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安人壽2018年實現淨利8708萬 銀保渠道貢獻保費超七成

中國網財經4月25日訊(記者 郭偉瑩) 近日,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安人壽”)發佈2018年度報告。報告顯示,相較去年同期,利安人壽2018年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8708.2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利安人壽成立於2011年7月14日,目前註冊資本為45.79億元。淨利潤方面,2011-2017年間,利安人壽僅於2014年盈利,其餘年份均為虧損。加上2018年實現的利潤,利安人壽自成立以來已累計虧損約8億元。

2018年1月,由於違規代持股份,利安人壽股東雨潤集團的增資許可被撤銷。隨後,利安人壽表示,減少1.41億元的註冊資本,清退雨潤集團的違規注資。違規注資清退後,利安人壽原第二大股東深圳柏霖資產躋身第一大股東,持股18.96%;雨潤集團降至第二大股東排位,持股17.82%。2018年7月,利安人壽的股東持股情況再次發生變更。江蘇國際信託出資23.75億元受讓利安人壽三家小股東共計11.11%股份。交易完成後,持股比例上升至22.79%,順位成為利安人壽的第一大股東。

截至2018年底,利安人壽第一大股東為江蘇國際信託,持股22.79%;深圳柏霖資產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8.96%;雨潤集團為第三大股東,持股17.82%。

完成股東變更後的利安人壽對於2019年有著怎樣的經營規劃?對此,利安人壽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基於2018-2020年的發展戰略,公司規劃於2020年實現當年盈利。2018年公司主動轉型高質發展,提前兩年實現了盈利。在2018年經營良好的基礎上,2019年公司將有望繼續實現盈利。

年報顯示,2018年利安人壽實現規模保費收入116.4億元,同比增長35.7%。其中,2018年實現壽險保費收入110.9億元,佔比95.2%;意外險保費收入1.5億元,佔比1.3%;健康保險收入4.0億元,佔比3.4%。

從年報披露的2018年度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險產品經營情況來看,銀保渠道仍然為利安人壽的主要保費來源。

據年報數據統計,原保費收入排名前三位的保險產品均來自銀保渠道,共實現保費收入84.3億元。另外,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排名前兩位的保險產品也均來自銀保渠道,共實現保費收入3.2億元。

由此可見,2018年利安人壽銀保渠道錄得保費收入不低於87.5億元。而銀保渠道貢獻保費是比例也將超過75.2%。

對此,利安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均衡發展個、團、銀、網四個渠道。其中,銀保是戰略渠道。公司發展初創期,銀保在公司的總業務收入中佔比較高。隨著公司的發展成長,各渠道的業務佔比貢獻將越來越趨於合理,以業務價值為主要衡量的業務結構將越來越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