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兄弟”相互扶持70年:哥哥不爱说话,夜深时孤独得“可怕”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一年春播时,临近傍晚,69岁的闫来和哥哥闫双将院子里成堆的羊粪撒落在菜地里,准备过些日子翻土播种。随着夜幕降临,忙碌一天的闫来坐在炕头,顺手拿起一把崭新的二胡拉了起来,一曲朴实动听的《妈妈的吻》回荡在静谧的小山村里。“我们老哥俩都是光棍儿,哥哥不爱说话,每当到了晚上就孤独地可怕……”闫来说,而一拉起二胡来,所有的苦闷、孤独便烟消云散。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紫荆关镇碾子沟村,地处太行深处,村里在册口人近八百,常住不过二百人,且大都是留守老人和妇女,而他们的贫困户是10个单身汉,而且有正常劳动能力的仅两人。

“早年时,家里穷,后来我又因车祸致残,哥哥一直照顾我,所以最终都没有成家。”闫来说,而这也成了当年老母亲临走前最大的遗憾。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哥俩体弱多病,常年靠药物来维持,同时,又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导致这个家庭陷入困境,成了村里的贫困户。虽然至今未婚,但老哥俩的日子过得很朴素,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非常整齐。


“城里的王文坡书记和另外两名队员驻村后,积极地给我们贫困户落地扶贫政策,办理建档立卡,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闫来感激道,现在脱贫了,还继续享受脱贫政策,我们哥俩每人每年所有的收入能达到12000元,比之前翻了三倍多!

虽身患残疾,但闫来可以算得上是一名能工巧匠。年轻时,闫来在生产队学会了木匠活,能制作出很多家用的桌椅板凳,而生活上由于身体不便,一直是由哥哥闫双来照顾。哥哥闫双平日少言寡语,但照顾起弟弟来真是格外有加。

热爱生活的闫来,不甘于生活上的寂寞,于是就亲自动手制作起来了二胡,托板、弓杆、琴弦等组成部分让行动不便的闫来走遍了县城,其间他也曾去琴行看过,但标价数百甚至上千的价格令其望而却步。最后,闫来只花了30多元制作出了一把“低颜值”的板胡。虽然拉出来的声音称不上美妙,但却为静谧的深山增添了一缕音符。


有一次,驻村第一书记王文坡入户走访,看到了闫来用自制的板胡在演奏曲目,而这一幕深深地吸引住了王文坡。在详细了解情况后,王文坡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一段感慨的文字,并配上了一张图片。在朋友圈传播开来后,一个北京的爱心组织决定来慰问,并承诺赠予闫来一把新二胡和一副双拐。今年年初,闫来收到了爱心志愿者们送来的二胡和双拐,这让闫来激动万分,双手捧着二胡爱不释手。

紫荆关区域气候寒冷,传統老玉米生长期130天,比其他地方长70天,玉米制品曾是清西陵祭祀的皇家供品,现在大量余粮,已是猪牛羊的正餐。扶贫工作组驻村后,也积极帮助村民们联系玉米制品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玉米种植的附加值,真正实现脱贫。

闫来老哥俩共有2亩农田,根据季节来种植玉米和红薯,依托当地有利的气候条件,他们的玉米迎来了丰收,在王文坡书记的帮助下,老哥俩将玉米卖出了好价钱。当收到一张张钞票后,老哥俩开心地难以言表。

老哥俩在家里还养着一只猫,到了饭点,闫来吆喝一声,便跑到炕头一起来吃饭。

提及以后,闫来称,现在的政策这么好,一定要珍惜当下,和哥哥相互照顾好身体,热爱生活,只要二胡一拉,大山里将会奏响出美妙的乐曲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