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示範區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生態文明媒體行走進平頂山市示範區

4月21日,生態文明媒體行來到平頂山市。近年來,平頂山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加大礦山修復和綜合治理力度,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平頂山示範區正是展現今日平頂山魅力的一張城市風景名片。


平頂山市示範區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生態文明媒體行走進平頂山市示範區

平頂山市副市長張弓介紹情況

平頂山示範區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圍繞平頂山市提升“八個度”,充分發揮示範區優越的環境生態優勢,傾力打造綠色生態新城,描繪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

平頂山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位於平頂山城區西部,規劃總面積295平方公里,直接管轄面積67平方公里,是連接平頂山城區和寶豐縣、魯山縣、郟縣,推動城鄉一體發展的核心區,功能定位為“三區一中心”。


平頂山市示範區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生態文明媒體行走進平頂山市示範區


近年來,示範區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紮實踐行“學理論、學典型,比擔當、比實幹,爭先進、爭出彩”的“兩學兩比兩爭”要求,圍繞平頂山市提升“八個度”,充分發揮示範區優越的環境生態優勢,傾力打造綠色生態新城,描繪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以實際行動為平頂山市綜合實力高質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陣做出貢獻,向建國70週年獻禮。


平頂山市示範區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生態文明媒體行走進平頂山市示範區


平頂山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堅持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著力建設城在園中、景在城中,山城水相融的公園型城市。圍繞城市生態景觀提升改造工程,不斷鞏固城市生態“內核”,扮靚城市生態“外環”,先後實施了疊翠園、集芳園、硃砂洞月季公園、梅園公園、秀林園、四宜園、西乾渠景觀帶等多項城市景觀遊園工程,並對龍翔大道、梅園路、夏耘路、春華路、滍水路、菊香路進行綠化景觀提檔。建綠地、賞美景,打造最美新城。春日裡的示範區,天藍水碧、百花爭豔、風清氣爽,昔日的荒山灘塗完成了華麗轉身。

同時,示範區持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未來路北延、建設路西延、滍水路、吉祥路南段、創新路、梅園路北段等18條斷頭路全面推進建設,阻礙居民出行的“關卡”正一個個被打通。目前,示範區已建設並投入使用主幹道20多條,外通內聯、便捷高效的交通網絡正逐步形成。

作為平頂山市區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景觀,白龜湖國家溼地公園規劃建設面積6.73平方公里,其中溼地面積4.97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積1.5平方公里,是中原地區淡水自然湖泊溼地的典型代表。2014年9月,白龜湖國家溼地公園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2016年8月通過驗收,成為“國家溼地公園”。

在溼地公園的西部,是新建設的秀林園。秀林園佔地面積約30萬平方,其中水體面積約9萬平方米,依託自然地貌,突出原生態主題,建成了7個互相貫通的湖塘、10座島嶼和七星問月、尚賢臺等彰顯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觀節點,既是對東部溼地公園的延伸,由因其突出的原生特色,與東部景觀區相映成趣。

在白龜湖國家溼地公園鷺棲灣廣場,坐落著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的平頂山市好人園,包括歷代先賢、時代英模、道德模範等30人的實績和故事以天然石刻方式展示,傳承著鷹城大地的底蘊與精神。

在水域治理層面

開展了為期半年的白龜湖綜合整治工作,全面取締了示範區在白龜湖管轄範圍內的人工養魚設施,全面清理停運採砂船、遊船快艇,取締鄰水畜禽養殖點。強化常態管理,定期開展集中清查行動,組建50人規模的巡查隊,分組開展晝夜不巡查,嚴厲打擊整治非法捕魚和養殖活動。清理規範白龜湖周邊餐飲店鋪,加大日常環境監管力度,防止各類汙染源排進白龜湖。

在產業佈局層面

把“綠色、節能、低排、環保”作為先決標準,在示範區全域內,發展新能源環保產業、文化生態旅遊和高端服務業、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大數據互聯網產業、高科技電子通信產業等主導產業,全區沒有一家高汙染、高能耗、高排放企業。

在環境治理層面

取締“小散亂汙”426家,全面清理燃煤散燒治理,紮實推進“兩替代”工作,開展建築工地揚塵治理專項攻堅行動,通過環境監測無人機、移動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等多種高科技手段,加強對環境汙染監控管理,並取得突出成效。示範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氣天數,長期保持在全市前列。

在行為引導層面

持續廣泛深入宣傳新的發展理念,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綠色行動計劃”,黨員幹部帶頭乘公交、騎自行車出行,定期開展志願服務,人人動手保持環境衛生,有力引導和帶動廣大群眾強化環境保護觀念,踐行綠色生活方式,遵守文明公約,讓綠色、自然,生態、環保成為每一個示範區人的共同自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