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最後一個國家巴拿馬之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分道揚鑣”了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氣氛都烘托好了,基調都定了,說正事,中美洲最後一個國家巴拿馬之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分道揚鑣”了,暫時的。

中美洲最後一個國家巴拿馬之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分道揚鑣”了

在我的意識裡,南北美洲是陸地連接的,陸路應該是通的才對。現實呢,多麼殘酷,巴拿馬和哥倫比亞接壤,卻隔著無法穿越的原始森林。

一般的都是坐飛機過去,也有個別的是坐船。

李新詠就屬於那種個別的,牛逼壞了。在線路安排上,非要坐船前往哥倫比亞,寶寶內心是拒絕的。要知道普通的遊客船400美金,需要在海上漂三四天,飛機的話一千塊錢,一個小時就到哥倫比亞首都了。

雖然坐船是有風險,但是中美洲都挺過來,搭車風險不大麼,還是要走的,旅行還是繼續的,一邊給自己心理建設,一邊罵著自己傻逼,幹嘛年紀一大把了還要出來瘋跑。

中美洲最後一個國家巴拿馬之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分道揚鑣”了

巴拿馬運河參觀完的那天,突然通透了似的,當天晚上花了7美元點了個大餐,當作登船前的犒勞。李新詠蹭了幾口,連說米飯真好吃,明哥有錢啊。

有沒有錢,自己心裡最明瞭了。

我建議連夜趕車去運河的另一頭,東行一百多公里外的科隆,我看到李躍中大哥的遊記裡有寫。李新詠卻糾結前幾個月剛走過這條路的二喜是南下到達一個小鎮,然後搭船去的哥倫比亞。

一直在商場的餐廳糾結到人家打烊,於是換到車站的候車室繼續糾結。

一直到凌晨,好幾天沒休息好的我完全沒有了耐性,商量著我先坐飛機去波哥大,他成功坐船後直接哥倫比亞匯合。

中美洲最後一個國家巴拿馬之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分道揚鑣”了

我找了個藉口說坐船風險太大,我又不會游泳。

李新詠覺得又不能強逼我,還是尊重我的選擇,當天晚上還幫我買好了第二天的飛機票。

第二天帳篷裡醒來的時候,都該走了,李新詠開始埋怨我放棄了。我心裡想著,放棄毛線啊,昨天還好好的,還商量著入境需要什麼資料。

對了,哥倫比亞入境的話,有美國簽證是免籤的。網上說是要檢查小黃本,但是我入境的時候沒查,不過查了我的酒店預訂單,幸好前一天我有準備。

在機場遇見一個在巴拿馬工作去哥倫比亞出差的華人,從他口裡得知,巴拿馬有三十萬華人,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八。我有點嚇到了,這麼彈丸之地卻有這麼多華人在此。環球旅行這麼長時間,真的總結出一條理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華人在那做生意。

到達波哥大,哥倫比亞的首都,竟然冷的要命,我從夏天直接來到秋天。這裡海拔兩千六,比之前支教過的西寧要高一些,稍微走快一點就喘不上氣。

中美洲最後一個國家巴拿馬之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分道揚鑣”了
中美洲最後一個國家巴拿馬之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分道揚鑣”了
中美洲最後一個國家巴拿馬之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分道揚鑣”了

從中美洲來到這邊有點不適應,不是氣候上的,是這裡太現代化了,公交車都刷卡的,我出了機場寸步難行。好在我靈機一動,讓我前面上車的大哥幫我刷一下,我給他錢。

有了網絡之後,趕緊看看李新詠到底搭上船沒有,只看到他發了條朋友圈說已經到了科隆,隨機走進一個貨運碼頭,跟一箇中年大叔聊起自己的旅行的牛逼事蹟,然後大叔爽快的答應了,第二天早上十點,跟著貨船走一波。

中美洲最後一個國家巴拿馬之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分道揚鑣”了
中美洲最後一個國家巴拿馬之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分道揚鑣”了

看到有譜我就放心了,不過我也不後悔,這種搭船的生活之前在非洲就體驗過了,當時從坦桑尼亞獨自一人搭了條貨船前往桑給巴爾島,差點被船長扔到海里喂鯊魚。(傳送門: )

最後希望李新詠在加勒比海搭船玩的開心,早日來到哥倫比亞跟我會師。

就像紅軍完成二萬五千公里長征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