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9.4分神作,成功撕掉臺灣偶像劇標籤

4月21日,一部豆瓣9.4分的神作《我們與惡的距離》

完美收官,讓臺灣影視劇成功地撕掉了偶像劇工廠的標籤。

無獨有偶,在今年的三月份,臺灣的一部苦情翻拍劇作《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可以稱之為三月份電影市場的“黑馬“,讓哭戲撐起了陽春三月影院的半邊天,上映40天9.5億的票房成為了打敗了許多跨年賀歲的大片,成功進軍2019電影票房的前十名。敏銳的影院也嗅到了影片中潛藏的商機,即刻調整了排片的密度,一週之內排片率上漲了50%。

《我們與惡的距離》9.4分神作,成功撕掉臺灣偶像劇標籤

臺灣電影IP化進程

對於臺灣電影來說,2018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在這一年中,三部最賣座的電影分別是年末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以下簡稱”比悲傷“)、《角頭2:王者再起》和《花甲大人轉男孩》。

《比悲傷》是取得授權,改編自韓國的同名電影;《角頭2》是賣座電影的續集片;《花甲大人轉男孩》是高收視率同名電視劇的改編劇作。同時,年度臺片排行榜第四和第六的分別是《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和名列第六的《粽邪》都是取自民間故事傳說的鬼片;排名第七的《鬥魚》同樣改編自同名的高收視率電視劇作。

可以看出,在前十名的排名榜單中,有六部都是IP電影。而在2017年只有三部(紅衣小女孩系列、九把刀小說、名人事蹟改編),所以,2018年是臺灣電影IP起飛的一年!

《我們與惡的距離》9.4分神作,成功撕掉臺灣偶像劇標籤

對於電影和電視行業來說,IP比原創故事和角色都存在著很大的優勢,尤其是在營銷推廣和目標受眾這一層面。找到一個有號召力和知名度的IP,發展成為一個吸引人的故事,在預熱階段炒熱話題,製造有市場影響力的衍生產品,都是IP電影所具備的特點。

對於製片人來說,找到對的IP,最大價值就如同好的菜品需要好的食材一樣,而對於合適的烹調方法並且搭配一顆充滿情感共鳴的心才是最重要的!《比悲傷》和《角頭2》以及最近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是臺灣IP劇作中,將情感共鳴的心建立的最好,最具有代表性的翹楚作品。

《比悲傷》是林孝謙第五部劇情作品,他的過往作品中,都以文藝片見長,而這次能夠將韓國的經典悲情片改為臺灣版本,情節變化不太多,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的喜劇元素。這部片子在臺灣和大陸的成功,中學生女生的支持居功至偉。出眾的選角和彼此間的情感火花才是票房成功的關鍵。

《我們與惡的距離》9.4分神作,成功撕掉臺灣偶像劇標籤

類型影視的突圍

在眾多的IP電影襲臺的情況下,《我們與惡的距離》無哦成為了近期臺片中的異數,它走的是類型路線。

《我們與惡的距離》9.4分神作,成功撕掉臺灣偶像劇標籤

去年的高分劇《你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大膽的揭露了親子關係中的弊端,被稱為是臺灣版的“黑鏡”!而今年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再度譜寫高分傳奇。

《我們與惡的距離》9.4分神作,成功撕掉臺灣偶像劇標籤

《你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

劇中的金鐘視帝吳慷仁,以及溫昇豪、周采詩、曾沛慈等等,都是臺灣地區大眾熟悉的面孔,而暌違臺劇15年後的迴歸的賈靜雯強勢加盟,為觀眾提供了人氣上的支持。

劇作圍繞著“無差別殺人案”展開,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從2009年至今,“無差別殺人案”發生了六期。劇中的嫌疑犯名字叫李曉明,他槍殺6人,引起21人受傷,而這部電視就圍繞著這樣一起揪心的案件展開。但是,它又和以往犯罪主題的影視劇不同,它所要聚焦的,並非兇手本人,亦或其作案手法與作案經過。

它關注的是事發之後,案件受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審判者,辯護者之間的不同態度和他們所面臨的不同困境。主創在接受採訪時說過:

“拍這個故事的初衷,是想要撕掉標籤。我們沒有定義誰是惡、誰是善,想認同誰,由觀眾自己來決定。”

《我們與惡的距離》9.4分神作,成功撕掉臺灣偶像劇標籤

《我們與惡的距離》

文藝片的主題和情感表達

家庭和幸福,一直都是臺灣電影近幾年的關鍵詞語。宋欣穎執導的動畫片《幸福路上》,何蔚庭執導的長片《幸福城市》,前者帶有個人自傳的色彩,而後者則是導演奔赴大陸發展之後你返臺的迴歸之作。

除了這兩部以幸福為主題的家庭片之外,還有蕭雅全執導的《範保德》也堪稱去年最重要的臺灣電影。蕭雅全是臺灣知名導演,早在21世紀初期,他就拍了一部《命帶追逐》,但是反應遇冷只好退去拍廣告,期間經歷過《第36個故事》之後再次涉水,相隔了18年之後才以《範德堡》榮耀迴歸。劇中不僅有錯綜複雜的家庭關係和家族情感,導演還嘗試著用西部片的方式將嘉義改頭換面,讓舊式的五金行、洗衣店、水果店、卡拉OK的那個熟悉的充滿回憶的場所以一種既臺又非臺的方式存在著

去年的另外一部文藝片也值得記上一筆。與蕭雅全同為廣告導演,以《上岸之魚》跨足電影的賴國安,以五歲小孩存有前世記憶為切入點,來看臺灣當代核心家庭的延伸和崩毀,跳脫出去冷眼旁觀,製造出一個更廣闊的命題,也帶給觀眾更多的思考。

《我們與惡的距離》9.4分神作,成功撕掉臺灣偶像劇標籤

《範保德》劇照

《我們與惡的距離》9.4分神作,成功撕掉臺灣偶像劇標籤

《範保德》劇照

金馬獎新演員的突圍

在去年,“金馬獎”新演員項目的五項名額中,全提名了臺灣的演員。包括早已是“金鐘獎”影帝的傅孟柏《範德堡》、臺詞較少的路人角色張再興《角頭2》、首次演電影的黃聖球《誰先愛上他的》、以及謝章穎的《幸福城市》和鍾家駿的《只有大海知道》。

這些入圍的新人,他們的表演都有一種角色非他莫屬的氣質,比如張再興在片中飾演的表面逞兇鬥勇遇到危急卻膽小懦弱的黑道遜咖,就演員本人也曾經在黑道打滾甚至入獄,身上充滿了真實的江湖滄桑感;

鍾家駿和謝章穎也是一樣的,他們的戲中充滿困惑和憤怒,幾乎是和現實生活中的他們完美結合起來,真正的達到了生活和藝術的統一。

《我們與惡的距離》9.4分神作,成功撕掉臺灣偶像劇標籤

《角頭2》張再興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