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武換股吸並進入實質階段 武鋼股份即將終止上市

宝武换股吸并进入实质阶段 武钢股份即将终止上市

2月8日,武鋼股份(600005,SH)公告,基於此前與寶鋼股份(600019,SH)進行換股吸收合併事項,最終獲得了證監會的審核通過,按照既定的方案,公司向上交所提交了主動終止上市的申請。上交所將在2017年2月14日,終止武鋼股份的股票上市交易。

武鋼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了上述事項,未來武鋼股份的全部資產將轉入武漢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鋼有限),成為寶鋼股份的全資子公司。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新偉認為,在武鋼股份摘牌後,寶武集團下屬的武鋼有限等企業仍是主管鋼鐵產業,要關注企業的收益。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國企的造血功能重新運轉起來,所以寶武合併除了去產能和體制改革外,還要將寶鋼的經驗嫁接到武鋼,實現企業的扭虧為盈。

2月14日武鋼股份摘牌

2月7日,經上交所上市委員會審核,決定對武鋼股份的股票予以終止上市。上交所在公告武鋼股份股票終止上市決定之日起5個交易日內,對武鋼股份股票予以摘牌,武鋼股份股票終止上市時間確定為2017年2月14日。

武鋼股份之所以會終止上市,是因為在寶武合併中作為非存續方,不再具有獨立主體資格。據《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換股吸收合併公司暨關聯交易報告書(修訂稿)》(以下簡稱《換股吸並方案》),寶鋼股份向武鋼股份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換股吸收合併武鋼股份。寶鋼股份為本次合併的合併方暨存續方,武鋼股份為本次合併的被合併方暨非存續方。

雖然武鋼股份終止上市是既定事項,但是寶鋼股份與武鋼股份的經營情況,也對誰能成為本次合併的存續方產生影響。據武鋼集團官網顯示,武鋼股份自1997年11月7日由武鋼集團獨家發起創立,1999年8月3日在上交所掛牌交易,一直是武鋼集團的核心鋼鐵主業。然而在2015年,武鋼股份基於鋼鐵行業的大環境與自身經營情況,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5.15億元,成為當年虧損最為嚴重的上市鋼企。相對而言,寶鋼股份在2015年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13億元。

武鋼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武鋼股份的股票終止上市後,武鋼股份股東持有武鋼股份的股票將自動轉股至寶鋼股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這就意味著,在確定了武鋼股份的終止上市日期後,兩家上市公司進行換股吸收合併將正式進入了實施階段。

而據武鋼股份公告,自動轉股將按照1:0.56的比例,將武鋼股份轉換為寶鋼股份股票,即每1股武鋼股份股票可換取0.56股寶鋼股份股票,寶鋼股份將以新增56.5億股股份吸收合併武鋼股份。

武鋼成寶鋼二級子公司

寶鋼股份與武鋼股份的換股吸收合併正式進入了實施階段後,“武鋼”又將如何定位自身的發展呢?

據《換股吸並方案》,武鋼股份現有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資質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由武鋼有限承接與承繼,自交割日起,武鋼有限的100%股權由寶鋼股份控制。而兩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寶鋼集團與武鋼集團亦進行聯合重組,原寶鋼集團已更名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武集團),武鋼集團股權無償劃轉至寶武集團。

這意味著,兩家鋼鐵企業在完成重組後,武鋼集團將成為寶武集團的下屬二級子公司,武漢青山的鋼鐵本部也成為寶武集團的四大鋼鐵生產基地之一。

據寶武集團董事長馬國強在1月2日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2017年寶武集團將重點在深化改革方面,特別是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創新。從體制改革上講,要更加強調母子公司體制。寶武集團總部要以管資本為主,戰略財務管控。各子公司和業務板塊,要以主管業務為主,關注收益。從機制改革上講,要探索按照投資回報來調整國有資本的投資佈局,按照投資回報來對各下屬二級單位進行激勵,同時按照投資回報來動態調整國有資本的進出。

劉新偉分析,寶武合併後,還是要實現鋼鐵板塊的盈利,此前兩家公司都有鋼鐵和非鋼產業,合併後將會劃分新的管理範圍。鋼鐵品種也會各有偏重,武鋼在中厚板,寶鋼在薄板,硅鋼共同生產。

對於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聯繫武鋼集團與武鋼股份方面,但是未獲置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