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补血”更要“造血” 中国重汽在追梦的路上勇往直前!

中宏网山东4月25日电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时间不等人,市场更不等人,容不得我们有一点点懈怠,我们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

当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在集团新聘主管级干部集体谈话会上坚定地讲出这句话时,中国重汽又实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成果——机关干部改革圆满结束。


要“补血”更要“造血” 中国重汽在追梦的路上勇往直前!


打造人才队伍,解决“补血”问题

成为世界一流的梦想,是中国重汽奋斗的目标和方向。谭旭光不止一次重述这句“心中有梦想,脚下才会有力量。”在履职7个月的时间里,他精准把脉当前问题,大刀阔斧地为国企改革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这次堪称“轰轰烈烈”机关主管级干部公开竞聘,共有892人、1454人次报名参加,835人参加笔试,643人、1064人次参加面试,产生的98名主管级人员平均年龄从43.96岁降到了38.82岁,其中90后干部2名,80后干部61名。通过竞聘发现了一批年轻的好苗子,为后备干部、后备人才库做了充分补充。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干部质量和年龄结构调整的成果,也是一个解决“补血”问题的有力举措。这一轮的改革,是中国重汽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适宜创新创业生态,向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向传统体制机制、向过去的自己和成绩发起的又一轮挑战。

年轻干部是实现中国重汽梦想的中坚力量,有着无限的潜力和未来。谭旭光鼓励大家要争当学习型干部、创新型干部,以不断学习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并语重心长:“我的人生信条就是不断造梦、追梦、圆梦,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我们一起为共同的梦想奋斗,必将汇聚起无坚不摧、势不可挡的力量!”


要“补血”更要“造血” 中国重汽在追梦的路上勇往直前!


扩充年轻干部,增强“造血”功能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在新的竞争生态下、在重卡国门即将全面打开的新情况下,中国重汽清醒认识到存在的严重的“缺”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变革,在前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自我革命,充分体现唯才是用、人岗匹配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国际化的原则。

与此同时,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对技术发展中心主要领导也作出调整意见。技术发展中心是中国重汽未来发展的“魂”,谭旭光更有一番良苦用心。“我经过了7个多月才做出这个决定。着眼于中国重汽全系列商用车迈向世界一流的战略定位,必须要由一位80后的同志来承前启后,这是历史的选择,是形势迫使我们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中国重汽坚持以改革带动发展,工作重心已转向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上,因为只有改革才能解决“补血”的问题,只有改革才能增强“造血”的功能。谭旭光再次开出药方——敢于暴露自身问题,向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学习。

“现在最好的技术和产品是企业战胜一切的法宝,要解决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核心就是要有好的产品和技术,为营销源源不断输送最好的炮弹。”中国重汽已经做好准备,正以产品、技术、品牌的系统规划提升,打一场正向开发能力提升的攻坚战,尽快实现迈向世界一流的中国重汽梦。(吴峻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