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駁“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偽命題

中新網4月22日電 “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組長肖渭明22日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沒有任何國家因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背上所謂的債務負擔,落入所謂的債務陷阱。相反,凡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都得到了很快速的發展。所以,所謂的“債務陷阱”是個偽命題。

官方驳“一带一路”制造“债务陷阱”:伪命题

4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和展望》有關情況。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

國新辦22日下午舉行新聞發佈會,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組長肖渭明、商務部綜合司巡視員宋立洪介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和展望》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中方指出,要將“一帶一路”變成可持續發展,並且是綠色道路,中方還反駁了所謂“債務陷阱論”。在這方面有什麼更多的細節或者具體舉措可以分享?另外,中方是否有意在公司投資方面出臺法律或者相關法規,來進一步規範“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投資?

肖渭明稱,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推動建設綠色絲綢之路。這些年來,中國“走出去”的企業在國外也踐行著綠色環保理念。所以不論是基礎設施投資,還是產業投資,都是按照這個理念在推行的。特別是在水電建設、火電建設、公路港口建設,都經過了認真的評估,環保的評估,有的還引入了第三方中立機構進行調研。國內也有前期的盡職調查,也有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所以應該說按照綠色環保的理念,有序推進項目實施。

下一步,我們願與各方繼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化生態環境保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發展綠色金融。至於債務陷阱,這些都是老調重提了,可以負責任地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沒有任何國家因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背上所謂的債務負擔,落入所謂的債務陷阱。相反,凡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都得到了很快速的發展。所以,所謂的“債務陷阱”是個偽命題。

宋立洪補充稱,關於“債務陷阱”這個說法,前一段時間很多。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企業要發展,首先要自我積累。但是,如果當你看到有前景、當你有信心的時候,就應該加大力度,實現發展,這時候可能要加一些槓桿。換句話說,要通過舉債來建設。但是這個前提是什麼呢?你得能借到錢。你通過融資,得到了發展資金,但是不能損害你的信譽。所以,有些相對落後的國家,或者債務負擔比較沉重的國家,他們不應該喪失發展的權利,或者說不應該喪失通過加一點槓桿來發展的權利。

宋立洪強調,這個時候,無論是借款的國家、貸款的國家,還是參與這個合作的企業,都應該有些要求,就是借債的國家應該約束自己的財政,要著力發展經濟,特別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投資,加快工業化進程。對於給出貸款的這些國家,包括髮達國家,包括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大國,應該有義務幫助這些相對落後的國家,來改善融資條件。對於參與建設的這些企業,就像肖司長剛才講到的,要通過可行性研究,合理管控自己的風險。什麼叫對外投資收益?從兩個角度上理解:一個就是資金的時間價值,另一個是投資的風險溢價。如果你連風險都管控不住,那你還能賺什麼錢呢?

宋立洪表示,在債務這個問題上,只要是各方共同努力,完全可以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來逐步解決這個問題。即使一些國家可能現在處於債務的高峰,隨著它的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債務一定會逐步降下來。但是如果沒有發展,沒有奮鬥,那就永遠沒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