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南昌工程學院——水利水電工程

南昌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農學、文學、經濟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水利特色鮮明的本科高校。前身為1958年創建的江西水利電力學院,1978年恢復辦學,歷經江西省水利水電學校大專部、江西工學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專科學校、南昌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南昌水利水電高等專科學校等階段,2004年更名為南昌工程學院。2005年被批准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8年實現江西省人民政府與水利部共建。2011年先後被批准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和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高校,並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3年被總參謀部、教育部批准為定向培養直招士官試點院校,201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7年成為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大連工業大學——輕工技術與工程

大連工業大學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最早建立的4所輕工業院校之一,原隸屬輕工業部,1998年轉製為中央與地方共建、遼寧省管理為主的體制。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由大連輕工業學院更名為大連工業大學。半個多世紀來,學校逐漸發展成為以工為主,工、理、藝、文、管、經六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以培養輕工、紡織、食品、藝術等專業人才為辦學特色的高等學府。 學校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擁有工程碩士、藝術碩士、農業碩士、風景園林碩士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5個遼寧省重點學科,並有3個一級學科被評為遼寧省高校一流特色學科。


湖南工業大學——包裝工程

湖南工業大學是一所具有60年辦學歷史的綜合性大學,是"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高校。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由株洲工學院更名為湖南工業大學,同年合併了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校以包裝教育為特色,是我國第一個被國際包裝協會(IAPRI)接納的會員單位,是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教育委員會的主任單位,也是全國高校中惟一的中國包裝聯合會副會長單位和中國包裝技術培訓中心。學校建立了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經、法、教育、藝術等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擁有生物醫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等5個湖南省重點學科;建有"綠色包裝與生物納米技術應用"、"先進包裝材料與技術"等1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產品包裝創新工業設計中心"、"包裝設計藝術與技術研究基地"等7個省部級研究基地;與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株洲市霞灣建材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組建"建築牆體節能新材料"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術企業聯合建設了"湖南省高校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和"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安全技術及工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創建於1949年,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悠久歷史的國家重點大學。新中國成立前夕,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支援解放全中國,經東北人民政府批准,分別成立了阜新工科高級職業學校、撫順工科高級職業學校、鶴崗工科高級職業學校、雞西煤礦工業學校以及東北煤礦工人速成學校。1958年,在這些學校的基礎上,分別成立了阜新煤礦學院、撫順煤礦學院、雞西礦業學院和遼寧煤礦師範學院。六十年代初期院校調整,四校合併,校址選於遼寧省阜新市,定名為阜新煤礦學院,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78年學校更名為阜新礦業學院。1996年學校更名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1998年學校由原煤炭工業部劃歸遼寧省人民政府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


河南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學(簡稱“河南理工”;英文: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簡稱“HPU”)的前身——焦作路礦學堂,在黃河之濱、太行之陽的焦作誕生,成為我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學校。學校歷經福中礦務大學、私立焦作工學院、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焦作工學院、焦作礦業學院(簡稱“焦作礦院”;英文:Jiaozuo Mining Institute,英文簡稱“JMI”)和焦作工學院(簡稱“焦工”;英文: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文簡稱“JIT”)等重要歷史時期,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學,是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河南省特色骨幹高校,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

東北石油大學(原名東北石油學院、大慶石油學院)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創建於1960年,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理、管、文、經、法、教育、藝術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校。1978年被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2000年2月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是黑龍江省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高校,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蘭州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

簡稱''蘭理工'',坐落於甘肅省會蘭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及“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入選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備軍官選拔培養基地,設有研究生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東南大學對口支援高校。學校前身是1919年的甘肅省立工藝學校;1958年,在組建蘭州工學院的基礎上,將甘肅交通大學併入,定名為甘肅工業大學;1965年,學校劃歸第一機械工業部,同時將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和北京機械學院的水力機械、化工機械、石油礦場機械和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成建制全部遷入,並從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抽調一批教師來校工作;1998年,轉製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院校;2003年,正式更名為蘭州理工大學。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太原科技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太原科技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重型機械本科院校,是一所辦學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也是我國重大技術裝備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發基地。學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2006年)、入選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2016年)。1952年,學校前身山西省機械製造工業學校創建,近代中國機械工業奠基人、中國內燃機研製先驅支秉淵先生出任校長。1953年學校劃歸中央第一機械工業部。1955年長春汽校、漢口機器製造學校鍛衝專業併入。1960年更名為太原重型機械學院。1965年大連工學院、瀋陽機電學院起重輸送機械專業併入。1998年改為省部共建、省管為主。2004年更名為太原科技大學。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東華理工大學——核科學與技術

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簡稱東華理工,創辦於1956年,是中國核工業第一所高等學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自然資源部、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學和核科學特色,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教、藝兼備的多科性大學,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教育部“111計劃”入選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高校、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是中國武警黃金指揮部士官、中國人民海軍士官選拔培訓基地,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人才培養基地。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南華大學——核科學與技術

南華大學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學校由中南工學院與衡陽醫學院合併組建,核工業第六研究所併入,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單位,是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學校形成了以工學、醫學為主,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學校擁有核能與核安全國家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全國首批國家核應急宣傳和培訓基地、國家核應急醫學救援隊、全國核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22個、湖南省院士工作站3個、其他各類省級科研平臺/基地21個、行業重點實驗室13個;擁有國家國防支撐學科和省級重點學科10個、國家國防特色學科5個。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食品科學與工程

上海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水產、食品學科為特色,農、理、工、經、管、文、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應用研究型大學,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國家海洋局、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前身是張謇、黃炎培創建於1912年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後歷經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水產學校、國立四川水產職業學校、上海市立吳淞水產專科學校、上海水產專科學校等辦學時期,1952年升格為中國第一所本科水產高校——上海水產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2008年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石家莊鐵道大學——道路與鐵道工程

石家莊鐵道大學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工程學院,創建於1950年 ,系當時全軍重點院校;1979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84年轉屬鐵道部,更名為石家莊鐵道學院;2000年劃轉河北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為河北省重點骨幹大學;2010年3月更名為石家莊鐵道大學;2015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國家鐵路局、教育部批准為共建高校;2016年被河北省列為重點支持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西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坐落於中國科技城-四川省綿陽市。學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西部重點建設十四所高校之一;入選“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四川省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四川2011計劃”。 建校以來,學校幾經搬遷,走過了創業、發展、壯大的不平凡歷程。在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西部大開發和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的大背景下,2000年8月23日,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學院與綿陽經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學。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香料香精技術與工程

學校肇始於1954年,是由全國示範性高工專——上海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冶金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化工高等專科學校以及原國家輕工業部所屬上海香料研究所合併組建而成。2007年以優良成績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並獲留學生招生資格;2008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並開始研究生教育;2010年奉賢新校區落成,學校主體搬遷至奉賢新校區;2016年經由教育部批准,更名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實現了學校跨越式發展;2017年起開展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簡稱“上應大”,是全國最早以“應用技術”命名的市屬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全國100所應用型示範本科高校建設單位、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成員,是一所以應用型、技術型科學研究為導向,以工科為主、經管文理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應用技術大學。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工程

學校起源自1951年創建於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學校,1954年更名為水利部北京水利學校。1958年北京水力發電學校、北京水力發電函授學院併入,成立北京水利水電學院。1969年遷至河北省磁縣嶽城水庫辦學,1971年更名為河北水利水電學院。1977年遷至河北省邯鄲市辦學,1978年更名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1990年遷至河南省鄭州市辦學,2000年整建制由水利部劃轉河南省管理。2009年水利部與河南省政府簽署共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戰略協議。2013年更名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是水利部與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為主的高校,是河南省重點支持建設的骨幹高校,是“金磚國家網絡大學”中方高校牽頭單位。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瀋陽建築大學——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瀋陽建築大學是以建築、土木等學科為特色,以工為主,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學校,原隸屬於國家建設部,2000 年在國家辦學管理體制調整中劃歸遼寧省管理,2010年成為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遼寧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前身為1948年創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東北兵工專門學校),幾經變遷,曾先後改建為東北建築工程學校、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院、遼寧省建設學院等。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院於1960年6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工程部列為部屬重點高校。2004年5月正式定名為瀋陽建築大學,沿用至今。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氣象學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是四川省和中國氣象局共建、四川省重點發展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創建於1951年,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空軍氣象幹部訓練大隊;1954年轉為地方建制,更名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幹部學校;1956年,學校改製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成都氣象學院;2000年,學校由中國氣象局劃轉四川省,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2001年,原隸屬國家統計局的四川統計學校整體併入;2015年,學校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學校是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高校。


一本線以上理科生報考這些高校專業不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