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我們知道這些年互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從“互聯網+”到“兩微一抖”的興起,品牌營銷看上去已經成為了人人皆備的技能之一。隨著“創新”“改革”“顛覆”等帶有突破寓意的詞彙不斷湧入我們的生活之中,似乎這個時候再提起傳統媒體,人們很自然地便會將其放置於這些“熱詞”的對立一方。但是,傳統媒體真的就與所謂的“新”媒體有所相悖嗎?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事實並非如此,在人人高舉“兩微一抖”大旗,為自主式碎片化營銷高歌吶喊的時候,傳統媒體也正不斷地進行著自我迭代、升級,這期間更不乏令人記憶深刻的作品案例。

1、聯動

一步聯動,範圍性擴散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連接核心地段-雙層車媒體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覆蓋街頭巷尾-公交車媒體

互聯網媒體相較於傳統媒體,主要“新”在更豐富的互動形式&創意,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作為媒體的主要責任依然是發佈廣告主的硬廣or產品&品牌信息,在這一點上二者並不存在本質上的差異。

蜻蜓FM作為網絡音頻首屈一指的品牌之一,在自身佔據線上資源的前提下,選擇線下媒體作為優質載體,從而一步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式營銷覆蓋,輕鬆建立場景化營銷,獲得更加廣泛的傳播受眾。由此可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結合,不僅毫無排斥,甚至融洽十分,效果翻倍。

2、針對

針對宣傳,深入式傳播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精準鎖定女性受眾市場-商圈媒體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聚焦高精尖都市人群-陸家嘴通道&浦江遊船媒體

與景物融為一體的傳統媒體,由於其自身的獨特性,可做到不強佔觀者視角,從而降低過載內容的產出,減少的品牌負影響,真正成為為有需者的雪中送碳,與不需者的互不打擾的良性傳播。由此特性,也可進一步根據品牌的消費者畫像進行具有強針對性的點對點精準投放。大幅度提升投放效果,提升品牌價值。

3、持續

數據分析,持續化思維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穿梭、覆蓋城市-地鐵&出入口媒體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具有獨特地理屬性-鐺鐺車媒體

結合數據分析技術,廣告主們不僅可以在投放前期便得到細緻精準的區域以及人群分析報告,更是可以通過投放後的對消費者反饋以及實際效果等多維度結果分析,從而得出科學的投放數據,便於整體營銷計劃的調整與再實施。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多形式展現-LED媒體

在市場主義中,市場上的每一個主體所追求的實質,就是“發展”與“變化”。無論是形式多樣的“新”媒體也好,投放效果優質的傳統媒體也好,順則生,逆則亡。獨木難支,眾擎易舉,二者只有在順應時代不斷自我升級的前提下,實現雙方的有機結合,去其糟泊取其精華才能共同進步,為品牌主帶來更加優質的投放效果、助力品牌增長。

4、內容

媒介改變了,其實也帶來了內容的改變。因此這兩個關鍵性的因素變化,為新舊媒體劃出了一道顯著的分割線。但也正是這兩個關鍵因素的變化,讓我們看到了當前媒體產品和內容模式的錯位。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既然新媒體和移動密不可分,那麼產品本身的表現形式當然是和移動緊密相連。對大部分用戶來說,一個好的新聞類移動應用的產品應該有著以下典型特徵:

1. 內容長度適中,適合移動設備小屏幕閱讀;

2. 提供方便的分享手段,便於用戶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進行傳播;

3. 更新頻率較高,力爭讓用戶每次進入都能刷出新的內容;

4. 提供簡潔的分類和快速查找的功能;

5. 讓好內容主動優先地呈現。

為了滿足這樣的產品形式,這就要求內容的提供模式也要作出相應的改變。按照上面一段文字一一對應來說就是:

1. 文章內容不可太長,必須觀點明確、行文簡潔;

2. 文章的標題或者內文裡,要有高度概括或者抓取眼球的亮點,便於社交媒體轉發;

3. 文章緊跟行業熱點,分佈在一天不同時間頻繁更新;

4. 內容板塊分類儘量不超過要少,便於用戶查找閱讀;

5. 通過算法讓用戶感興趣的內容主動呈現或者有更多機會呈現。

以上是媒體產品形式和內容模式理想配合的情況。但就是這看起來順理成章的需求,在現實裡卻有著顯著的缺位。其主要原因,在於傳統媒體內容創造模式和新媒體的產品形式無法匹配。

先說文章長度問題。傳統媒體的文章內容要麼是來自行業新聞稿的改編,字數不多但內容也不怎麼樣;要麼是來自編輯的選題,通過進行多方面採訪以比較可觀的綜述形式表達,從平衡和增強說服力的角度來看,還需要儘可能給每個受訪人提供發言被引用的機會,所以文章篇幅很難控制得足夠短。

而相比之下,本身就被定位為某個領域專家的自媒體作者們,一方面天然缺少得到新聞稿的機會也沒必要發佈新聞稿,一方面寫文章可以自由主觀地根據自己的知識來表達,所以通常不需要進行正式的採訪也不需要考慮平衡,文章的長度和質量往往可以結合得相得益彰。

和文章長度相比,如何把文章的標題和內容做得儘可能抓眼球、適合社交分享,這一點上,傳統媒體倒是都在做,而且憑藉紮實的基本功也基本上都做到了,只是質量品位有高低之分而已。

但接下來如何讓文章緊跟實事熱點,一天多次頻繁更新就是傳統媒體難以繞過的一道坎兒了。許多以原創高質量內容為傲的專業媒體都對此有苦難言。如果要做高質量內容,就不可能每天出太多稿子;除非瘋狂投入內容採編成本,或許可以增加發稿頻率,但基本上離收支平衡就越來越遠了,賺錢則更是痴心妄想。更何況,各類只需要考慮轉載的門戶網站、以及每天按秒計瘋狂更新著內容的各類社交服務都已經在提供頻繁更新的內容了。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大家也許會說,有必要那麼頻繁更新嗎?答案是:取決於你希望讀者多麼頻繁來看你。看一看鈦媒體這類做得不錯的新媒體吧,不都是一方面努力通過UGC來獲得更多內容,一方面也在努力執行著每天多次的更新嗎?那些還守著每天一更加點臨時小菜內容的傳統媒體們,自己看看日活用戶數量就明白我在說什麼了。

說完更新頻率再說內容分類,對傳統媒體來說,內容板塊的分類根本就是一個坑!

不論是以內容大而全著稱的門戶網站,還是以專業垂直為本的行業網站,其實都在變得越來越臃腫,欄目越分越多,入口更是眼花繚亂。為什麼呢?因為商業需求和讀者需求都在不斷地給出更加個性化、更加細分、更加精準的要求!用戶希望提高“尋找信息”的效率,所以如果媒體搞個讀者交流會什麼的,就一定會不停地聽到這樣要求信息分類更細的反饋;而如果你去拜訪客戶,則更是會被這種需求聽到耳朵起繭。於是乎,媒體的各位同仁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來改版,還增加了大量人手為越來越多的細分欄目提供內容。

今天突然因為移動互聯網而告訴他們欄目要簡潔?!大家可以想像其中必然會遇到的阻力。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大部分媒體在投身到移動應用上的時候,都基本上沿用了自己在傳統pc互聯網上的欄目分類,最多努力提供了一個搜索條,讓用戶在小小移動屏幕上看得好不熱鬧…也好不難受!

通過算法為讀者推薦內容。道理一說大家都明白,實際做起來就知道自己差多遠了!你去問任意一家媒體,誰不是說自己的內容如何高質量,讀者粘性如何大,可是有哪家敢說自己的後臺算法強大的?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因為傳統媒體的基因就是內容,而不是技術算法!就算有媒體敢於投入自己建立一個團隊來作技術開發,最後也會被不倫不類的管理架構給弄得面目全非。(這裡可以給大家一個真實的例子,某家垂直行業的超級大佬媒體,當年從紙媒轉型作網站的時候,高薪請了曾參與網易早期創始的一個技術大拿,結果…半年後該大拿的頭銜是網站主編,每天忙著刷內容。)

所以,對於傳統媒體來說,他們的核心問題是產品形式和內容模式的錯位。如果要想讓傳統媒體自內而外地改造自己,絕對不是花錢做個 APP或者開個微信公共號那麼簡單,其難度和東方不敗引刀自宮有得一拼。除非是機緣巧合藉助外力來收購獲得資源,或者有一個同時具備大智慧和絕對的掌控能力的超強領導人出現,否則九死一生還算是樂觀的。(未完待續,版權歸彭小東導師所有,違者必究!關注媒無界微信公眾號並查看歷史消息,更多原創實戰乾貨精彩分享!歡迎轉發,敬請註明作者及出處,更誠摯的邀請您親臨彭小 東導師課堂聆聽彭小東導師現場精彩演講!)

2018年至2019年已經培訓諮詢服務過的部份名單:分眾,永達,新潮,南方報業,大河全媒體,樂達,淘屏,天藝傳媒,臺灣九四六廣播傳媒,西南框媒同創,青島盛世奧海,大連國域無疆,山東金博傳媒, 柳州廣協,汕頭廣協,唐山廣協,阜陽文創協會,聊城廣協,出席:“2018中國全國公交廣告第二屆聯誼會暨品牌競合力峰會”,2019雄安廣告“四新”展及LED博覽會巡展唐山站暨唐山廣協成立大會高峰論壇,2019戶外廣告新輪廓暨品牌競合力解析會等等;

專訪彭小東:廣告傳媒新舊之爭 | 傳統媒體的升級、迭代和新生!

人生的高度取決於你讀過的書和所遇到的人---彭小東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