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對人生最有啟示書單Top 50

2019對人生最有啟示書單Top 50

讀書者,貴在踐行

《中庸》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斯蒂芬·柯維博士在其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寫到,“有兩種能夠直接掌控人生的途徑:一是做出承諾並信守諾言,二是確立目標並付諸實際。”

中西方思想的碰撞,在說法上雖然不一,但都指向一個方向——踐行。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讀書就是快速獲得他人實踐經驗的途徑,而《中庸》中所說的踐行三境界,用在讀書三境界中也是一樣的道理。

現代人在買書和真正汲取書中的營養之間,總是缺點什麼,烹飪知識大餐最重要的調料或許就是踐行了。“一也”只是從功利主義的角度而言,如果從對自我認知的層次來說,《中庸》裡所說的三者的差別還是顯然的。這三種踐行的情況,也是自我成長的三種不同境界。

第一境界:勉強而行之

知易行難,行勝於言。

踐行剛開始的時候,難免有種勉強的心態,總是“迫不得已、行不由衷。”明知道踐行之後對自己的成長是有利的,卻遲遲因為貪圖當下的享樂而不行動,就如網上所說的“學習的苦要自己主動去吃,而生活的苦會自動找來”。直到經歷困難和磨難之後,才覺得要行動起來了。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籍往往可以告訴人們許多無法親身經歷的事情和存於世間必備的知識,人們可以從書籍中受到教育和啟迪。但是書籍對人的影響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所謂讀書若水,川流不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在“勉強而行之”階段踐行的讀者,更加要認識到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當然勉強行之,只能是自己勉強自己,如果推己及人,在別人還沒有改變意願的時候,去強制別人跟著自己一起改變,則是強人所難。在這個階段,也不要指望別人對你的積極踐行,做出積極響應。因此,要想持續踐行下去,必須讓自己找到堅持的理由,向內尋找動力。

第二境界:利而行之

踐行的第二境界可以說是利而行之。這裡的“利”字,按當代儒學研究大家龐樸先生的說法;“應作最廣義的瞭解,將它看成不僅僅指物質的、一己的利益,而且也包括精神的、公眾的便利,乃至一切實際效果那樣的功利,那麼,我們便可借它來形容這裡所謂的利而行之的行為了。”

利而行之的利,其實也是一種心態,但同上述的勉強行之的勉強有著重大差別。因為在這種心態背後,是為了達到某種效果,如果從廣義來說,它不僅僅可以指代物質的、一己的利益,也可以是精神的、公眾的便利。也就是說,客觀的利決定了我們主觀想要踐行,而主觀的踐行又促使客觀的利得以實現,形成良性循環。

原新東方老師李笑來,著有《TOEFL核心詞彙21天突破》等暢銷書,當年他當年想去新東方教書,要考TOEFL/GRE,就得背20000多個單詞。背單詞一聽就是苦差事,但是他用“利而行之”的理念來指導,就覺得充滿幹勁:把背單詞和賺錢聯繫在一起。因為考過TOEFL/GRE,拿到高分,就可以去新東方教書,據說年薪百萬,算起來一個單詞就值50塊錢,這還只是一年的工資,可見每個單詞的價值更高。在這種情況下,別人不讓你學,你還說阻止你致富。

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多讀書是獲取外界知識,和人類最有思想的人零距離接觸的最便捷的渠道。但是道理是一回事,推動道理成為現實是另一回事。

也許會有人說,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讀書的意義在哪裡?這是“利而行之”者會提出的疑問。這個問題,龍應臺寫給孩子的家書中的一段話或許能解答一些疑惑: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很多講普通人通過讀書改變了身邊人或自己命運的故事,但這只是讀書帶來了思想、行為上的改變之後,自然而然的附加獎勵。也許這個獎勵是你踐行讀書的驅動力,但這決不會是,也不應該是根本驅動力。

利而行之的境界還只是停留在在淺層次的努力,但這個境界的踐行是大多數人最有動力的。

第三境界:安而行之

“安而行之”就是心安理得去行動。

這份心安理得,是已經度過了最初的靠“利”驅動和靠困難驅動的階段,到了靠大道而驅動的階段,這個大道,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你內心的深切渴望,也符合人類的集體利益。說起來有點虛無,但是可以用內心的良心為標尺來判斷,符合的就去踐行,如此,不管成功與否,都能心安理得,內心沒有羈絆。

剛開始的時候,總是不可避免有勉強之態,但這也比完全不行動的人強多了,至少勇於改變自己。能達到利而行之的階段,就找到了堅持下去的理由。哪怕一直在這個境界,也已經成功改變自己。

如果能不斷踐行下去,總有一天,會達到安而行之的最高境界,最終找到為之奮鬥的目標,成就自己。這一境界之人即找到了知識中蘊含的力量之人。

踐行三境界與讀書三境界

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處在第一境的人,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明確目標與方向。處在第二境的人,需要明白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的,必須堅定不移,經過一番辛勤勞動,廢寢忘食,孜孜不倦,直至人消瘦也無怨無悔。處在第三境界的人,擁有專注的精神,反覆追尋、研究,下足功夫,直至豁然貫通,有所發現。

這三個境界與踐行的三個境界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裡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對應“勉強而行之”,遇到困難了,想著去解決困難,遇到困惑了,就想到去書中尋找答案;“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對應“利而行之”,這個“利”就是所求的“伊人”,用到讀書者身上,可能是為了增加談資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可能是為了增長見識,可能是為了學習更多職業技能;“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對應“安而行之”,這時候茅塞頓開,迴歸自然,心安理得去實行大道,不為蕪雜世俗之事煩心。這一境界的讀書人,不是被當前的困難驅使,也不是為了追名逐利,讀書更像是與吃飯、睡覺一樣重要的人生必需的一部分。

無論是雲的光影、花的搖曳、天邊似火燒的紅雲,能引起你心中浪漫的想象;還是戰爭、飢餓與貧窮,引發你對人類發展史的遐思;還是憤怒、嫉妒、狂喜、哀傷等種種情緒的逐一登場,讓你站在第三人的角度來觀察自己。縱然你孑然一身,但有世界上最偉大的靈魂作伴。通過讀書,你站在更高處了,山還是那座山,你還是那個你,你的思維卻指向遙遠的過去與無垠的未來。

踐行三境界與讀書三境界,雖從不同角度來說,但做人和做事的道理都蘊含其中,你的踐行與書中的踐行最終殊途同歸,指向看明白一切後人生的終極自由——隨心隨性而又符合大道。

可見,從古至今,從西方到東方,我們反覆都在說一個事:去讀讀書吧!積極主動去踐行心中所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