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談打擊假冒偽劣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後,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立刻開啟了“部長通道”。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在“部長通道”上就打擊假冒偽劣和商事制度改革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2019全國兩會 | 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談打擊假冒偽劣

2019年打擊假冒偽劣的重點工作方向

2019全國兩會 | 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談打擊假冒偽劣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接受採訪

關於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假冒偽劣產品問題,張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假冒偽劣產品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嚴重干擾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是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責,在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方面,今年有幾項工作要重點做好:

1抓住重點領域,特別是食品、藥品、兒童、老年人用品等。

2依法嚴格監管和實行最嚴厲的懲罰。要在監管和懲罰方面創新一些制度,比如鉅額懲罰制度、內部舉報人制度,以及沒收和全部銷燬被發現的假冒偽劣產品,讓假冒偽劣製造者付出付不起的成本。

3加強企業自律和社會共治,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假冒偽劣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要經過不懈努力、打持久戰,逐步減少假冒偽劣,做到“天下少假”,讓消費者少一分擔心,多一分放心。

2019全國兩會 | 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談打擊假冒偽劣

▲集中燒燬的假冒偽劣品

張茅介紹稱,依法嚴格監管,實行最嚴厲的懲罰,需要在制度上創新,比如鉅額賠償制度、內部舉報人制度,還有一項,就是要沒收和全部銷燬被發現的假冒偽劣產品,使得假冒偽劣製造者付出付不起的成本。

營商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企業的准入方面,把企業准入的環節從7個變成4個,大大方便了企業的准入。去年每天新增企業1.84萬戶,其中80%是服務業,特別是科研企業、互聯網企業等等新業態,90%以上都是民營企業。

在產品的准入方面,產品准入的許可由38類降到了24類,許可時間由60天降到9天,使得我們的產品能夠較快進入市場。

2019全國兩會 | 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談打擊假冒偽劣

在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的審批方面,也簡化了程序,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效率。同時,商標審查週期,按照《商標法》規定,法定審查週期是9個月,2017年壓縮到7個月,2018進一步壓縮到6個月,對於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來源:中國消費網 文字整理:打假麼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打假麼——專業打假,大量收集品牌假冒產品的線索,維護陽光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期待你的加入!趕緊私信我們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