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大家好,又到了每周ACG趣闻的时间了,来看看过去的一周都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吧~

话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日常聊天用的表情包就不再是“动漫人物”

或者“鲁迅”或者“滑稽脸”,而变成了这样↓↓↓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一时间,“蔡徐坤”三个字成为了各大平台的热搜,甚至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人或者任何事情。(比如现在篮球场最为刺激人的话就是:你打球真像蔡徐坤!)

而关于“蔡徐坤”本人,不论是它的作品,或者是它的长相,我都不做任何评价,在这里我更想讲讲这个“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一、“ikun”扬言爆破B站,但惨遭“全军覆没”

“CXK粉丝团退B站”事件发生后,一部分“ikun”们也开始自发的组织起来,打算到B站去爆破那些鬼畜了“坤坤”的UP们,为坤坤“维权”。

但是当他们下载完B站,打算注册账号进入的时候,却看到了这样一幕↓↓↓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虽然B站的“入门考试题目”的难度这些年呈下降趋势,但是平心而论,真正能靠着网上搜索+自己记忆能通过的人,也并没有多少。

而对于平时只关注“坤坤”的“ikun”们来讲,这些题在它们看来基本上就是“天文”,所以他们在还未见到“黑自己偶像的UP”之前,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我将此事件用一句古诗概括吧,那就是

“爆破未成身先死,ikun气愤泪满襟”。

二、B站回应“律师函”的微博,似乎有点意思~

在“蔡徐坤”工作室向B站寄出律师函,并发出严正声明,且得到了无数“ikun”的支持后,B站则用一条微博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这个博文我就不过多介绍了,倒是这个第一句话有点意思:

“律师函经热心网友转发后已收悉”

啧,额,诶,那啥,合着B站居然是通过“热心网友”这个渠道才知道自己被别人告了?

可以,这很哔哩哔哩!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三、蔡徐坤微博粉丝,贴吧粉丝暴涨,但背后却是……

关于“第一次坤B战争”,其实B站也从中获益不少,不过这个后文再讲,我先讲讲蔡徐坤本人在这个事件中收获了什么。

虽然“微博参团”“贴吧爆吧”这些事情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些“黑粉”前来参加骂战,但是蔡徐坤本人的粉丝的的确确涨了四百多万。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微博那里控评太严重,无法作为参考,我还是结合贴吧里的一些例子讲讲好了。

我之前提到了,在“爆破未成身先死,ikun气愤泪满襟”事件之后,一部分ikun们则决定“直接购买B站账号”来对B站进行爆破。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而大家也都懂“供给小于需求,物价上涨,或者说需求增加,会导致价格上涨”之类的道理。

所以B站用户们便摇身一变成为了“ikun”,发誓要

“踏平B站,守护全世界最好的坤坤”,含泪“低价抛售”自己的各种级别的B站账号,大有逼B站倒闭之势。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从截图上面来看,从“帮助答题”“一二三级四级五级”账号,再到“带大会员不带大会员”,其种类繁多服务周到应有尽有,堪比我国第一网购平台“淘宝”。

而这些账号的价格也随着“律师函事件”的发酵而水涨船高,甚至卖出了五位数的天价。

不过关于网上的很多截图,大多无法考证其真实性,所以我就不截了。

但是究竟有没有坤坤的死忠粉买呢?

我就随便暗示一下,大家自己理解好吧~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四、律师函浩浩荡荡上千字,结果通篇都是错误

关于这个,我想这一张图就很能解释了吧↓↓↓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另外,关于这个“律师函”有没有发错的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我在多方考证后大概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律师函的确寄错了,但是虽然寄错了却更有效。

就“律师函”本身来看,文章中提到的是“哔哩哔哩弹幕网”,但是其律师函本身却寄给了“宽娱”。

而“哔哩哔哩弹幕网”则是幻电代理的,且其商标也的的确确注册在了幻电旗下,所以称这封律师函寄错了,是没有毛病的。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但是我们都知道B站的老总是陈睿吗,而且“宽娱”是陈睿百分百控股的,而且B站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也捏在“宽娱”手里。

所以寄给“宽娱”也没错,就等于是直接去人家老家找事情吗~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PS:当然还涉及到一些商业和法律上的专业知识,以及睿国啊逸朝啊什么的,有的不知道,有的知道了我也不会讲的,所以姑且还是把“寄错了”当成谣言来看好了~

五、B站躺着也挣钱,股价飙升7%

关于“第一次蔡B战争”,其实与其说是“蔡与B”的战争,倒不如说是“ikun”与“IB”之间的战争。

因为“蔡徐坤工作室”自发出律师函后,就没了太大动静,反倒是继续更新着“坤坤”的最新MV。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而B站这边则更佛了,好像就跟没事人一样,任凭外界随便带节奏。

但却就是这样佛着,佛着,三个多亿就到手了~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图上可能不太清楚,大概来讲就是律师函是3月15号发出的吗,而自从律师函发出后,B站的股价在两个星期内一路狂飙。

具体的指数我就不放了,其峰值跟3月15日相比的涨幅,大概折合一下似乎是三个多亿的样子~

三个亿,emmm,三个小目标安排上了!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六、部分媒体不辨真假随意造谣,无良粉丝瞎传播

在4月15号那一段时间吧,B站上了“微博热搜”,其理由是“被爆低俗内容泛滥”。

文章最早是由“楚天都市报”刊登的,后来又被广州日报、央视网、凤凰网等网络平台转载。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具体内容大家可能看不太清,我也懒得放了,直接给大家解释好了。

文中开头提到了“爆料”“记者接到多名市民投诉”,文章内容则有“沉迷B站无法自拔,成绩一落千丈面临退学,母亲解救,关注后续”这些词。

而这些词,普通的观众(读者)

可能不太敏感,但是如果是稍微懂行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这篇文章是“孩子沉迷XX,学习一落千丈,父母无奈介入”的“标准新闻体”。(某“咪”姓自媒体的文章跟它其实一个性质)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而就文章的内容来看,其信息源根本无法查证,且部分内容是去年的“B站被央视点名”的相关新闻,新的旧的掺在一起,根本无法辨别真伪。

而文章中举的例子也不具有普遍性,只讲了“故事”(故事是真是假都不好说),就直接把“成绩一落千丈面临退学”的锅甩到了“B站”头上,这种做法也有失偏颇。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而正是这样一条“难辨真伪”“有失偏颇”的新闻,却轻而易举的上了微博热搜。

而且你打开这条博文,下面并没有如之前类似的新闻那样,充斥着各种“家长”的痛斥,反而是一些“ikun”们的……

所以这条微博为什么能火,为什么能被广为传播,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另外,文中痛斥的几个“低俗视频”,其实是对几部正规电影的解说,属于“标题党”的性质,但跟低俗完全扯不上关系。

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编辑也根本没有去对自己的“举例”进行取证,想当然的去带节奏来谋求“阅读量”(流量)

所以到底谁是恶人,谁带了谁的节奏,大家就自己判断吧~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另外,关于这次“律师函”事件,其前因后果解释起来非常繁杂,中间有趣的事情也非常多,但是限于篇幅问题就先介绍到这里了,以后有机会在讲讲吧。

而关于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吗,我感觉“局座”召忠去年的一段话就很不错,放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第一次“蔡B战争”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闻

好了,本周的ACG新闻就到这里。

我们下期再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