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重庆是有点历史韵味的,但很多人只是把她局限为网红城市,甚至有人说她穷山恶水。

这是我在重庆的最后一站,想写她的实在太多。洪崖洞和解放碑估计被很多人所熟知,这些承载重庆地标建筑地位的景观在宣传片中已被用烂。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洪崖洞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解放碑

但实地到了重庆,你会发现她所凝结的历史人文早已和现代的摩天大楼融为一体,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在洪崖洞和解放碑景点的人非常多,他们成了许多游客打卡的聚集地,而那些凸显重庆历史厚重的景点却显得有点冷清。我不想去看人头攒动的疲惫,只想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测量重庆的温度。

带着这样的情绪,我此行的路线聚焦为山城巷——夜宿日月光中心广场——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大韩民国在重庆临时政府旧址——重庆大轰炸遗址——宋庆龄故居——重庆西站。

山城巷是重庆历史文化和山水特色的一个缩影。沿渝中区的中兴路向重庆长江大桥方向步行,山城巷就隐藏在你右手边的山上。巷子依山而建、沿崖而上,别具一格。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中兴路入口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巷子

当重庆在1890年成为通商口岸时,外国领事租界地便纷纷入驻于此,而四周也因此成为高级住宅区域;到抗战时期,又作为抗日将领的官宅区域。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画中的山城巷

我沿着台阶慢慢向上走,当时已是下午五点。我趴在栏杆上,却没有“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落寞。阳光铺于江面,桥上是南来北往的车辆,远处的江中小岛上还有栋栋高楼。巷子里偶尔飘来美食的味道,但更多的是钢筋和水泥的聒噪。山城巷的大部分还在复古修建,但好像也挡不住她本来的面目。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巷子两边的墙壁上可见许多名家的绘画作品与青色的砖块融为一体,记录的是老重庆的柴米和油盐。爱拍照的小姑娘们把笑容留给巷子,带走的是关于山城的所有美好。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巷子里的画

那些坐着小板凳下象棋的叔叔阿姨们应该不会惊奇她们,每天到这里的人似乎也不少。可以看到曾经的领事馆已经被毁,但丝毫不会抹去我们对于那段屈辱历史的铭记。活着的人总会从那些已逝的过往得到现实的想象,并为之动容。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人们在下棋

山城巷辗转步行来到住处,那已是晚上七点。住处是在一个居民小区内,对于初到重庆的人确实不好找。以地势而建的高楼,入口却是在八楼。乘电梯而上,也许才能看到小区的活动区,恰似有“空中花园”之感。好在青旅的小姐姐指导有方,我算是历经“磨难”终修“正果”。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青旅陈设

在59楼的高度,夜晚可以看到嘉陵江两岸的夜景,甚至洪崖洞的光亮也半隐半现。灯火璀璨的重庆老城宛如电影里上个世纪的“夜上海”,但总觉得又缺点什么。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夜景

或许科技的发展,增强某些东西的同时,也在减弱一些。站在窗口,端一杯茶,配点小音乐,身心完全陷入到嘉陵江的怀中;于此时,人大概才会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的快意之感。

楼下旁边的火锅店有很多,每一家基本上都爆满。人们甚至不顾形象地坐在门外的台阶上等候。火锅对于重庆人的意义深远,可以上升到一种文化和哲学。各种类型的火锅底料已经证实他们对于火锅的自信。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等火锅的人们

这种自信不但塑造了重庆美食之诚的美誉,也同时吸引了全国各地爱好美食的人。但对于一个人来讲,吃火锅还是没有勇气。带着一种遗憾也未尝不好,我把对它的期望留给下一次,带着朋友和家人。在此期间,我再也不吃其他火锅。

即便是一个算命先生,他如果在重庆算天气,肯定会失业。山城的雨很随机,雾也是这样。

昨日还是艳阳高照,今天却成淅淅沥沥。永远不要揣摩重庆的天气,你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备一把伞。

上午九点,我是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的首位游客。这座三层的小阁楼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240号,如果不仔细看,可能还找不到。门外和墙上的“新华日报”四个大字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所提。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营业部旧址

房子很小,砖木结构,总共三层。一楼对外营业,二楼为图书、广告、发行、邮购部及会客室,三楼一间为报社社长潘梓年办公室及卧室,其余为工作人员宿舍。现在的人估计很难想到,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房子里,我们得以启动宣传机器和敌人干仗。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报童住处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出了小楼,我来到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在此处,我有幸第一次面对面碰到韩国人,也听到了“安宁哈赛有”。旧址位于与重庆市渝中区莲花池38号,与周围的居民楼相比,它显得很不起眼。原本以为在这样下着雨的天气应该不会有人来,但没想到还是碰到了游客。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旧址大门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临时政府迁移方向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馆藏文物

从1919年起,韩国流亡政府辗转中国多地,从上海到杭州,再到镇江、长沙、广州等,最终在重庆落地。在抗战期间,金九领导的韩国政府组建军队与中国军民联合抗战,两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该馆作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主要办公地点,成为中韩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以及中韩人民传统友谊的历史见证,也是二战时期,流亡在中国的唯一外国政府。

房子是独立的四合院,砖木结构,共五栋楼,只有一个通口。每个房间都有一些相关的文物展示。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院子陈设

我在等候写留言时,碰到了一位刚写完留言的韩国朋友。只因他写的是韩语,所以我才判定他是一个韩国人,但却不懂他写的是什么意思。因为我很想弄清楚,所以就拍了照片,不知道有没有读者可以翻译一下。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图片如下

雨势已渐停,我来到了大轰炸遗址。遗址里面的墙壁上是一些历史照片,黑白色彩极具视觉冲击力。它的二楼正在检修,因此整个遗址的看点就稍显不足。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遗址入口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馆藏图片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馆藏图片

不过,我们需要记得的是,二战时,重庆作为首都,日军常年进行战略轰炸。在大轰炸中超过10000人遇难,这些死去的同胞永远值得我们去铭记,最害怕的是我们在一片祥和中可能会忘记。

人是需要点沉重的,不然永远不会成熟。

从大轰炸遗址附近坐1号线,向西经过两站,宋庆龄旧居就在两路口站附近。在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新村5号,她的房子显得那么典雅脱俗。进入这所院子的大门,你得首先要掏2块大洋才能获得门票。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大门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院落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房子

院子里是宋庆龄的白色坐像,神态祥和,手中的鲜花还有水滴。在她身后的圆形小楼里,这位传奇的民国第一夫人先后生活、工作、战斗了四年有余。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雕像

她在渝期间,关心抗战,组建“保卫中国同盟”,支持妇女儿童福利问题,鼓励世界和平主义者给予中国抗战医药、物资等支持。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房子主要分为有四个区,分别是卧室、会客区、工作区和练琴房。其中练琴房利用全息投影技术,高度还原了宋弹琴时的姿态。沉醉在空灵的琴声中,你才会懂得伟大人物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超越了时间的阻力。即便是只听到她的名字,你也会不由得肃然起敬。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客厅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工作的地方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卧室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雨还在下,甚至都起了雾,这对重庆人来说太正常不过了。 如果不下雨,如果没有雾,这反而不像重庆。她的自然,她的历史,甚至她的网红地位,这些既是重庆自己的,也属于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拜访者。

进重庆西站那一刻起,我就算在生理上和重庆告别了。她在我的记忆中,不再是那个只有网红标签的城市。因为网红会过气,历史的厚重却从不会过气,只会越久越有韵味。

网红城市被自家人形容为“穷山恶水”,外地人却发现它独特的韵味

拜拜,重庆。下一站,贵州遵义。 静等遵义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