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國漫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動漫在發展?——個人向解讀

大家好,我是阿歧。

對於大部分國漫迷來說,近年不斷有優秀的國漫湧出,不得不令人欣喜。但是有哪些國漫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動漫在發展呢?

初期時代——第一部動畫

《大鬧畫室》,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這部動畫片的名字,但這部動畫卻是國內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動畫作品,是萬氏兄弟參與配音長城畫片公司出品的一部動畫片。

影片表現一個畫家正在畫室作畫,突然,畫家畫出的一個身著中式服裝的小人兒從畫板上跳下來。他淘氣而滑稽,給畫家添了不少麻煩。最後,經過一番追逐打鬥,小人兒被趕回了畫中。

有哪些國漫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動漫在發展?——個人向解讀

大多數百科和論文的配以改片的圖片是如圖的黑白貓,源自美國動畫《貓的鬧劇》,目前《大鬧畫室》並無真實圖像資料流傳。此後,萬氏兄弟陸續攝製了《一封書信寄回來》、《紙人搗亂記》,他們與《大鬧畫室》一起,被評為"中國最早的三部動畫"。(源自360百科)

中前期階段——少兒向

相信八零後、九零後的孩子都看過《大鬧天宮》、《牧笛》、《三個和尚》、《寶蓮燈》、《大耳朵圖圖》、《葫蘆兄弟》、《九色鹿》、《黑貓警長》等極其優秀的動漫作品,可能讓人吃驚的是,這些作品都出自於——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有哪些國漫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動漫在發展?——個人向解讀

1957年4月正式建廠,設動畫、木偶和剪紙3個製片部門。50多年來,《大鬧天宮》、

有哪些國漫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動漫在發展?——個人向解讀

《牧笛》、《三個和尚》、《寶蓮燈》、《大耳朵圖圖》《葫蘆兄弟》等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獲得了包括丹麥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童牛獎"等在內的200多個獎項。

所以對於七零後、八零後,甚至於大部分的九零後,我們都是在美影的作品當中成長的,但這個階段最主要的受眾還是少兒向。

中期階段——萌芽

這個階段對於網絡不發達的九零後人群會比較熟悉,雖然整體的畫風結構還是偏向少兒化,但是卻將受眾往青少年身上傾斜,動畫不再單單是向少兒輸送。

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

《虹貓藍兔七俠傳》——我國第一部中華傳統武俠卡通片

《虹貓藍兔七俠傳》是由湖南宏夢卡通傳播有限公司於2006年推出的一部長篇武俠動畫連續劇,是中國首部武俠動畫電視連續劇。

有哪些國漫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動漫在發展?——個人向解讀

動畫共108集,每集15分鐘左右,主要講述了以虹貓藍兔等為主的七位俠士與壞人魔教教主鬥爭的俠義故事。

《神廚小福貴》

有哪些國漫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動漫在發展?——個人向解讀

是由湖南宏夢卡通傳播有限公司製作的國產動畫片,許龍導演,田理妮編劇。

該劇講述了清末八國聯軍入京,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等人倉皇西逃。西行路上,由於御膳大廚被小李公公謀害掉入懸崖失蹤,慈禧只得命太監小李子在當地挑選廚師。

這個時期的作品,主要的受眾其實偏向青少年,擁有較為複雜化的劇情和人物衝突,尤其是這兩部作品,人物不再是皆大歡喜的場面,有喜有悲,較為能體現那時期的作品特徵。

當前階段——百花齊放

目前來說,太多優秀的作品湧出,要挑出單獨得到作品或者公司來表現還是不太可能。就如《魁拔》《西遊記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動漫電影,製作上算的上是優秀,雖然大魚海棠,爭議性比較強,但是在筆觸上還是給人相對完好的。

有哪些國漫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動漫在發展?——個人向解讀

而中長篇的動漫裡,《十萬個冷笑話》——前期爆笑,後面有點稍欠人意。《妖狐小紅娘》、《刺客五六七》、《全職高手》、《鎮魂街》等也是極其優秀的作品。

但個人向(o。0允許阿歧的國漫排行吧)——《秦時明月》、《一人之下》

有哪些國漫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動漫在發展?——個人向解讀

《秦時明月》系列是由中國杭州玄機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製作的3D武俠動畫系列,於2007年春節期間起在中國全國各地正式首映,網絡上亦有授權播出。另有衍生出的僅在網絡、不在電視播出的姐妹篇《天行九歌》等。

成為心中的排行的原因很簡單,在網絡初期,無法接觸太多新番和眾多國漫的時候,《秦時明月》優良的畫面,豐富的劇情構架,絢麗的打鬥,諸子百家的歷史厚重,讓男生的大俠夢不禁爆發。

《一人之下》

有哪些國漫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動漫在發展?——個人向解讀

當看一人之下的時候,早已是閱番無數,但是一人之下以優異的劇情,以及不落俗套的劇情緊緊的吸引我們這群挑剔的人群,一手山歌做片頭曲——空前絕後的好聽,主角不是龍傲天——情商超高看著不蛋疼,阿寶姐最美——不容反駁!!!

有哪些國漫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動漫在發展?——個人向解讀

結語

當前國漫還是擁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比起之前擁有長足的發展,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國漫,目前新出的國漫品種和質量參差不齊也是事實。

希望喜歡的讀者老爺,點贊!收藏!加關注!

你的喜愛是我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