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國際貿易“內陸經驗” 川南臨港片區“試驗”機遇與挑戰並存

自貿區要走向世界,國際貿易就是聯通世界的那扇門。 “如果沒有國際貿易,還叫什麼自貿區”,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一語道破國際貿易之於自貿區的意義。掛牌運行兩週年之際,川南臨港片區在國際貿易領域交出了這樣的成績:2018年帶動全市完成進出口總額183.6億元。在瀘州,這是國際貿易發展的較好水平。但是放眼全國,有差距。對地處內陸的瀘州來說,國際貿易仍是一塊“短板”。要在眾多“兄弟”自貿區中脫穎而出,探索出具有“示範意義”的國際貿易“內陸經驗”,川南臨港片區未來的“試驗”註定充滿機遇與挑戰。

□川江都市報記者 許亞琴

探索国际贸易“内陆经验” 川南临港片区“试验”机遇与挑战并存

國際貿易“試驗”具有示範意義

作為一個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城市,國際貿易之於川南臨港片區,就如高鐵之於瀘州一樣,是一塊急需補足的“短板”。

既然不是“強項”,為何還要奮力發展?“示範意義,帶動作用”, 白明,用八個字給出了川南臨港片區必須發展而且大力發展國際貿易的理由。

探索国际贸易“内陆经验” 川南临港片区“试验”机遇与挑战并存

國務院批覆設立第三批7個自貿試驗區,其中5個集中在中西部。白明說,國家劃定這麼一些區域作為自貿試驗區,固然有制度創新上先行先試的考慮,但是切入點肯定是從國際貿易切入。“如果沒有國際貿易,還叫什麼自貿區”,發展國際貿易對於自貿區的重要意義,白明一語道破。

白明說,如果單純強調國際貿易,未必非要在中西部設立自貿區,比如物流條件、開放水平肯定沿海地區條件更好。為什麼選這些地方?要從“試驗”的角度來看。包括瀘州在內的這些自貿區,通過“試驗”,能夠形成一些經驗,“帶動”更廣袤的中西部地區大開發、大發展,這就“具有示範意義”。

經過2年多的發展,川南臨港片區形成了一些經驗。什麼樣的經驗具有推廣價值?白明認為,一要有含金量,二是要別人學得了。川南臨港片區這塊“試驗田”,經驗的複製推廣更大的意義在於“輻射”,帶動300公里,輻射500公里。

短板與機遇共存提升“輻射”與“被輻射”能力

川南臨港片區不僅要“輻射”周邊,還要接受“被輻射”。瀘州位於長江經濟帶的上游。長江經濟帶沿線有很多開放的城市,作為上游城市會接受到來自這些城市的輻射。白明認為,川南臨港片區既輻射周邊,也要從長江經濟帶提升被輻射的影響力。同時,成都青白江、重慶寸灘是一帶一路上的兩個節點,位於成都、重慶之間的瀘州接受兩個節點的輻射。

探索国际贸易“内陆经验” 川南临港片区“试验”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帶一路的疊加,長江經濟帶的疊加,輻射與被輻射的疊加,白明認為,這些地理概念、經濟概念疊加在一起,是川南臨港片區的發展機遇。“不要讓這些疊加只是簡單的羅列,而是要讓這些疊加產生化學反應”白明說,這就需要改變自身產業結構,創造不同載體,以及更適宜的環境,對國內外優質要素產生吸引力。

作為四川自貿區的一個片區,白明建議,川南臨港片區發展應結合本地產業優勢,與成都錯位發展。當前,川南臨港片區有很多事能夠做,但抓住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機遇和中歐班列,是川南臨港片區輻射半徑最現實的延伸。

緊盯“服務貿易”嘗試找尋突破口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經貿摩擦不斷,企業面臨較大壓力。4月10日,一場關於國際貿易金融及法律實務的培訓在瀘州進行。這場培訓,讓管理部門及企業及時瞭解了國際管理、國際規則,並對“走出去的市場在哪裡”“怎樣防範國際貿易風險”等問題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這是川南臨港片區為在瀘企業搭建的一個國際貿易交流平臺,也是為當前形勢下的國際貿易發展“助攻”。

探索国际贸易“内陆经验” 川南临港片区“试验”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國際貿易企業應該怎麼應對,規避風險?白明建議,企業應該避開危機的鋒芒。當前,尤其是比較大的企業可以進行戰略性產業轉移,比如轉移到東南亞地區;其次,拓展國內市場,開拓多元化的市場,讓企業面臨壓力也可以生存下來,以後一旦形勢好轉,這些企業可以捷足先登。此外,提升競爭力,提升技術含金量,也是國際貿易企業必須的“功課”。只有企業提升了,在面對風險、頂著壓力的時候,才能讓企業把受到的衝擊化解到最小。

川南臨港片區怎樣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國際貿易的開展?中國貿促會四川自貿試驗區服務中心主任王瑞琛認為,自貿區有“試驗”兩個字,就應該對標國際貿易最高標準,來提升川南臨港片區貿易便利化水平,同時提升本地營商環境。同時,川南臨港片區可以多做一些服務,搭建更多平臺,幫助更多企業走出去、引進來,促成更多的國際合作,促進貿易投資。

王瑞琛說,川南臨港片區發展國際貿易怎麼定位,什麼樣的產業才適合瀘州發展?瀘州以酒聞名,但除了酒以外還能發展什麼產業?就要在產業方面做好定位。目前,瀘州正在承接智能終端產業轉移,這是一個很好的產業,但也是一個短期產業。

探索国际贸易“内陆经验” 川南临港片区“试验”机遇与挑战并存

“服務貿易仍是一個‘短板’”王瑞琛建議,川南臨港片區作為內陸開放高地,可以從服務貿易做起,進行一些制度、做法方面的創新嘗試。正如王瑞琛所說,川南臨港片區也已意識到“服務貿易”的重要性,正在向這個領域發起進攻。目前,川南臨港片區已經啟動服務貿易產業園項目,預計今年就將投入運營。屆時,相信瀘州的服務貿易產業也將實現大的跨越。

國際貿易“內陸試驗”更多區域將享自貿紅利

自去年11月27日,首批安嶽檸檬從瀘州港出口新加坡以來,安嶽檸檬就從這裡源源不斷地走向世界,瀘州港成為安嶽檸檬的重要出口通道。出 口港距離產地更近,物流成本降低,這些來自川南臨港片區的自貿紅利惠及安嶽33萬檸檬果農。

探索国际贸易“内陆经验” 川南临港片区“试验”机遇与挑战并存

川南臨港片區運行2年多來,不少像安嶽檸檬這樣的國際貿易企業已經自貿紅利。這塊“蛋糕”正在吸引越來越多市內外國際貿易企業關注的目光,更多的企業希望搭上自貿區的“便車”。

2002年重組形成的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出口創匯達到4000萬美元,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也從以前每年外銷四五千噸,到現在每年外銷達到2萬噸。

外銷經理張倬源深刻感受到,近年來,瀘州在國際貿易發展環境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交通便捷,通關便利。今後的發展怎樣才能搭上自貿區的“便車”,張倬源希望川南臨港片區能在“江河聯運上有一些突破”。

四川阿斯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輪椅銷往全球,歐美是其主要市場,今年銷售額將突破8000萬美元。遺憾的是,這些輪椅目前尚未能從瀘州港出口。

“我們也很想把業績留在瀘州,為本地經濟發展作貢獻” 業務部副總朱美秀說,但是,從目前來看,瀘州港可供選擇的船公司以及運輸時間等都還無法滿足公司要求,希望下一步通過川南臨港片區的努力,瀘州港能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船公司,同時縮短物流運輸的時間,今後輪椅如果能從瀘州港出口,對企業來說也更便捷。

企業的期許,也是川南臨港片區未來努力的方向。川南臨港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宇表示,下一步,川南臨港片區將在制度創新、通道建設、開放經濟三個方面發力。除了立足內陸水港進行制度創新,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外,還要圍繞打造成渝城市群南向開放、輻射滇黔的重要門戶,著力暢通道、搭平臺、促合作。產業方面,將以涉水涉港涉外為重點,推動航運物流、港口貿易、先進製造、現代服務業等集聚集群發展。未來,川南臨港片區的內陸“試驗”,定會讓更多企業在國際貿易的舞臺上嶄露頭角,讓更多區域接收到自貿紅利的“輻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