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數據天眼”讓“蛀蟲”無處藏身

“原以為不起眼的每月5元的獨生子女獎勵金,套取了也不會有人發現,沒想到還是被紀委查了出來……”遊仙區忠興鎮原計生辦幹部賈某怎麼也想不到,他覺得可以“瞞天過海”的“小算盤”怎麼會被區紀委盯上。其實,這並不是因為他“時運不濟”,而要歸功於遊仙區今年1月剛上線運行的“大數據比對系統”。

“通過將忠興鎮獨生子女獎勵發放信息與相關人員個人基本信息等多組數據進行碰撞對比,我們的大數據對比系統在領取名單中發現有多名非本地戶口人員,於是賈某套取獨生子女獎勵金的問題線索被迅速查實。”辦案人員介紹道。

據悉,遊仙區紀委監委藉助信息化手段建立起大數據比對系統,依託“陽光監督平臺”,在全區織密“監督網”,打造“數據天眼”。通過深化反腐協作機制,全面打通了農業、民政、衛健、住建等7個部門數據共享的信息壁壘,高度整合人員戶籍、房產、從業、教育等22類66萬餘條數據資源,以精準高效的查詢比對系統,實現了足不出戶“一鍵查詢”轄區內被調查人員基本情況、活動軌跡、社會關係、享受政策等大量信息。

“在以往辦案過程中,從線索收集整理、協調調取資料,再到人工海量篩查,最終查實證據鎖定人員,往往需要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區監委委員左兵感嘆道,“有了大數據比對系統,前期通過數據碰撞比對就能快速發現鎖定問題疑點,這樣有針對性地開展核查工作,效率更高也更加精準。”

大數據比對系統的出現,實現了將審查調查工作逐步由人力密集型向信息密集型轉變,釋放出執紀監督新動能,以前存在的一些微腐敗“盲點”被掃清了,監督工作難啃的“硬骨頭”也被啃了下來。

數據顯示,通過運用大數據比對系統,遊仙區紀委監委2019年第一季度審查調查立案45件45人,同比增長10%;案件辦結率53%,同比增加19個百分點。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如何運用好科技手段推動紀律審查工作,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戰略性課題。我們將持續以‘一體推進’的系統思維來謀劃全局,用好用活大數據比對系統這個‘助推器’,強化執紀監督。”遊仙區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王兵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