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價格週期結束導致2019年油價回落

文章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鄭春亭 北京報道

當地時間4月23日,世界銀行表示,2019年原油價格預計平均每桶66美元,2020年每桶65美元,因全球增長前景弱於預期及美國產量高於預期等因素對去年10月份預測做出下調。

《大宗商品市場展望》世界銀行4月期稱,金屬價格在18年下半年大幅下跌後預計在19年會漸漸回暖。刺激復甦的因素是中國在經歷年初的疲軟以及各種供應短缺後經濟活動企穩。

主管公平增長、金融與制度的世界銀行副行長希拉∙帕扎巴西奧格魯說“大宗商品價格週期很明顯已經結束,對出口國造成了壓力,但為進口國可能提供了機會,”。“出口國需適應多樣化經濟帶來的大宗商品收入增長放緩,而大宗商品跌價能被進口國利用來增加投資。”

因作物產量下降及能源和化肥成本上升,農產品價格今年預計下落2.6%,但2020年會回升。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可能會推低價格,但能源成本高於預期也可能會導致價格漲幅超過預期。

世界銀行預測局局長阿伊汗∙高斯說“大宗商品價格前景對政策相關風險、特別是對石油很敏感,”。“石油的前景可能受到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合作伙伴是否延長減產、對伊朗制裁決定的遵守程度以及即將出臺的船用燃料排放規定修改。”

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合作伙伴減產以及委內瑞拉和伊朗的產量下降,油價在2018年末下跌之後,年初以來自穩步回升。預計美國頁岩油產量在2018年飆升之後將保持強勁。整體能源價格2019年(也包括天然氣和煤炭)比2018年預計平均下降7.9%。

部分特別關注顯示,以緩解食品價格波動當各國進行干預對本國國民的影響時,可能多個國家的集體干預會與預期效果適得其反,國際市場放大價格變動,對最弱勢群體造成傷害。

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结束导致2019年油价回落

盧布寬幅震盪 中企匯率風控誰在套保,誰在裸奔?

屠光紹:國際資管市場十大新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