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抗令”持續升級,禮來25億出售兩大“王牌品種”!

兩大進口王牌藥易主中國藥企。

據相關媒體報道,今天(4月23日)禮來製藥宣佈與中國醫藥公司億騰醫藥簽署協議,向其出售旗下抗生素產品希刻勞(頭孢克洛膠囊)和穩可信(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在中國大陸的權力,以及位於蘇州的希刻勞生產工廠。

根據協議,禮來製藥將收到7500萬美元的預付款,預計交易將於2019年末或2020年初完成,屆時,禮來將獲得後續的3億美元款項,總金額約合人民幣25億元。

作為此次交易的一部分,所有希刻勞生產工廠以及受影響的職能部門員工均有機會繼續在工廠為億騰醫藥工作。禮來製藥將在接下來的過渡期間為億騰醫藥提供支持,確保業務平穩交接,並確保希刻勞藥物的持續供應。

希刻勞和穩可信,是禮來抗感染產品管線的老牌產品,臨床認可度較高。但,需要看到,近年來,受我國“限抗令”持續升級影響,抗菌藥物使用整體呈下降趨勢。

國家衛健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部進入監測網的超2800家單位中,抗菌藥物收入佔藥品總收入的比例已從2011年的15.1%下降到2017年的11.1%。中心成員單位住院患者抗菌藥使用率也已由2011年的59.6%降至2017年的36.9%。

與之同步,老牌抗菌藥漸漸成為“棄子”。可以看到,早在2016年11月,禮來已經達成獨家協議,將希刻勞和穩可信在大陸範圍內的推廣和分銷權於2017年1月1日期正式授予億騰醫藥。而在此次交易完成後,億騰將全面“接盤”這兩大王牌產品在中國的權力。

事實上,結合國內仿製藥的崛起,以及鼓勵通過一致性評價仿製藥臨床替代原研藥的政策導向,已經有大批跨國藥企開始著手轉讓旗下過專利期原研藥。分析人士認為,這也將加速相關藥品的降價。

“限抗令”持續升級,禮來25億出售兩大“王牌品種”!

限抗升級,王牌藥無奈成“棄子”

不止希刻勞和穩可信,整個抗菌藥都在成為“棄子”。

作為上世紀40年代最早生產青黴素的企業之一,禮來擁有萬古黴素、紅黴素等多款暢銷抗生素,希刻勞(頭孢克洛膠囊)、穩可信(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是其在華主要的抗生素產品。

資料顯示,希刻勞1993年進入中國市場,是國內醫生認可度極高的口服抗菌藥品牌;穩可信1996年進入中國,已成為治療甲氧西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金標準。二者均為年銷過億的品種。其中萬古黴素2015年總銷售額接近10億元。

而根據中康CMH數據,2015年抗生素收入佔到總收入的19%,是繼胰島素及其類似物、抗代謝藥物之後,禮來在華的第三大支柱。

但,近年來,隨著專利藥相繼過保護期,禮來在全球製藥企業中的排名也開始下降,到2016年,已由2014年的第9名跌至第15名。與之同步,“限抗令”持續升級之下,利潤已經大大降低的抗菌藥更是成了“燙手的山芋”。

由於耐藥出現快,回報率低等問題,抗菌藥也正成為各大跨國藥企紛紛逃離的戰場。2018年7月,諾華宣佈終止其在加利福尼亞州埃默裡維爾的生物醫學研究所的抗菌藥物研究,並裁員140人。而早在2014年,另一製藥巨頭阿斯利康放棄抗生素研究的消息即已流出。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全球抗生素新藥研發速度正在急劇減慢。數據顯示,2000年-2017年只有16種品牌抗生素獲批上市,且其中只有5種年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在投入產出嚴重倒掛的情況下,這一市場大範圍萎縮已不可避免。

“限抗令”持續升級,禮來25億出售兩大“王牌品種”!

替代已來,跨國藥企戰略調整頻繁

事實上,不止抗菌藥,結合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等政策的落地,大批過專利期原研藥都面臨遭捨棄的命運。

此前(2018年11月)據彭博社報道,禮來正在考慮出售中國區的過期專利藥業務,其核心產品百憂解(鹽酸氟西汀膠囊)、再普樂(奧氮平片)等都在其中。

更早些時候,綠葉製藥通過了收購阿斯利康思瑞康及其緩釋片的51個國家及地區業務的決議;泰凌醫藥以9.8億元買下了諾華的骨科藥品密蓋息注射劑及密蓋息噴劑;凱德思達買下了GSK三種泌尿產品,包括舍尼亭速釋片、舍尼亭緩釋片和能妥……

2019年首份醫藥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醫藥市場規模1.37億美元,佔據全球市場的11.37%,已經成為不可小視的市場。

而隨著2019年醫改政策的持續推進,通過一致性評價仿製藥臨床替代原研藥,過專利期原研藥,特別是進口藥,已經失去“超國民”地位,都面臨被拋售風險。

可以看到,跨國藥企已將更多的人力、財力投入到新藥研發領域。就在2016年禮來出售兩款抗生素推廣、分銷權之際,即已表態計劃向國內引入10種新藥。

2018年收入增長較快的羅氏、強生、艾伯維等,研發投入也已超過百億美元。輝瑞等老牌跨國巨頭,也在一邊瘋狂裁員,一邊積極佈局創新藥。其中,抗癌藥、罕見病用藥等都是“寵兒”。

可以看到,今年1月,禮來剛剛完成140多年曆史上最大一筆收購,就是以80億美元收購抗癌藥研發公司Loxo Oncology(Loxo),重金押注在研的LOXO-292、LOXO-305、LOXO-195等重磅藥物。

而業界評估的2019年最值得關注藥物中,諾華用於脊髓性肌萎縮治療的新藥、阿斯利康的慢性腎透析貧血用藥,以及勃林格殷格翰的銀屑病新藥等,都是有望年銷超10億美元的重磅產品。

分析人士認為,跨國藥企放棄過專利期原研藥一方面有利於這些產品價格降低,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其集中精力研發新藥,雖然會對部分產線人員等產生不良影響,但,總體有利於行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