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患癌,3小時眾籌80萬:得了絕症沒錢治病,只能眾籌?

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水滴籌,輕鬆籌類似的大病籌款刷屏過。大病籌款確實幫助了很多患者重獲健康,其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事例就是麗水高考狀元鄭燁的故事。

去年18歲的鄭燁以694分的高分成為了麗水市高考第一名,拿到了浙江大學工科試驗班(竺可楨學院交叉創新平臺)的錄取通知書。

高考狀元患癌,3小時眾籌80萬:得了絕症沒錢治病,只能眾籌?

參加高考前,在遂昌中學門口拍照的鄭燁。

但不幸的是,鄭燁在高考完畢後,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而鄭燁的父親因腦動脈瘤破裂去世已經9年,當時家裡就欠下高額債務,一直以來母子倆相依為命。

他父親以前的同事得知此事,在網上發動捐款。短短3個小時,網友們就募集了80萬元,滿屏都是“支持”“加油”。

其實這樣的經歷錦妹也遇到過,才30幾歲的朋友,作為家庭的頂樑柱,因為白血病倒下了,幾十萬的治療費用讓整個家庭都不堪重負。選擇大病籌款,也是無奈之舉。

在很多時候,大病籌款作為一種事後的補救方式,確實幫助到了很多短期無法支付醫療費用的患者重獲健康,但並不是人人都像鄭燁那麼幸運,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來自全社會的支持。今天錦妹就好好跟大家來說說大病籌款這回事。

理性看待大病籌款

眾籌最早是在互聯網創業領域興起的,卻在大病籌款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以輕鬆籌的數據為例,成立以來,已經幫助了160多萬個家庭,總共籌集了超過200億的善款。

1. 為什麼大病籌款能這麼火

去年大熱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大家一定都看過,片中有一句話當時觸動了觀眾的情感。

“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的話,那就是窮病”

高考狀元患癌,3小時眾籌80萬:得了絕症沒錢治病,只能眾籌?

其實仔細想來,為什麼大病眾籌能這麼火?無非是太多患者面對重疾幾十萬的治療費用時實在是無力支付,而大病眾籌的出現,確實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只要填寫募捐信息,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轉發到朋友圈,就可以獲得好心人的捐助。這讓些罹患大病的人群看到了生還的希望,很多人因此活了下來。

2. 大病眾籌其實並不容易

造假事件頻出,捐款意願下降

2016年9月,一篇《羅一笑,你給我站住》刷遍了大部分人的朋友圈,作者羅爾是深圳的一位媒體人。在女兒羅一笑被查出罹患白血病。或出於職業習慣,羅爾一直記錄著羅一笑的病情,並在微信公眾號進行發表。

高考狀元患癌,3小時眾籌80萬:得了絕症沒錢治病,只能眾籌?

經過其好友劉俠風通過“小銅人”公司下的“P2P理財觀察”發文章稱:轉發一次,給笑笑一塊錢。後來,此文火爆朋友圈,知道此事的廣大網友紛紛通過讚賞功能進行捐款,希望能夠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高考狀元患癌,3小時眾籌80萬:得了絕症沒錢治病,只能眾籌?

但後來又有知情人士爆出羅爾有三套房,兩輛車。於是大家感覺受了騙,開始了聲討行動!基於廣大網友的質疑和聲討,當事人羅爾和劉俠風與微信以及深圳市政府進行溝通,決定將讚賞所得260餘萬原路返回。

高考狀元患癌,3小時眾籌80萬:得了絕症沒錢治病,只能眾籌?

在羅爾事件之後,社會對大病籌款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造假的事情多了,大家捐款時也越來越謹慎。現在錦妹身邊的朋友,大都只給認識的人捐款,不認識的人,基本很少捐了。

個人社交圈小,傳播度有限

這就是羅爾事件帶來的結果,信任度下降之後,大家轉發的慾望也降低了許多,而大病籌款十分依靠曝光度,只有把消息呈現在更多人的眼前,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捐助。而每個大病籌款項目一般只有30天,一般人的社交圈十分有限,短時間難以籌集到足夠的善款。

還是要選擇商業保險

大病眾籌作為一種事後的補救措施,基本就意味著患者只能聽天由命,當自己失去選擇權的時候,才是人最無助的時候。

所以咱們要在事前就把控好風險,如果暫時沒錢,可以考慮先買價格便宜的醫療險和意外險,百萬醫療一年的保費也就千元上下,重疾險可以等有錢了再買。每年花個一千塊錢左右,就能夠排除大病風險,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自己依舊覺得購買保險會讓生活捉襟見肘,那國家醫保是一定要買的,作為國家福利性質的保險,醫保是抵禦疾病風險的第一道防線,作用還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