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富:我参加了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人物 | 曹可富:我参加了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人物 | 曹可富:我参加了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我今年60多岁了,经历的很多,记忆中的事虽然有些已经不是太清楚,但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我一辈子的经历中却依然清晰如昨。

1982年12月20日下午两点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雷鸣般的掌声中,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陈云、胡启立、邓颖超、郝建秀、胡乔木、杨尚昆、杨得志、习仲勋、邓力群等走进会场。我记得特别特别清:胡耀邦走到主席台正中间的时候,还面对会场的代表稍稍停了停,然后才又向前去。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王兆国主持大会,他还代表团十届中委做了工作报告《团结全国各族青年,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前程进军》。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各行业的共青团代表1997人,列席代表104人。中央机关各部部长也参加了。会议简报半天来一次,反正是只要到房间,看到的就是简报。在简报里能知道好多消息,比如胡耀邦专门听取王兆国和会议秘书组的汇报先后达13次。王兆国报告时,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鼓掌32次,他还和陈云笑着说这个报告写的好,小王讲的好。还有4个报告,分别是外交部长钱琪琛作《我国的外交形势和对外政策》、国家计划委主任房维中作《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余秋里作《我国的军事形势和对敌斗争》、邓力群也作了很重要的讲话。本来是有李燕杰演讲的,但他临时被派出国了所以是书面报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会议选举产生了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书记处的书记有胡锦涛、刘延东、李海峰、陈昊苏、何光伟、宋德福等十二位。我们还讨论修改恢复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军的说法。这个说法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会议从20号下午一直开到30号上午。历时十一天,领导讲这次会议是共青团历史上空前的,人数最多的,时间最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各部委部长级全部参加的会议。1983年的元旦,我们会议代表共聚在人民大会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举杯庆祝新年,合影留念。照片我仍在珍藏。

人物 | 曹可富:我参加了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全国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合影

我是12月11日从大队到县里,然后直接坐班车到地区团委集合。信阳地区有5个代表:团地委书记车荣安、罗山县团委书记王道秀、新县箭河公社团委书记朱正、信阳地区六技校团委副书记董建勇和我。我们5人于12日下午到了郑州。团省委书记刘春伟、副书记孔玉芳安排我们住下,并叮嘱了一些生活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13号起,我们就参加培训学习,主要学习《首都文明公约十二条》以及会议的礼仪礼节和礼貌用语。15号的上午,我们还去参观了刘庄大队。他们大队的团支部书记张贵龙也是团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我们参观时他很详细地介绍了他们开展团的工作的经验以及做法。其中他所介绍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形势紧跟时代”,我现在还记得他说这段话时右手上下切划的动作。这次团代会,我们河南共有104人参加,农村最基层的团支部书记有8人。象刘庄的张贵龙,还有白庄的王来锁,还有比如我。

在这之前的1979年7月16日到22日,我作为团代表参加了共青团河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那次的大会上,乔明甫致贺词,胡立教讲话。胡立教当时是河南省委第二书记,他要求全省青年要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做四个现代化的尖兵,要争做“新长征的突击手”,我至今记得还特别清楚。刘玉洁代表团省委作了《站在新长征前列,为实现四化而献身》的工作报告。“新长征突击队、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应该就是在这次会议以后普遍开展的,“全团带队”应该也是这次会议后在各级团组织中大力倡导的。1982年8月6日至11日,我再一次作为团代表参加了共青团河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还是这次团代会的主席团成员和大会执行主席。会议的地点不再是省军区礼堂,而是刚刚建起不久才投入使用的河南省人民会堂。省委副书记于一川向大会致辞,团省委代理书记刘春伟作了《高举共产主义思想旗帜,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锋》的工作报告。会议代表是1000人。当时全省的共青团员是287万。刘春伟为团省委书记,郭国三、赵光辉(应为赵国成)、杜耀敏、孔玉芳为副书记。

人物 | 曹可富:我参加了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曹可富同志“新长征突击手”荣誉证书

能有幸参加县、地区、省、全国的团代会,不仅是我自己的骄傲,也是我们一代农村青年的骄傲。我忘不了我们的年轻时代,忘不了那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忘不了大队支书卢传之。一个山村在一个时代中因为在一个党的组织下成就着一群青年,这群青年中有我。1975年,我从丰集高中毕业后回到韩楼,在大队小学里教书,79年,大队党支部通过研究,决定让我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卢传之书记对我讲的话:你就放手放心地斗,你该通个气的就通个气,我该支持的绝对没二话。从那时起,我和全大队的70名团员,带领170名青年,组成巡山护林小组,开辟苗圃。这是我根据大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韩楼,除了沟沟坎坎,全是山了,说山捱山、山连山、出门见山绝不为过,而且路都是小路、弯路,羊肠小路,从公社到大队,一条土大路也只是到清水塘为止,自行车逢阴天下雨天都得扛着。山上的树58年大炼钢铁时也放的剩没几棵了。所以我们就以植树造林为共青团工作的主要任务,同时,动员青年养长毛兔,那时,兔毛60元一斤,很贵的。植桑养蚕,助耕包产,办文盲扫除班。80年,我们又建起了“青年之家”,置办了锣鼓擦子,文体器材,买了一千四五百册书籍,组织文艺宣传队,我和周仿成一块编写大鼓书的词、三句半的词、玩花鼓灯的词,总之是歌颂时代、歌颂韩楼的词。一时间,韩楼大队团支部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好评,受到很多很高的赞誉。《中国青年报》记者郭家宽、王太,《河南青年》杂志社记者张燕,河南省文化厅、教育厅等都来韩楼进行实地采访。《文汇报》刊登了以助耕包产为题的我与助耕对象交谈的照片。当时的县委副书记石华,县教育局长辛慈训,团县委书记王德焕,县文化局的赵芳书,县科技局的丰子西,县委武装部的余善进、徐光耀以及信阳地区的领导都到韩楼专门来看我们团支部的各项工作。至于前来韩楼学习取经交流经验的兄弟团支部,有外乡的、外县的,还有外省的。我介绍的总是“不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能力,以实实在在的奋斗和努力改变曾经的实实在在的面貌”。

我记着的是:抓好团的组织,做好团的工作,就要有吸铁石的功用的人。

备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12月20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964人、候补代表149人。这次大会最突出的特点是,大会自始自终充满着党和老一辈革命家对共青团和青年一代的爱护和信任,洋溢着各族青年对党和老一辈革命家的爱戴和崇敬。在大会筹备过程中,党中央多次及时地给予指示和具体帮助。大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陈云等5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并接见了全体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祝词,对团和青年寄以殷切的期望。大会审议和批准了王兆国代表团十届中委所做的工作报告《团结全国各族青年,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前程进军!》。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邓力群、余秋里,房维中、钱其琛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大会审议和通过了新的团章。大会选出中央委员263人、候补中央委员51人,组成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青团网

人物 | 曹可富:我参加了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曹可富,男,生于1956年。1975年丰集高中毕业后作为回乡知识青年,任教李集乡韩楼小学,1979年担任韩楼大队团支部书记。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先后被共青团河南省委、共青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1983年兼任韩楼大队党支部副书记。1989年专任韩楼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2010年后任韩楼村村委会委员至今。

END

您身边还有像曹可富这样平凡中见伟大,坚守中见精神的人吗?欢迎留言给我们【人物】栏目提供稿件或线索!

主编:游家明

审核:陈耀辉

撰稿:曹可富

人物 | 何敏:菇凉,你善良的样子真美

人物 | 肖家治:一位商城籍石油科学家的“草根”情怀

人物 | 曹可富:我参加了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来稿请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个人简介等,附个人正面照一张,并注明“阳光村务”栏目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商城县纪委监委宣传部)。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的各种方式。

欢迎提供新闻消息线索。

人物 | 曹可富:我参加了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