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流入東南亞 大量廢塑料堆置路邊、露天焚燒

中國在2017年底實施禁止進口24種固體廢棄物之後,大量的廢棄物轉向輸往東南亞一帶。“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Incinerator Alternatives,GAIA)實地走訪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調查發現,在廢棄物增加後,當地水汙染加劇、地方作物死亡,而露天焚燒廢塑料也變得更為常見。

洋垃圾流入東南亞 大量廢塑料堆置路邊、露天焚燒

印尼當地Sumengko的村民在篩撿混在回收紙堆中的廢塑料。照片由GAIA提供。

綠色和平東亞分析全球21個塑料廢棄物出口地的進出口數據,結果顯示,美國、日本、德國和英國的出口量位居前四名;在中國禁令生效初期,馬來西亞、越南和泰國是三大塑料廢棄物進口地。

到了2018年中,馬來西亞、越南和泰國分別訂定限制條款,全球塑料廢棄物出口再次轉向,目前印度和土耳其成為主要進口地。

2018年1月至11月期間,前5大出口地分別為:美國(佔全球最大21個出口地之出口總額的16.5%),日本(15.3%),德國(15.6%),英國(9.4%)和比利時(6.9%)。

2018年1月至11月期間,前5大進口地分別是:馬來西亞(佔全球最大21個進口地之進口總量的15.7%),泰國(8.1%),越南(7.6%),香港(6.8%)和美國(6.1%)。

綠色和平針對全球塑料廢棄物交易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中國大陸禁令後的影響還包括,2018年全球出口塑料廢棄物總量下降,只剩2016年的一半。

臺灣的塑料廢棄物進口量則從2017年中的每月平均1萬噸平緩上升,在2018年中每月達到約5萬噸。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底開始大幅下滑至每月2萬噸左右,進口來源則大多來自日本。初步推斷臺灣進口量減少應與2018年10月開始限制單一來源或單一類型的塑料廢棄物進口有關,但實際限制進口的影響程度還需要再觀察。

雖然分析結果顯示全球塑料廢棄物出口量下降近50%,從2016年的1250萬噸下降至2018年的580萬噸(摘自2018年1月至11月的有效數據),但可以預計的是塑料生產仍然呈現增加趨勢。

洋垃圾流入東南亞 大量廢塑料堆置路邊、露天焚燒

馬來西亞的回收堆置場。

洋垃圾流入東南亞 大量廢塑料堆置路邊、露天焚燒

2018年1月至7月期間,馬來西亞進口了754,000噸塑料廢棄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