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遇見月山

遇見月山

就像人生中的一次遇見,你在我的生活裡出現。一支瘦筆,寫不盡燕鶯呢喃,風情萬千。在不經意間,我與月山在這春花深似海的季節裡有了一次清新的會面。

岳陽:遇見月山

月山不是山。

它是岳陽市南湖新區新成立的一個管理處,位於風景秀麗的洞庭湖畔,與南湖毗鄰,與香山四季園接壤,與聖安寺融合,與君山島隔湖相望,與南津港大堤相接。這樣的沾染了大湖靈氣和千年古寺禪意的小鎮,在岳陽這塊秀美的版圖上,應該可以稱之為風水寶地吧。

如果不是市網協組織的這次採風活動,我想,對於月山,我是沒有概念的。我匆忙的腳步不曾踏上過這塊土地,即使來過,也是簡單的路過,不留痕跡。其實,遇見某個人,遇見某座山,遇見某處景緻,一定是你與他(它)之間有著今生無言的約定,才在塵世中有此情緣。或深或淺,或濃或淡,皆由天定。相遇月山,只簡單的淺淺相視一笑,似成故人,然後在手機的相冊裡,在大腦的記憶深處,定格為永恆。

在月山5.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安營紮寨四個社區:聖安、龜山、飄尾和甄碧山。1.2萬常住人口,撐起了這一片天地。

我無從考究月山名字的來龍去脈。一個地名,一定蘊藏了它千百年來的興衰榮辱,在四季的更迭中,沉浮於歷史的長河裡。遇見,已是最好的緣分;走近,或許是更好的虔誠。

月山,有人稱之為“集陽之地”。相傳,一位臺灣非常有名的道長,專門研究整個亞洲的地形地貌。他發現,在外蒙古還未劃出時,華夏地圖似一片海棠葉子的形狀,葉子的葉心就在洞庭湖,洞庭湖是華夏之心。而洞庭湖風水最好、最有陽氣的地方就在月山。傳說的真假無法明辨,但月山,人文資源薈萃,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教育實力雄厚,生態環境優美,商貿經濟活躍,在一舉手一投足中,已百媚千嬌,婉約迷人。

岳陽:遇見月山

走進岳陽教會學校,在古木參天的掩映下,一棟棟典雅的歐式建築群躍入眼簾。這是清光緒年間建成的,迄今為止保存得最為完好的教會遺址,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13棟。放眼望去,整個建築群呈南北狀分佈在低緩的黃沙灣山頂及東西兩側山坡上,西面山下是煙波浩渺的洞庭湖。各種樓宇的建築環境承襲歐美風格,造型別致,其建造技術和建築理念可以古為今用,西為中用。校長樓坐落在建築群的最東邊,其古樸,素雅的建築格局引發了我們的興趣,整座樓看上去並不大氣,甚至有灰暗陳舊的感覺;但是走近它,手觸摸在外牆上,只感覺到一份厚重的份量,平整而光滑。古老的磚瓦在世紀風雨的洗禮下,看不出一點破敗的痕跡。隨行的人介紹說,100多年了,這座樓的外牆基本上保持著原貌。房子里正在裝修,有油漆和木質的氣味飄出,工人師傅告訴我,內部機構因年久失修,已無法正常使用。從偶爾殘存的一二痕跡裡,我們找尋到了它曾經古老的故事。

岳陽:遇見月山

穿行在古木與樓宇間,陽光恰好在縫隙間透過來,陰暗少了,醉人的春風拂面而來,留下一派祥和。

站在一棵有300多年樹齡的古樟樹下,凝神靜思,看水霧在湖面上慢慢升騰,又悄悄散去。油菜花趕著季節在地裡盛開,成群的蜜蜂追逐嬉戲,為甜蜜的生活奔忙。空氣裡滿是花草的清香,泥土的溼氣和著水腥的味道,讓人忍不住想深呼吸一把。此時,我彷彿聽到了遠處傳來陣陣誦經聲。牧師、傳教士、修女,一個個從雲的那一端走來,學生們在禱告,在唸經,機械而木然。沒有誰知道,在這所教會學校裡曾經發生了什麼。貧瘠的土地和苦難的人民,無力抗爭,於是有人“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吧?他們是否吸取了知識的力量?是否為中國近代教育的壯大和發展努力過?歷經一個多世紀的滄桑,岳陽教會留下了當年帝國主義侵略我們湖湘的實物見證,我們保存下來,不只是不忘歷史,更是作為活生生的教材,激勵我們永遠向前。

岳陽:遇見月山

扁山是月山的神秘之島。神秘在於我對它一無所知,更在於它是洞庭湖裡的一座綠洲孤島,四面環水,就像一葉扁舟漂浮在湖面上。有人說扁山遠勝男神,但我覺得它更像一位羞澀的美麗少女,可望而不可及。你只能遠眺那座燈塔,把萬千企盼和思緒留在岸邊,望著煙波浩渺的湖面仰頭興嘆。如果不是動力十足的汽艇將我們搭載過去,我想這一輩子都會與它無緣。它太小,小得似洞庭湖上的一片樹葉,一抹漣漪,一縷陽光。但它卻又是如此生意盎然,綠茵遍地。燈塔在此,穿心洞在此,龍王廟在此。漫步在島上,看藜蒿水草吐翠滴綠,滿心歡喜,只為這初次的偶遇,只為黑麵柳毅龍王的傳說,就把一切閒愁忘卻。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裡,不適合嘆息,我聽到了自己安靜的呼吸和同伴們的歡呼聲,所有有關快樂的記憶,留在了這個神秘的小島上。

聖安寺聳立在大龜山。千年古寺裡香菸嫋嫋,誦經聲聲聲入耳,晨鐘暮鼓晝夜不絕。香客和遊人如織。我想,來到此地的人們,對寺院的恢宏氣勢,金碧輝煌,琉璃生輝,鮮有關注,多半是懷著虔誠的心參悟禪意,祈福膜拜,祈禱四季平安,事事順意順心。哪位菩薩顯聖顯靈,哪位法師修成高道,他們的腳步就追隨在哪裡,求官,求財,求平安,求健康。人世間的煩惱、坎坷、災難本就夠多,能在此尋找到一方清淨之地,斬萬千煩惱絲,寄託於一縷香菸,一次膜拜,化解心中愁結,清除執著慾念,了卻塵世未了情,讓心得以安寧。腳步隨著心的方向漂泊,尋尋覓覓中,讓心沉浸在佛的世界裡,守望著心的方向,微笑著,生活著,享受著。隨行的鎔哥每到一座廟殿,不僅只以記者的敏銳和獨特視角參觀瀏覽,更是虔誠地對每一尊佛祖觀音合手膜拜。事後悄悄地問詢,才得知她已是皈依居士。燒香拜佛的意義就是禮敬覺者、降服傲慢,掃除雜念,仰望聖賢,莊嚴內心。聖安寺不過是一座寺院,它神奇也罷,威嚴也罷,在拜佛人各自的朝聖路上,理應“禮佛一拜,滅罪河沙;唸佛一聲,福增無量”。

岳陽:遇見月山

全程陪同我們的是月山管理處的黨工委書記許湘群,年輕,幹練,睿智。一路上,他既當嚮導又當講解員,月山在他的腦海裡已經變成了一副活地圖,哪裡有山,哪裡有水,哪裡是休閒娛樂的好住處,哪裡是集中建房點,哪裡是野釣的天堂,他隨手一指,都能畫出一段歷史來。在這位月山“領頭雁”的舉手投足間,我們已經感受到了那份洋溢出來的自信。一個地方建設和發展得好與壞,快與慢,人們往往寄予厚望的,就是這裡的頭,這似乎成為了亙古不變的真理。

茶博城,是月山的一張靚麗名片。這座耗巨資建成的茶葉交易博覽中心和最美最具魅力的茶葉市場,以古色古香的韻味給我們帶來了視覺上的衝擊,多個功能展示區和林立的商鋪告訴我們,這裡正在整裝待發,準備迎接八方來客,繁華一座小城。

坐在體驗區品嚐著沁人心脾的月山黃茶,看茶葉在杯中翻騰浮沉,心思也隨著起起伏伏:耗資2億多建成這樣一個高端的茶葉交易博覽中心,意義何在?

好在許書記在座談交流會上道出了他的規劃和設想,才幫我解疑釋惑。月山在南湖新區的歷史定位,就是藉助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以茶為媒,量身打造茶韻特色小鎮,將茶文化融入旅遊六要素“吃、住、行、遊、購、娛”,建設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茶韻後花園”。

茶是月山茶韻小鎮的靈魂。

相傳文成公主攜帶“灉湖含膏茶”進藏,就是從月山出發。此“灉湖含膏茶”又叫黃茶,產於月山,當年作為貢品,通過聖安寺的僧人傳入京城。一段歷史,記錄了一段遠古的文明,也記載了一座小城的繁榮與昌盛。文成公主也罷,黃茶貢品也罷,月山的茶韻小鎮也罷,都與我們岳陽的名山、名水、名樓息息相關。那些已經遠去的身影,那些蕩氣迴腸的故事,只不過是塵世裡的過往今生,一樣承載著岳陽人散落的夢想。益陽、常德尚能依託洞庭之水打造出響噹噹的茶韻品牌,擁有得天獨厚優越條件的岳陽,更有底氣與之媲美,甚或更勝一籌。

在月山這塊風水寶地,土地貴比黃金。樓廊亭御、高樓商鋪、學校公園,哪一處不是擠了又擠,捱了又挨。600畝的觀光茶園建設,只不過是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是月山人希冀從中創作出華美從容生活的固執念想。

岳陽:遇見月山

“10億產值”中國黃茶城,“5A級景區”環湖文旅明珠,“10萬人次”岳陽茶旅名片,不是口號,而是月山的不懈追求。站在“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這巨大的光環下,月山不會隱藏,它將擔起歷史的使命和責任來,開拓創新,主動作為,不會一味吃老祖宗留下的產業飯,躺在岳陽三塊金字招牌的名片上睡大覺。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必將加快月山“茶禪一味、霞姿月韻”特色小鎮的高位推進,快速發展。

月山,就是這樣一個小鎮,有人文,有景觀,有底蘊,有厚度;有歡笑,有嘆息,有發展的機遇,也有制約的瓶頸。但不管怎樣,月山都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這座有著“憂樂精神”“求索精神”的千年名城面前,靚麗而不庸俗。

月山不是我的故鄉,但將會成為我的旅居之地。我很慶幸與它有著如此淡淡的相遇。一天的相處,已經讓我深深的喜歡上了它。披著日暮的霞光,我從遠處走過來,卸載了身心的疲憊,帶著滿血復活的禪心,慢慢地向家的方向走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