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深圳許多年,為何還是存不下錢

深圳是個存不住錢的城市。

我們總是說,深圳賺錢深圳花,一分別想帶回家。能在這裡存下錢的,都是傳說中的“有錢人”。

很多人都是這樣,每個月的工資,剛發到手就沒了。這裡還一點,那裡買一些,一天就能把一個月的工資給花完。

網上有個詞,叫“暴花戶”,就是形容這些在短時間內花掉可觀的財富,雖然賺的不多,但莫名敢花錢,花光了又很喪的人。

還有一種說法,叫月欠族,是月光族的升級版。

以前的工資勉強還能夠支撐自己生活一個月,到了現在,基本上每個月都要欠錢。花唄、借唄、信用卡以及各種信貸平臺,都有自己欠款的賬單在。

花錢的時候肆無忌憚,可是到了要還錢的時候,心裡就慌得不行。

不要說每個月刻意存多少錢了,許多人連不欠錢都做不到!

2

我有個朋友,就是典型的月欠族。

每個月他都會來找我“江湖救急”,數額也不大,都在1000以內,不過卻足以讓他度過發工資前的那幾天。

其實我自己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月光族,但好在我和他發工資的時間是錯開的。他缺錢的時候,我剛好發工資不久,所以還有一點錢,等他過幾天發了工資之後,又立刻把錢還給了我。

就這樣,我成為了他的“雲提款機”。

有時候我也會嫌麻煩,不情願借錢給他,但考慮到我們關係還不錯,他每次也都按時還錢了,於是我最終還是借給了他,不過態度卻是一次比一次差。

都說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的,確實沒錯。

即使朋友所借的金額不大,信譽也足夠良好,我還是會為借錢這事產生強烈的牴觸感。萬一哪天,他需要借更多錢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還願不願意借給他錢了。

3

有人說自己工資低,深圳消費又那麼高,所以存不下錢。如果自己工資高一些,就可以成功擺脫月光族甚至月欠族的稱號了。

可實際上,工資高了也未必就能存下錢來。

之前有個同事,平均每個月收入近2萬。可是收入越高,她花錢也就越鋪張,也更喜歡提前消費了。

以至於她在公司呆了3年,不但沒存下一分錢,反而還欠了好幾萬。

有一次去她租的房子裡做客,看見她桌面上擺的幾十只口紅,突然明白了為啥她收入這麼高,卻還是欠了這麼多錢。

平時看到好看的衣服,喜歡就直接拿下,週末沒事就到香港走一圈,買些化妝品,或者去享受那裡的地道美食。心情好甚至就在那邊住一晚,幾百塊訂個酒店也是小意思。

錢不夠用了,她也很敢借,反正自己收入高還得起。可是一直以來,她從來就沒還清過欠款,不是賬單分期,就是最低還款。

旁人看她的朋友圈,個個都羨慕的不行。但瞭解她財政狀況之後才知道,光鮮亮麗的背後其實早已負債累累。

4

很多人覺得,在生活壓力巨大的深圳,買房,買車對普通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

反正都是一無所有,為什麼不把錢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面呢?至少不用那麼辛苦,不用那麼焦慮,花錢的時候總歸是開心的。

可是,想要在深圳呆下去,肯定還是得省著點花。

即使我們的消費觀各有不同,對負債也習以為常,但千萬不要忘了,我們來深圳是為了什麼?我們深深地喜愛著這座城市,想在這裡紮根,絕對不想在以後的某一天灰溜溜地離開。

所以在深圳,我們必須要小心翼翼地生活,甚至要為幾塊錢的事情委屈自己,這才是在深圳生活的真相。

反正已經存不下錢了,負債累累好像也沒什麼?

不,那只是慾望戰勝理智之後,我們給自己所找的藉口罷了。存錢,不一定和收入有關係,但一定和自己的心理狀態有關。

只要消費拿捏得當,我們在深圳賺來的錢,不僅可以在深圳花,未來的某一天,甚至還能在深圳安一個家。

來深圳許多年,為何還是存不下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