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高谊街上仅存的“黄房子”


哈尔滨的道里,这座城市开埠最早的地方。1898年中东铁路开始建设,当时,一是建设松花江铁路大桥;二是建设哈尔滨铁路机车总厂;三是建设哈尔滨火车站。这些“首当其冲”的工程,为后续的铁路建设打下基础。

这其中的“老江桥”,“机车总厂”都建在道里,当年叫“埠头”区。

高谊街上,这栋仅存的俄罗斯民居,距离原来的机车总厂大门口,也就500多米远的地方。当年,这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近代化工厂。

原来,从小九站往东,沿着友谊路,当年叫“警察街”,分布着一排排俄罗斯民居“黄房子”,成为百年前最早的铁路住宅。

1900年,这一带就形成了街路,上游街叫“商务街”,高谊街1903年叫“哥萨克”街,也许当年驻扎过参加“世界第一场大战”的俄国哥萨克部队吧。

这里,距离松花江边只有200米。从“九站”到“小九站”百年前,还有机车总厂的工程师大院。

后来,黄房子被筒子楼取代了。

原来的“黄房子”,俄罗斯田园风格民居建筑,现在已经很少能够见到了。

通过,1910年前后的哈尔滨明信片“比对”,这一“黄房子”与中央大街的北侧的“黄房子”极其相似,都是“机车总厂”铁路住宅。

建筑年代应该早于,哈尔滨市南岗花园街的“黄房子”。

这一俄罗斯民居,新建的住宅挡在里面。

在当年的动迁中,不知道怎样竟然保留下来。这是建筑的东侧。

建筑的北侧

建筑的侧面

建筑的西侧

近影

黄房子,就在这个大院里。

百年上下,这里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

这栋老房子似乎在述说着历史的沧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