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孔慶菊自豪地講述母校的變化。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土房子,土桌子,裡面坐著土孩子。
對於孔慶菊來說,這幾句順口溜反映的正是自己當年上學時的情形。
“矮矮的土牆,破舊鐵大門,幾排土平房。”回憶起30多年前的情形,全國人大代表、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慶菊仍然記憶猶新。
現狀
舊貌
歲月如梭。
孔慶菊的家鄉是門源縣東川鎮的一個小山村。那是1987年的一天,作為家裡唯一一個有機會接受初中教育的孩子,15歲的孔慶菊帶著一家人的希望走進了東川中學的校門。此時的東川中學,是個僅有6個班的小學校。和周邊不少鄉鎮中學一樣,條件艱苦。
“校園裡有個大操場,為供應學校食堂種上了油菜,七八月份,金黃一片。”除了“農田操場”,彼時,教學條件也同樣令她印象深刻。
“老師的教具只有一塊三角板。
一到考試,老師把考題抄在黑板上,等我們答完,擦了再寫其他題目。教室沒有窗簾,下午陽光刺眼,我們就把用完的草稿紙貼上去。”
在這樣的環境下,孔慶菊度過了三年的初中時光。1992年,中專畢業後的她被分配到離母校13公里外的旱臺中學。那年臨近期末,兩所學校的老師交叉監考,這是她在畢業後第一次回到母校。
從學生到老師,孔慶菊的身份變了,心情也變了,但學校似乎沒有改變。
2009年,海北州依照“州辦高中、縣辦初中、鄉辦寄宿制小學、村辦學前教育”的整體要求,規劃整合了全州的教育資源,門源縣也迎來教育發展的春天。
“教育佈局調整讓學校的教學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辦學條件已經達到省上的標準要求。班級全部實現多媒體教學‘班班通’。學生的住宿條件、學習環境等都得到了極大地改善。同時,隨著兩免一補政策的實施,很多因貧輟學的孩子得以重返校園。“家鄉教育的發展讓孔慶菊感到非常振奮,但在她心裡還一直牽掛著母校的變化。
“我永遠記得那天的情景,在平整的操場上,紅色的塑膠跑道格外顯眼。學生們穿著藍色的校服,開心地跳著鍋莊。”2015年,已調至縣教育局工作的孔慶菊再次回到東川中學。此時,這裡已經成為東川寄宿制小學。
“變化太大了!我走在校園裡,記憶中母校的樣子一下子浮現在我的腦海。這個曾經我再熟悉不過的地方,找不到一點當年的影子。說‘硬件’,教室寬敞明亮,食堂、宿舍、實驗室、少年宮……條件不比縣城的學校差;說‘軟件’,全校918名學生,73名老師,上課早已不是過去的那種模式。教學設備先進,教師的理念也與時俱進。”孔慶菊說著,翻出了手機中保存的照片。
“你看,這是現在的學校大門,又簡單又氣派。這兩棟教學樓對面,是學校的少年宮。對了,你看看這標準化的操場,還能想象出這裡原來是片油菜花海嗎?”孔老師打趣道。這是孔慶菊母校的變遷,又何嘗不是我們母校的變遷。
閱讀更多 青海新聞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