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給你介紹幾個"男神學霸",會發SCI的那種!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長相帥氣的"男神",也有專心科研的"大神",但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幾位既是男神,又是學霸的小哥哥們,他們"手握"數篇SCI論文,認真而努力,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帥氣!

鄭立偉:科研讓我"痛並快樂著"

來,給你介紹幾個

人物介紹:鄭立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果樹學專業2016級博士生,在校期間,曾榮獲"優秀研究生"稱號,已發表論文7篇,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5篇,在ournal of Proteomics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Tree Genetics & Genomes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發表SCI論文4篇,累計影響因子9.94,國家發明專利2項

科研中,他是腳踏實地,不怕失敗的探索者;學習上,他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求教者。一路走來,鄭立偉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證明了一句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鄭立偉說:"學習需要努力、不怕艱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要將課上老師傳授的知識與科研實際相結合,做到學有所用。"

即將赴美國Texas A&M University深造學習的他,有著清晰的目標和執著的追求。他說:"作為一名博士研究生,勇於創新是我的座右銘。"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果樹學本身的專業特點,認真思考知識的相同點和物種的特異性。將模式植物上的理論應用到果樹上時,始終保持的嚴謹的科學態度,當試驗結果與模式植物理論存在差距時,認真思考,因為物種間的差異性有可能就是創新點。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真正地理解到"痛苦並快樂著地真實含義"。

陳江飛: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來,給你介紹幾個

人物介紹:陳江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茶學專業2016級碩士生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一篇,中文核心兩篇,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和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

陳江飛一直堅信:"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高深的學問,也是建立在對最基本概念理解和基本知識的掌握之上。根底不固,無法長成參天大樹,基礎不牢,很難取得科研上的突破。

因此,他認為:"夯實基礎、苦練基本功,是對每個研究生的一個基本的要求。"

科研中必備的素質,如強烈的興趣,堅強的意志,懷疑的心態,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

都能在陳江飛身上看到影子,他認為,科研創新,特別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創新,往往來自於對科研工作中細微環節的關注。在實驗過程中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要勤問,勤查,發揮能動性。研究生在完成課題時免不了遇到不能解決的難題,他說:"在我遇到問題時,導師總會耐心的教導我,引導我自己去解決問題,從什麼角度考慮,什麼地方入手,大家一起熱烈的討論,猜想,論證,從遇到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將是我研究生三年中重要的認知收穫。

雷超:成功需要腳踏實地

來,給你介紹幾個

人物介紹:雷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果樹學專業2017級碩士生,曾榮獲校級優秀團員、優秀團幹、三好學生等稱號、獲專業一等獎學金、曹德旺獎學金等。先後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BMC Plant BiologyJournal of Proteomics Research等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參與發表核心期刊《園藝學報》文章3篇。

成功需要智慧,更需要腳踏實地和堅持不懈。雷超深知,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因此在研究生學習期間,他從不敢有任何鬆懈,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查閱大量關於研究課題的文獻,瞭解更多先進的研究手段,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技能和科研素養。

回憶起自己論文投稿的過程,雷超用"煎熬但充滿希望"來形容,他說:"煎熬的是科研的成果事無鉅細,切不敢有任何錯誤,但只有經得起考驗的成果才是科研。"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初,雷超的第一篇SCI論文成功發表,"這在給我的未來提供了更多選擇的同時,更激發了我將科研之路進行下去的決心。"

來,給你介紹幾個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人生路漫漫,一步一步走,你也一定能成為專業領域的佼佼者!

歡迎廣大學子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資訊請關注頭條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