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臺促進消費增長新舉措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邱愛荃報道 “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增加新消費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4月19日,上海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供給促進消費增長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旨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打響“四大品牌”,讓廣大消費者能買到最新最潮的商品,享受到最優最好的消費環境。

《方案》提出了29條新舉措,包括擴大優質商品供給、放寬服務市場準入、推動載體轉型升級、健全消費信用體系、優化市場監管方式等五個方面內容。既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也是推動我國企業增強創新能力、加強技術研發,以消費升級帶動產業升級,進而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讓消費的體制機制“活”起來

去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今年初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又聯合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提出6個方面24項具體措施等。這些都旨在加快破解當前制約居民消費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體制機制障礙。把制度性堵點消除了,市場活力就能激發出來。

《方案》透露,上海將要啟動編制新一輪全市商業網點佈局規劃,與以往規劃不同高的是,除了重點商圈商街、城市商業綜合體、社區商業、軌道交通商業配套等傳統板塊,新零售、口岸門戶商業等新的板塊將在規劃中首次體現。按照新一輪規劃,上海既要建設“精品雲集享譽世界、服務創新引領全球、消費環境優質舒適、監管模式接軌國際的世界級商圈商街”,又要有“多層次差異化區域商圈,彰顯海派文化的特色商業街區。”

按照這一規劃構想,上海的商業街區將變得更加人性化。比如加快推進南京路、豫園商城等步行街區建設。針對特色小店集中街區,編制街區發展規劃。根據街區規劃和功能定位,規範調整房屋使用性質。允許有條件的特色小店開展“外擺位”試點。鼓勵各區引入市場主體,整體開發運營特色街區,建設一批公共市集、鄰里中心等吸納便民特色小店入駐的公共設施。

《方案》還鼓勵各區建立“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編制夜生活集聚區發展規劃,打造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允許有條件的酒吧街開展有規範的“外擺位”試點。試點在夜間特定時段,將部分夜宵街、酒吧街所屬道路改為分時制步行街。另外,不僅是“夜市”,還有“夜遊”,要積極開發浦江夜遊、博物館夜遊等多元化都市夜遊項目。

讓消費的社會環境“優”起來

讓消費的社會環境“優”起來,就是要順應消費需求的新變化,多渠道增加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嚴厲打擊假冒偽劣,淨化市場消費環境,讓群眾放心消費、便利消費、舒適消費。

當前,消費升級的步伐在加快,汽車消費、信息消費已然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單身經濟”“她經濟”“童經濟”“銀髮經濟”“婚慶經濟”等成為新的消費領域。

《方案》明確,要全力將上海打造成為“全球新品首發地”,做大做強“首發經濟”,並把黃浦區、靜安區、浦東新區、徐彙區確立為“全球新品首發地示範區”。為了促使“消費迴流”,《方案》為“免稅經濟”“離境退稅經濟”也設立了路線圖,內容包括加快發展機場、郵輪港等口岸免稅店及市內免稅店;支持創建離境退稅示範街區,擴大退稅商店數量規模;搞好離境退稅“即買即退”試點等。

針對購買新能源車的用戶,在辦理流程等方面提供便利,要落實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配建標準等;要推動各類信息消費體驗中心建設,支持信息消費技能培訓;培育智能家居、新零售等智能硬件產業新增長點;推進4K/8K超高清終端設備、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可穿戴設備等信息產品升級等。

《方案》還透露重振老字號品牌,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上海正在推進老字號“一品一第一方案”工作。將通過開展閒置老字號品牌交易試點,打造老字號高品位地標和主題街區,持續推動長三角老字號聯動發展,實施“老字號+旅遊”,推動老字號“進機場”“進高鐵”等舉措,讓老字號融入消費升級的大潮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