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精华版来了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精华版来了

4月22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名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的权威报告。报告全文约1.8万字,亚财君用3千多字做了精编。

进展

(一)政策沟通:

1.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载入国际组织重要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中。

2.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数量逐年增加。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由亚欧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区域。

3.共建“一带一路”专业领域对接合作有序推进。

(二)设施联通:

1.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和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合作日益深入。

——中蒙俄三国积极推动形成以铁路、公路和边境口岸为主体的跨境基础设施联通网络。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能源合作、设施互联互通、经贸与产能合作等领域合作不断加深。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中巴经济走廊以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合作、瓜达尔港为重点的合作布局确定实施。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持续推进,研拟并规划了一批重点项目。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

——铁路合作方面。以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合作项目为重点的区际、洲际铁路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公路合作方面。中蒙俄、中吉乌、中俄(大连-新西伯利亚)、中越国际道路直达运输试运行活动先后成功举办。

——港口合作方面。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开通集装箱定期班轮航线,起步区配套设施已完工,吸引30多家企业入园。

——航空运输方面。中国与1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

——能源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与沿线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展开广泛合作,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通讯设施建设方面。中缅、中巴、中吉、中俄跨境光缆信息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三)贸易畅通:

1.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海关检验检疫合作不断深化,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建设积极推进,中国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领域,营造高标准的国际营商环境,与沿线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逐步形成。

2.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13-2018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4%。

3.贸易方式创新进程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推动贸易畅通的重要新生力量。

(四)资金融通:

1.探索新型国际投融资模式。各国主权基金和投资基金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多边金融合作支撑作用显现。各国支持金融资源服务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产能合作等领域的融资支持。

3.金融机构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中资银行与沿线国家建立了广泛的代理行关系,德国商业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4.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沿线国家不断深化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金融合作关系,各类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推出。

5.金融互联互通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支付、投资、交易、储备功能稳步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业务范围已覆盖近40个沿线国家和地区。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精华版来了

(五)民心相通:

1.文化交流形式多样。中国与沿线国家互办艺术节、电影节、音乐节、文物展、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图书广播影视精品创作和互译互播。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成员已达310家,成为推动民间友好合作的重要平台。

2.教育培训成果丰富。中国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与24个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3.旅游合作逐步扩大。中国与多个国家共同举办旅游年,创办丝绸之路旅游市场推广联盟、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等旅游合作机制。

4.卫生健康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与蒙古、阿富汗等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相继签署了56个推动卫生健康合作的协议。

5.救灾、援助与扶贫持续推进。中国向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实施了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等项目。

(六)产业合作:

1.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平稳增长。2013-2018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4000亿美元。

2.国际产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场合作稳步推进。中国积极响应并与相关国家推进市场化、全方位的产能合作,促进沿线国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发展层次提升。

3.合作园区蓬勃发展。中国各类企业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赴沿线国家共建合作园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沿线国家创造了新的税收源和就业渠道。

贡献

(一)共商:从中国倡议到全球共识

——打造共商国际化平台与载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成为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交往、增进互信、密切往来的重要平台。

——强化多边机制在共商中的作用。中国充分利用现有多边合作机制,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积极同各国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实质性对接与合作。

——建立“二轨”对话机制。中国与沿线国家通过政党、议会、智库、地方、民间、工商界、媒体、高校等“二轨”交往渠道,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开展形式多样的沟通、对话、交流、合作。

(二)共建:共同打造和谐家园

——打造共建合作的融资平台。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开业以来,在国际多边开发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信任和认可。

——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推动开放包容、务实有效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促进中国企业和各国企业优势互补,实现“1+1+1>3”的共赢。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精华版来了

(三)共享:让所有参与方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将发展成果惠及沿线国家。世界银行研究组的量化贸易模型结果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发展中的东亚及太平洋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加2.6%至3.9%。

——改善沿线国家民生。中国把向沿线国家提供减贫脱困、农业、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的民生援助纳入共建“一带一路”范畴。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沿线国家转移。中国与沿线国家签署了46个科技合作协定,先后启动了中国-东盟、中国-南亚等科技伙伴计划,与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中亚、中东欧共建了5个区域技术转移平台,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已成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路径,100多个来自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四)愿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

——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体现开放包容、共同发展的鲜明导向,致力于解决长期以来单一治理成效不彰的困扰。

——把沿线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建“一带一路”主张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坚持求同存异、包容互谅、沟通对话、平等交往,把别人发展看成自己机遇,推进中国同沿线各国乃至世界发展机遇相结合,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合作双方、各方。

展望

(一)和平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张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

(二)繁荣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融合、发展联动、成果共享。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精华版来了

(三)开放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以开放为导向,坚持普惠共赢,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推动形成开放型世界经济。

(四)绿色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致力于加强生态环保合作,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增进沿线各国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绿色共识及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创新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将成为沿线国家创新发展的新平台,成为沿线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六)文明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使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七)廉洁之路

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完善反腐败法治体系和机制建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持续打击商业贿赂行为。深化与沿线国家反腐败法律法规对接,深化反腐败务实合作。

热门推荐

⊙重磅楼市新政今起实施,刚有起色的楼市被浇了盆冷水…

⊙银保监会:去年非法集资涉案金额3542亿元,猛增近1倍!

⊙养老金在2035年将耗尽!你的养老保障怎么办?

⊙国家医保局:骗保将面临失信联合惩戒

⊙去芜存菁,全国正常运营P2P平台710家

版权保护声明:亚洲财经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yazhoucaijing联系。

喜欢就点“在看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精华版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