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煙滾滾,載人龍飛船試射遭遇異常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對載人航天飛行的夢想近日似乎面臨挫折——該公司和美國空軍第45空間聯隊證實,在卡納維拉爾角的靜態試射期間,載人龍飛船遭遇異常,濃煙滾滾。外媒分析認為,此次事故或導致美國商業載人飛行時間表被修改。

美國當地時間20日下午,SpaceX載人龍飛船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進行發動機試射,但靜點火試驗中出現問題,現場觀眾看到大量的煙霧瀰漫,所幸無人員傷亡。

SpaceX聲明,此次大部分測試已按計劃進行,是“最終測試”階段出現問題。“稍早時間,SpaceX在卡納維拉爾角一號著陸區的試驗檯上對‘龍二’飛船進行了發動機測試,最初的測試已成功完成,但進行最後的測試時,在測試臺上發生了異常。”

SpaceX表示,進行這樣測試的主要原因,是要確保他們的系統符合嚴格的安全標準,並在正式飛行前發現異常。團隊現正在調查原因,也會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合作伙伴通力合作。

外媒認為,受這次測試故障的影響,龍飛船首次向國際空間站運送宇航員的飛行任務時間表,很可能被修改。SpaceX公司一直在積極準備針對所有8枚SuperDraco逃生引擎的測試,該艙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遠離其主火箭。測試應該在6月進行,但不確定是否還會按計劃完成。而原本該在7月份開始進行載人發射,時間線也可能會改變。

SpaceX的合作伙伴——NASA目前表示,還沒有因為這次事故而受到“威脅”。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在一份聲明中稱,會出現這樣的異常,正是要進行此類測試的原因,而NASA將從中“學習,並進行必要的調整”,以推進其商業載人計劃。

儘管如此,這一“異常”消息,顯然不是NASA在它準備拉開商業載人航天序幕、再次創造歷史之前幾個月想要聽到的——按NASA原定的計劃表,SpaceX應該是自2011年以來首家從美國本土將美國宇航員送至國際空間站的公司。

美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尷尬境地,是從其航天飛機退役開始的。沒有了航天飛機,NASA仍要保障國際空間站的人員運輸。為了不受制俄羅斯“聯盟”號的運送服務,NASA很早就啟動了一系列製造下一代航天載具的計劃,並向本國的商業企業公開招標。

早在2014年,SpaceX和波音公司都與NASA簽署了協議,通過商業載人太空計劃讓美國重新獲得將宇航員送到國際空間站的能力。但這一技術要求十分嚴苛,SpaceX和波音的飛船首飛日期都已經多次延期。

直至今年3月,SpaceX終於首次向太空發射了載人龍飛船(載著名為“裡普利”的假人模型測試),這次重要試飛也是向NASA證明美國宇航員可以乘坐SpaceX的飛船往返於國際空間站。

這一事故也再次提醒人們,太空私企的載人飛行之路十分艱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