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一梦折腾八个世纪

花岗岩堆出的圣地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圣米歇尔山是天主教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插句题外话,这种盐碱地草甸放饲的滩羊很好吃

虽没有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埃菲尔铁塔的宏伟壮观、卢浮宫的绚丽多彩、香榭丽舍大街的缤纷繁华,但每年来此游览和观潮的人多达350万。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大文豪雨果曾说,圣米歇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时隐时现朝圣路

今天的圣米歇尔山与其称它为一座山,不如说是一个小丘,因为它的最大高度也仅仅只有76米,它处于空旷滩涂上,距海岸2公里。但最初的圣米歇尔山建起第一座建筑的时候,它还是一座岛。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这座岛所处的圣马洛湾以涨潮迅猛闻名遐迩,最高潮与最低潮时海平面的落差高达15米。由于海湾深水区不多且底部平坦,退潮时大海距离岸边有15至20公里。通常涨潮的速度相当于一个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时4公里,顺风时速度则增加到每小时30公里。因为圣马洛海湾潮水如此“善变”,流传着许许多多可怕的故事。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比如,会追赶骑士的涨潮,在巨大的流沙中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满载货物的马车,陷入淤泥不能自拔而悲惨死去的旅人。海湾的退潮往往也开始得非常突然,也许几分钟前还是一望无际深不可测的大海,突然之间海水退向远处,满眼望去已是裸露的海滩和海滩上颜色很特别的流沙。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一千多年来,大西洋海水潮起潮落,无数的沙被冲向海湾,使海岸线因此向西移动了约5公里,更靠近圣米歇尔山了。从此,每天退潮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滩涂直达山下,直到涨潮的时候陆路才会被淹没。但就是这条时隐时现的路成就了一段让法国人骄傲的历史。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围墙和炮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因为每次只要坚守半天,势如奔雷的涨潮就会淹没通往陆地的滩涂,为爱国者们赢来宝贵的半天休息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惟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直到1879年人们修建了一条堤坝,车辆从此可以直接通过堤坝上山。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每年只有两三次,当天文大潮将堤坝淹没时,圣米歇尔山才恢复成真正意义上的岛。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当地旅游业的兴旺应归功于这条堤坝。每年多达250万的游客通过这条堤坝来到圣米歇尔山山朝圣或是参观。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潮起潮落一千年

圣米歇尔山耸立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的海面上,面积很小,直径只有1公里,山也不高。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乐高版的圣马歇尔山全景

圣米歇尔山是由岩石、房舍、围墙、城堡和宗教建筑组成的中世纪建筑群,它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与人类的智慧、毅力系于一身。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圣米歇尔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08年。据说,当时一位来自阿弗郎什小镇的红枢机主教奥贝梦见大天使圣米歇尔。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一天夜里,圣米歇尔天使在电闪雷鸣中第三次出现在奥贝的梦中,他用自己的神指在奥贝脑门上点了一下。从梦中醒来的奥贝主教摸到了脑门上的凹痕,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立刻赶往墓石山,着手完成大天使的神旨。圣米歇尔山上就这样有了第一座修道院。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此后,无数的教士和工匠将一块块花岗岩运过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顶。众多建筑师和艺术家在这些坚硬的岩石上修整和雕琢。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公元1020年至1060年,这里添建了罗马风格的大教堂和供修士们居住的多层建筑,圣米歇尔山圣地也开始变得远近闻名。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直到16世纪,圣米歇尔山才真正完工,奥贝的一场梦让人整整忙活了8个世纪。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后来,人们又在山脚下修建了众多的店铺和旅馆。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然而十八世纪末时,古老的教堂正面突然倒塌,随之而倒的是钟楼和三间偏殿,供香客下榻的古旅舍也塌了下来,圣米歇尔山的正面一片废墟,它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损失。新的正面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才兴建起来的,风格为端庄的新古典主义。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18世纪地图上的圣马歇尔山

人算终究不如天算

到了近代史上的法国大革命期间,圣米歇尔山的修道院被关闭,并改建成为了监狱。但是1836年,一些包括雨果在内的有影响力的人物,发起了一场运动,要求恢复这个被视为国家建筑瑰宝的圣地。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1836年时的圣马歇尔山建筑状况

监狱最终于1863年关闭,并在1874年由法国哥特复兴建筑核心人物,专长于修复中世纪建筑,曾主持过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的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学家欧仁·埃马纽埃尔·维奥莱-勒-杜克主持了圣米歇尔山的修复工作。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欧仁·埃马纽埃尔·维奥莱-勒-杜克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欧仁·埃马纽埃尔·维奥莱-勒-杜克的修复方案

19世纪后人工长堤被修建,从此圣米歇尔山一个月只有两次,在满月和新月时才成为孤岛。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每当潮水退去时,都会在沙地上留下大量沉积物。随着人们对农田的开垦,以及运河、堤坝、停车场等设施的建造,沉积现象不断加剧,原来的海滩由于路堤阻挡,无法在退潮时将泥沙冲走,逐渐变成了陆地。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久而久之,山周围的地势渐渐变高,现在只有在天文大潮来临时,圣米歇尔山才会显现为海岛。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闻名世界的“孤岛仙山”面临着“孤岛不孤”的严重威胁。经过多方论证之后,2006年6月16日,时任法国总理德维尔·潘抵达圣米歇尔山山,正式启动了海岛风貌改造工程。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2014年7月22日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主持了通往圣米歇尔山的新桥开幕仪式。但是不靠谱的法国人再一次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不靠谱,仅仅不到一年,2015年3月21日,在一年两次天文大潮中的一次,这座新桥便被淹没了!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沧海桑田文艺流芳

千年以来,圣米歇尔山傲然挺立,凭海临风,潮涨潮落,历尽沧桑。也在艺术家和文学家的笔下留下了传世的作品。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克拉克森·斯坦菲尔德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弗朗茨·埃米尔·克劳斯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亨利·金·泰勒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爱如潮水涨涨落落

情比海深一世相随

- END -

想要了解“圣米歇尔山的传说”的读者,可以向后台发送“莫泊桑”,自动接收。

艺术人文 | 兴趣旅行 | 品质生活

* 新的艺术星球分享会微信群开通啦!

添加微信号:shenchenglian 邀您来尬聊!

星球 · jun | 紧随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的圣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