走捷徑,但是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捷徑,最好的捷徑是不走捷徑。

張嘴閉嘴互聯網、新三板的,並不一定真的懂,雖然互聯網看上去很熱鬧,新三板也是風生水起的樣子,但是真正理解、做好互聯網的不多,靠互聯網賺錢的也不多,反倒是那些踏踏實實做事兒的,真的把自己的企業做好了。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內聖外王”,說白了就是你把自己做好了,該好的就都好了。如果你的產品有顯著的排他性和稀缺性,那麼你根本不用擔心自己不懂互聯網,互聯網會主動找到你。

互聯網的本質是發掘優秀資源,不讓資源浪費,所以很多人都在做發掘資源的事,但是這種發掘是有風險的,做實事兒的人越少,風險越大,而做實事兒的人風險卻越小,為什麼不能沉下心來成為優秀的資源讓別人來發掘呢?

慢是一種心態

慢是一種心態,並不是在生活中、工作中慢騰騰的不著急,該做的事情不做,而是用這種心態去體驗成長的過程。現實中太多的人缺少這種心態,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急於求成,很小的年紀就要有房有車,所以更關注眼前的利益。

他們忘記了,年輕的時候不是去享受這些成果的時候,這個階段主要是用來體驗生活、體驗磨難、讓自己成長的,有了這些體驗和經歷的積澱,到時候自然會得到應該得到的東西。

讓人生慢下來,是為了享受過程,讓過程更精彩。

讓企業慢下來,是為了不斷完善,不被浮躁綁架,讓企業積澱長久生命力的品質,走得更快、更遠、更久。

以前我們常說“不要為了看風景忘記了趕路”,想來這句話是有缺憾的,應該還有一句,就是“也不要為了趕路忘記了看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