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菲光爆雷23億之前,財務數據中的兩項預警

4月26日,歐菲科技發佈業績快報修正,年報業績大“變臉”,淨利潤總額由此前預計的盈利18.39億,修正為虧損5.19億,前後相差近24億元,修正幅度高達。公告一經發布,市場一片譁然,此前市場給予的“大白馬”形象轟然倒塌。

關於歐菲光業績變臉,市場中已經有眾多評述,力場君(微信公號:wuzhijingu)還是從專業財務分析的角度,帶大家來梳理一下這個事情在歐菲光爆雷之前,有哪些財務數據是值得警惕的?引以為戒,並以資日後投資吧。

閒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不合理的資產結構

根據歐菲光的公告顯示,本次業績變臉主要原因是資產減值,包括對金立的應收賬款補提壞賬7510.21萬元、存貨計提減值24.37億元,合計金額高達逾25億元。

歐菲光爆雷23億之前,財務數據中的兩項預警


歐菲光爆雷23億之前,財務數據中的兩項預警

鉅額的應收、存貨資產減值,自然就對應著歐菲光此前鉅額的應收、存貨賬面金額。事實上,從以前年度的數據來看,歐菲光的應收、存貨金額資產佔比過高,且逐年提升,加之與業務規模匹配下的應收賬款週轉率、存貨週轉率都持續下降,並在2018年3季度跌到了“谷底”。

應收、存貨佔資產比重很高的數據,不僅會體現在沉澱資金所帶來的資金壓力、資金成本增加等,更重要的就是應收、存貨的管理風險,極端體現就是集中的大額資產減值。

客戶集中度過高

歐菲光的應收賬款,非常不幸地連續踩兩大“坑”——金立和樂視。其中對金立的應收賬款壞賬計提60%,截止2017年12月31日已計提30049.06萬元,本年補提7510.21萬元;對樂視的應收賬款壞賬計提100%,截止2017年12月31日已計提10784.39萬元,本年補提7977.26萬元。

在踩“坑”的背後,是歐菲光客戶結構方面的風險。根據近5年銷售客戶結構的數據統計,原本在2016年及以前,歐菲光的前五大客戶銷售佔比還是小幅降低的,但是在2017年和2018年則一反此前的趨勢,特別是“出事兒”的2018年,前五大客戶銷售佔比異常升高。

歐菲光爆雷23億之前,財務數據中的兩項預警

由於歐菲光在年報中不詳細披露前五大客戶具體都是誰,所以難以更加具體地把握該公司的客戶風險,單從上述數據來看,“完美”地體現出該公司關鍵客戶銷售集中度,與經營層面的風險,是“完美”的重合。

事實上,在監管部門審核公司IPO時,還是比較關注客戶依賴程度的,通常針對單一客戶銷售佔比超過30%,就會引起關注,需要結合行業特徵、特定客戶風險作出和理性判斷。2018年的歐菲光,無疑是又給大家提了個醒。

高額存貨的風險預警

造成本次歐菲光業績大幅變臉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存貨補計提資產減值,這部分金額約16億元。前文已述,歐菲光存貨金額巨大且佔資產比重很高,本段著重探討一下存貨資產減值背後可能性。

關於存貨計提鉅額資產減值,歐菲光存在兩種可能:一種確實是財務“大洗澡”,因為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記的金額予以恢復,並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也即,存貨計提資產減值之後,還有機會“還原”;退一步講,就算後期不予以恢復,在相關存貨對外出售時,成本也會大幅降低,進而提高利潤。如果是這樣,歐菲光的財務處理,確有利潤跨期轉移的財務操縱目的。

但這種可能是相對樂觀的,而悲觀的可能性則是,歐菲光計提減值對應的存貨部分,屬於對樂視、或是對金立的定製產品,在這兩家客戶顯然已經無力繼續採購的背景下,對應的定製產品也無法銷售給其他客戶,由此導致的鉅額資產減值。如果是這種可能,就意味著存貨減值中的16億元,是歐菲光實打實的損失,毫無迴旋餘地。

從財務分析的角度,力場君(微信公號:wuzhijingu)認為這也給投資者,存貨金額、佔比高,這或許不是問題的本質,關鍵還在於存貨的具體內容。如果是通用程度很高的存貨,如金屬原材料,或者是相對而言升值的可能性比較大、不愁賣的存貨,比如房產,存貨金額高帶來的還只是資金鍊的風險;只要能扛過去,就不會出大問題。

而如果存貨當中,大量是指向特定客戶的定製化產品,風險就很突出,一旦客戶方資金出了問題,或者客戶選擇其他供應商,那對於公司而言無疑是滅頂之災。

歐菲光是不是這樣情況,該公司在公開信息披露中並未明確,力場君(微信公號:wuzhijingu)倒是想舉一個更典型的例子——造船企業,這類公司的存貨主要都是船隻的半成品,這類產品基本上都是按照客戶方的需求定製化製造,一旦客戶方違約、破產,作為供應商的造船企業大多難以扛過危機,經營風險由此可見一斑。

歐菲光爆雷23億之前,財務數據中的兩項預警

歐菲光爆雷23億之前,財務數據中的兩項預警

歐菲光爆雷23億之前,財務數據中的兩項預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