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玻璃代替牆 30年房齡的78㎡多角老房被改成功


30年前的老房子,功能、結構、外觀要怎樣改變,才能滿足90後小夫妻的生活需求?改造後圖例。

一進門就是客廳,客廳的長度寬度都很有限,所以這個房子其實是沒有玄關的,進門右手放了一個鞋櫃。

鞋櫃旁邊是沙發,因為客廳比較窄,所以電視機直接做壁掛式,電視櫃也很窄,外沿基本和電視機持平,大長條設計保證收納功能的同時,更節省空間。電視機上面是書房的窗戶。

陽臺封閉做洗衣房。客廳走到頭就是陽臺,陽臺的右手邊定製了一個洗衣機櫃,櫃子左邊放烘乾機和洗衣機,中間有支撐架,運行起來不會有噪音。櫃體上下都安排了儲物空間。

陽臺專門做了一個小洗手盆,以後就不用再抱著衣服衝進洗手間了,超級方便。

進入戶門,左手就是餐廳,進門左手的牆壁上做了整面牆的餐邊櫃,可以彌補玄關儲物功能不足的缺點。

餐邊櫃中間做開放式處理,拼花瓷磚搭配銅製掛杆,打破整體白色系帶來的單調感。

餐廳側牆刷的是漸變色牆漆。深綠色做底,然後過渡到客廳的芥黃色,最後到天花板的白色。

餐廳一側是入戶門,一側是房間的主幹道——走廊,設計師特意選擇了一張近似橢圓的異形餐桌,來緩解空間上的尷尬。

兩面玻璃,一面大窗的異形書房。站在餐廳看書房。餐廳的斜對面是書房,書房以前是次臥,打掉兩面實牆,一面做隔斷,一面做玻璃推拉門,讓出三分之一的空間給公共區域,之前進門就能看見的大鈍角,砌了一個柱體作為過渡。

站在廚房看書房。走廊進書房的臺階下裝了隱形燈帶,晚上即使主燈關了也不會踩空。

書房地面整體抬高做地臺,這麼做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和客廳實現高度差,站在書房直接可以看到客廳,但是客廳從窗戶看向書房只能看到天花,保證了書房的私密性。第二,地板下面的空間可以用來儲物。

窗戶下面定製了木板簡易書桌,書桌下做了一個儲物盒,各種插線板可以藏在這裡。右側牆面的擱板擺一些最近在看的書或者香薰等小物件,隨手就能拿到。

透光不透明的香格里拉簾,給書房帶來柔和的光線。

書房牆面這裡有一個機關,看上去好像是個大儲物櫃,拉下來是一張液壓桿摺疊床,玻璃隔斷上面有捲簾,有客人來了,書房就能當次臥使用。

以前的走廊又深又窄。走廊:拆牆增加面寬。

拆了廚房牆壁,書房玻璃門往裡移,留出一個開架儲物空間,走廊寬度變大,長度變短。

牆面上開槽,裝隱形燈帶,除了輔助照明,還是玻璃書房線條輪廓的延伸。

廚房:島臺+開放式設計。屋主每天到家都快晚上8點了,所以用於烹飪的話,廚房利用率比較低,主要還是一個提供簡單餐飲的交流空間,所以廚房做了小島臺+開放式設計。

廚房整體色系以白為主,牆壁貼麵包磚,島臺貼小花磚,用紋樣來中和空間的單調。

拆牆擠出來的衛生間。衛生間是由廚房和生活陽臺擠出來的,由於沒做下沉,所以整體抬高了15cm,馬桶壁掛,用浴簾來擋水,都是出於節約空間的考慮。以前的生活陽臺是現在的淋浴區域。

洗手檯對面做了一個百葉櫃。上面是平衡式燃氣熱水器,下面做日常清潔工具的收納。

主臥:地臺、床頭櫃、邊櫃一體式設計。主臥做地臺,走上一級臺階就是床。

床頭櫃用雙層擱板,置物空間分層,互不打擾,上層放水杯鬧鐘,手機放下層充電,也不怕把水灑在手機上。

床邊櫃內置妝鏡,旁邊的抽屜可以放護膚品和隱私物品,由於床墊是直接放在地臺上,為了防止它往前竄,床墊四周特意打了木條固定。

床尾放衣架和儲物櫃,衣架用來搭睡衣毛巾隔夜衣,儲物櫃可以放襪子、日用品和內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