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阿哥們回到南書房讀書,帝師杜受田考察四阿哥奕詝學問

小說:阿哥們回到南書房讀書,帝師杜受田考察四阿哥奕詝學問

道光也對奕詝搶話也有些無語,然後繼續說到:“今日叫你們過來是讓你們參與本次會試,朕已命琦善為主考官、副考官為卓秉恬、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皇六子奕訢為監考官。明日你們就開始跟著善、卓秉恬兩位大人工作,兩位大人都是大學士,你們要多跟他倆請教請教問題。”

道光的話奕詝還是聽不明白,於是低聲向旁邊的奕誴問道:“五弟,什麼是會試。”

“各省鄉試中試的舉人,入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考試,是為會試。以往各屆會試中未中的舉人也可一同應試,因考試在春天,又稱春試或春闈。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分三場考試。分別是: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以及策問,考中者均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會試後貢士再由皇帝親自御殿覆試、擇優取,經殿試合格後稱進士,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奕誴略有嫌棄的語氣回道。

聽奕誴這麼一解釋奕詝算是聽明白了,就是古代的‘高考’嘛。

很多人從小就被父母灌輸‘高考’就是普通老百姓唯一翻身的機會。但是高考是很殘酷的,說白了這座獨木橋有人擠過去了有個美好的彼岸風景,有人擠過去了確沒有到達自己理想的彼岸,而有的人就那麼被擠下去淹沒在滾滾的浪潮中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實現夢想。

古代的‘高考’突破重圍的概率就更低,普通百姓讀書的機會本來就不高,遇上社會動盪考試的不公平,很多富商顯貴直接用錢買名額,好不容易有資格參加會試,如果未能攀上京城達官顯貴,金榜題名的概率幾乎為零。

奕詝突然意識到自己身上多了一分重擔,他應該為飽學之士爭取更多的公平,遏制官場萬馬齊喑的風氣。

奕詝向道光建議到:“皇阿瑪,如今是多事之秋,官場貪汙成風,百姓生活艱苦,外有蠻夷虎視眈眈,內有匪徒暴亂,急需有學之士為國貢獻。皇阿瑪正好藉此屆會試,錄用更多有能力的讀書人,籠絡人心,刷新吏治。”

“四哥說的是,如今官場中,結黨營私、相互傾軋、買官售爵、賄賂成風。軍隊裡,裝備陳舊、操練不勤、營務廢弛、紀律敗壞。財政上,國庫日益虧空、入不敷出。階級矛盾激化,民變四起。要改變這種情況關鍵在於人才,而錄用人才關鍵則在於會試,”奕訢附議道。

“皇阿瑪今朝我們來也是此事吧,不知道皇阿瑪有和安排。”奕誴最後說道。

等三位皇子都表面自己的想法之後,道光最後說道:“最近京城流言四起,有人想借此會試牟取私利,所以朕才派你們做會試的監考官。你們此次有兩個任務:一是,特許你們有給朕上密摺的權力,若有發現作奸犯科的官員,一律依法處置。另外,你們若發現有品才兼優的考生,可以直接向朕舉薦。”

道光跟三位阿哥講了一些注意事項之後,就讓他們退下了。

退出大殿後,三位阿哥就一起走向‘洞天深處’,圓明園皇子讀書的地方。“此次可以乘機出去做玩耍咯,天天在南書房讀書無聊死了。”奕詝說道,奕詝對古代文言文式教學一點都不興趣,更不用說學枯燥古板的八股文了。

“四哥,你可能想多了,做會試監員可是一份苦差事,吃喝拉撒都要跟考生同住在貢院,時長為九天,你作為副主考,還要參與閱卷,一天得查閱幾十份試卷,有得你玩。”說道這裡五阿哥和六阿哥都偷笑道。

“啊,我去,這麼坑。”奕詝震驚道。過了幾秒鐘奕詝繼續說道:“五弟、六弟,四哥平時對你們怎麼樣。”

“四哥待我們自然是極好的。”一種不祥的預感出現在奕訢和奕誴頭上。

“好,那現在就給你們一次表現的機會,你們誰願意跟我換,我做監考官,你們其中一個做副主考,我負責去跟皇阿瑪說。”奕詝壞笑道。

聽到奕詝的話後,奕訢和奕誴拔腿就跑,就跟見到瘟神一樣。看到此場景奕詝只能在內心感嘆道:“果然不是親兄弟,沒點無私奉獻精神。

圓明園,洞天深處。

“三位阿哥回來拉。”見三位阿哥回到上書房單日值班師傅杜受田向三位阿哥長揖道。

三位阿哥亦向杜受田師傅長揖回禮,於是就回到各自的座位上,讀書。

與前朝相比,清代皇子讀書入學年齡早、學習時間長、規矩嚴、課程多。通常,皇帝選擇學問、品德最好的大臣教皇子讀書。清朝規定,皇子6歲(虛歲)開始讀書,皇子讀書的時間為“卯入申出”,也就是早晨5點至下午3點,共計10個小時。由於皇子地位尊貴,皇子和師傅互相行禮時,雙方用長揖代替跪拜。

上書房的規矩極嚴,皇子讀書要正襟危坐,夏天不許搖扇子,午飯時候,侍衛送上飯來,老師先吃,皇子們在另一旁吃,吃完不休息,繼續功課。上書房只有元旦、端陽、中秋、萬壽(皇上的生日)、自壽(自己的生日)這幾天放假,一共5天,除夕也不放假。

“請阿哥們把桌子上的《中庸》翻到第一頁,今天我開始學生中庸,請阿哥們跟著我念一遍:“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剛念兩句奕詝就有點不耐煩了,就沒有繼續跟著念,另外兩位阿哥著認真的跟著師傅一句一句念。

杜受田用餘光瞄了奕詝一眼,發現他在發呆,沒有跟著讀。當讀完第一段之後就停了下來,問道:“哪位阿哥知道剛剛讀的一段文章想表達的什麼。”

只見另外兩位阿哥把頭低下,看著地板,表現出一副我不懂不要叫我的樣子,而此時的奕詝已經處於遊離狀態,心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杜受田故意走到五阿哥和六阿哥桌子中間,來回走了兩步,一副要叫他們兩個人中的一個人來回答問題的樣子,奕誴和奕訢心裡更緊張了。

接著杜受田突然叫道:“四阿哥,你來說說剛剛那一段的想表達的意思。”

看到師傅不少叫自己起來回答問題,奕訢和奕誴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可以放下,都轉頭看向奕詝,擺出一副圍觀看熱鬧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