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固體:存在於理論上的物質形態

科學家們觀察到了一種存在於理論上的物質形態——超固體,雖然它只在實驗室環境下存在了極短時間。

超固體的概念最早在1969年由俄國物理學家Alexander Andreev和Ilya Liftshitz提出,是一種空間有序(比如固體或晶體)的材料,但同時還具有超流動性。換而言之,聽起來有點矛盾,構成超固體材料的原子在空間上具有類似於晶體結構,同時體現了液態的超流體特性——超流體具有零黏性。

數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超固體,試圖在現實世界中創造出超固體材料,主要手段是使用被稱為超流體氦-4的氦同位素。

然而,儘管諸多努力——包括2004年曾有科學家宣稱成功地製造了超固體——但一直缺少氦-4實驗成功的過硬證據。

還存在另一種可能方法,最近的方向集中在超冷量子氣體,如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BECs)。在這些冷凝物中,構成氣體的顆粒變得如此冷,開始顯示出超固體特性。

“最近的實驗表明,這種氣體與超流氦具有基本的相似性。”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實驗物理學家Lauriane Chomaz說,他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

“它們的特性使其可以進入某種狀態,在這個狀態下,成千上萬的氣體原子自發地組織成晶格結構,同時具有相同的宏觀波函數——超固體的特徵。”

在新實驗中,Chomaz和其他研究人員使用兩種量子氣體,產生了鉺(鉺-166)和鏑(鏑-164)同位素的BEC。

這兩種氣體都具有強烈的偶極相互作用,在超低溫下得到充分調整後會促進原子團形成“液滴”——類似的結構本身會促發超固體性。

“近幾年,研究人員已經知道這些BEC具有超固體的特性。”未參與研究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量子研究員Tobias Donner解釋道,“首先,它們是超流體。其次,在某些條件下,原子被分割到幾個緻密液滴中,給予必要的密度調節。”

雖然鉺-166和鏑-164都是誘導超固體行為的良好候選者,但研究小組的結果顯示,兩種氣體並不完全一樣。

在使用鉺同位素的實驗中,觀察到的超固體狀態是“短暫的”,高級研究員Francesca Ferlaino解釋說;相比之下,鏑BEC的超固體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穩定性”。

“通過緩慢的相互作用調整到相位,從穩定的冷凝物開始,我們觀察到,鉺-166和鏑-164的超固體壽命存在顯著的差異,這是由於兩個系統中的原子損失率不同。”作者在論文中寫道,“事實上,在鉺-166中,超固體行為僅存在了幾十毫秒,我們在鏑-164中觀察到相干密度調製超過150毫秒。”

當然,150毫秒對你我來說似乎也不算漫長,但對於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和準不可能的奇異物質形態,它實際上“非常長壽”。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仍然沒有宣佈它們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超固體,只是將這項工作描述為“在超冷稀溶原子氣體中存在這種特徵狀態的證據”。

不過,找到更“實體”的證據,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具體的研究內容可見於Physical Review X。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