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1999年-2019年,20年的時間

十中門口的肥姆老友粉店,似乎一點變化都沒有

肥姆老友粉位於江南區星光大道的西二里,從星光大道轉進來,再走進小巷子之後就能找到。這裡的小道縱橫交錯,兩邊都是小店鋪,如果不是曾經在十中讀書的朋友遠程指路,還真的不容易找到。

朋友跟我說,1983年畢業後,肥姆曾在國營飲食店工作,跟著老師傅學習,掌握了現在的煮粉技藝。開店二十年來,十中的學生換了一屆又一屆,但無一例外的他們都把這裡當成食堂,哪怕畢業了也還會找回來吃。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肥姆老友粉店

十中學子的食堂

//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記得第一次來肥姆,霸姐的小姐妹蘇蘇真的是四處探尋,也一直沒找到肥姆老友粉,直到走到深處的時候看到不遠處可見“南寧十中”四個大字在教學樓頂樓,然後看到有一家店鋪門前停滿了電單車,猜想這一定就是傳說中的“肥姆”啦。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抬頭一看是正是肥姆老友粉。精心設計過的店招在這條小巷子裡脫穎而出,上面是肥姆漫畫版的畫像,笑容和藹可親。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店招橫跨兩個小店鋪,左邊是肥姆的老友粉,右邊是雲吞,甜點。店鋪內小得只能容得下三張長條木桌,凳子已經分散到了店外。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小小的店鋪內用一個玻璃櫥窗隔出了肥姆工作的廚房,一個臺子上放滿了煮粉需要的配料以及裝粉用的盤子,再兩個灶臺以及兩個煲湯的大桶鍋,讓這個窄小的地方擁擠得只能站得下肥姆一個人,轉身都稍顯困難。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空間狹小以及爐灶加熱工作,讓這一方小地溫度高於外面且悶,肥姆每次從裡面走出來都是汗涔涔的,但她永遠都是對著前來的食客報以笑容,不覺辛苦。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櫥窗上面貼了價目表,種類和南寧其他的老友粉店沒有很大的差別,種類也都是常見的,老友粉、老友伊麵、三鮮面、鮮肉粉……粉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卻有一種魔力讓十中的學生心心念念,最後成為了十中學子的食堂。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不正宗”的老友味

卻能虜獲十中學子的心

//

老友粉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肥姆煮的老友粉其實也不算是正宗的南寧的老友粉,加有青菜,也沒有傳說中的鑊氣。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但經過肥姆的手,加熱油鍋,把豆豉和酸筍放入滋滋作響的油鍋裡,煸出香味。再倒入熬製好的骨頭湯,煮沸騰,倒入碗中。空氣中瞬間充斥酸香的老友味道,一點都不會覺得嗆口。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粉裡的肉吃起來嫩滑可口,不是用嫩肉粉醃製的那種嫩滑,據肥姆說,這些肉都是她用手勁抓出來的,把豬肉和出來膠質感才會有這樣的口感。

除去老友的濃重味道,再細心一些去感受湯底,都是筒骨的肉香味,米粉也是軟熟爽滑的,“不正宗”的老友青菜讓整份粉吃起來反而多了一些清新的感覺。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很多人都過來跟肥姆取經問道,怎樣才能煮出來和肥姆手藝一樣的粉呢,肥姆打開正在煮的筒骨湯鍋說:“哪有什麼秘訣呢,全都是真材實料加上用心做就是了”。

蘇蘇探頭往鍋裡看,鍋底鋪滿厚厚一層的筒骨,一直在熬製,湯清澈透底,只有上層漂浮的一些筒骨的油脂。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肥姆生怕學生們吃不飽,每一份都煮了滿滿一大碗,湯水和粉在霧氣騰騰的鍋中滑入碗中,分量很足,稍微不小心就會被燙到,肥姆每次都在櫥窗裡說:“小心點,燙手喔”。

高山茶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店裡還有肥姆自己煮的高山茶,是免費提供的。這個別具一格的茶被肥姆稱為高山茶,味道獨特,剛入口是微微的苦澀味道,過不上幾秒嘴裡就會回甘,淡淡的茶香味在舌尖蔓延。

要說這高山茶來頭真的不簡單,是肥姆親自在崑崙關採摘帶回來的,當時只是給自己喝的,一個偶然食客喝到了,食客們對肥姆的高山茶讚不絕口,強烈想要肥姆煮給大家喝,所以現在店內就一直為顧客供應高山茶。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年輕人都喜歡喝冷飲,肥姆也貼心的把高山茶灌入瓶子裡放入冰箱裡冷藏供應給十中的學生,兩個大型礦泉水瓶表皮已經褪色斑駁,跟旁邊並排的飲料放在一起顯得格格不入,但是在肥姆店中,他們受歡迎的程度不亞於這些飲料。

芋蒙酸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蘇蘇在肥姆店內發現了許久沒有吃到過的芋蒙酸,這個配菜大概只有廣西人才知道吧。新鮮的芋蒙梗經過肥姆之手煮出來,酸甜恰到好處,就算是不就著東西吃也不會覺得過於酸而使得胃不舒服。

很多食客都希望能打包肥姆的芋蒙酸回家就著粥吃,但是這個芋蒙酸是不售賣的,但肥姆也毫不吝嗇的滿足她們,幫她們裝上一些打包帶走。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一碗老友粉,一夾芋蒙酸,一杯高山茶,僅僅這些就已經足夠讓人再三而來。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20年老店

獲得廣西電視臺授牌

//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店內櫥窗上面貼有肥姆的個人簡介,肥姆從1983年開始就在國營飲食店工作,直至今日已經做了30多年的餐飲,煮粉手藝全憑經驗和熱愛。

這個介紹和店招都是是廣西電視臺授予給肥姆的,全都幫肥姆精心設計過,色調沿用了肥姆多年前的店招顏色—綠色。上面的卡通漫畫人物就是肥姆本人,笑容和藹可親。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經過蘇蘇簡短的交談,發現肥姆性格真是樂天達觀,也很健談。胖胖的,樂呵呵的,好像跟誰都能聊上幾句。肥姆每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就會跟我說道:

“你看這些人啊,從大老遠開車過來吃我煮的粉”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這個小姑娘都從十中畢業了,還每週都回來打包我煮的粉回去吃”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肥姆說完這些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就像看著自己孩子一樣。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20年,十中的學生換了一屆又又一屆,經過肥姆櫥窗的面孔不計其數,每一張面孔肥姆都烙印在自己的腦海中。即使記不住名字,她也能憑藉著著熟悉的臉知道你喜歡吃的是哪一種粉。

最後,朋友交代我給她打包一份:

“老友圓不要豆si!順便隔壁打包綠豆海帶或者玉米糖水”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肥姆老友粉

  • 人均:10 元
  • 地址:江南區星光大道西二里南寧十中旁
  • 營業時間:07:00-20:00
為了吃到肥姆煮的老友粉,我願意在十中再讀500年的書!

— END —

圖文 | 霸姐的小姐妹-蘇霸

主編 | 吃什麼問@霸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