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南京首位度,離不開這個“大心臟”

美國學者馬克·傑斐遜可能不會想到,他首創的“首位度”概念,80年後會在大洋彼岸走紅。

老齡化加速、產業結構轉型、人才爭奪戰……籠罩在中國大城市心頭的各種焦慮,最終找到了這個叫作“首位度”的洩洪口。

信息時代的高速傳播,讓大家很快明白“首位度”的大致含義:區域內首位城市與第二位城市之間人口、經濟規模的比值。比值越大代表城市首位度高

福建有廈門,山東有青島,這兩省省會的“首位度”自然有些尷尬。但在長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南京,就連在樹下下棋的老大爺也會盯著棋子,隨口一句:南京這首位度,得想辦法提高啊!

“提高南京首位度”這事兒,還要從2018年10月說起。

1


2018年10月底,在中央巡視組反饋的意見中,城市首位度首次出現在官方說法中。南京、濟南、瀋陽、哈爾濱等省會城市被點名指出城市功能發揮不夠,在帶動區域發展方面沒有起到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中心城市該起的作用。

數據是最好的答案:從27個省會城市的“首位度”排行榜來看,濟南(沒合併前)墊底,為0.66;南京以比濟南多0.01的優勢,排名倒數第二

提升南京首位度,離不開這個“大心臟”

看上去,南京並不是墊底,不用太焦慮?今年1月,山東省政府舉行發佈會宣佈:濟南合併萊蕪。瞬間南京的首位度就墊底了。

雖然江蘇省被稱為“內鬥大省”,但在關乎榮譽的首位度面前,這次全省一致對外,蘇南和蘇北團結一致,不再互懟,蘇錫常也不再嘲笑“徽京”。如何提高南京首位度,成為全省思考的難題

“合併鎮江,實在不行就先合併句容,再不濟,先把寶華收了也可以啊!”霎時間,傳了幾十年的“句容劃入南京”又一次甚囂塵上。家住棲霞山下的老阿姨暗自欣喜:“從小聽到大的傳言要成真了?寶華的兩套房要漲價了?”

畢竟有成都合併簡陽、西安管理咸陽在前,還有濟南合併萊蕪在後,通過合併來擴大城市面積和提高GDP,被公認為是提高城市首位度最為簡單粗暴且有效的方式。一時間,南京合併鎮江、句容之後的各種分析層出不窮,彷彿已“箭在弦上”。

但,事與願違。這一說法,被官方給否認了:

行政區劃調整,是中央考慮的事情。南京不能簡單地、單純地以地域面積擴大謀求總量的首位度,而是要更加註重以新發展理念實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首位度。

敲黑板,劃重點:新發展理念、實踐推動、高質量發展。如何推動?南京不止在自身“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做文章,還把目光放到了整個長三角區域,建立半小時經濟圈等,其中呼聲最高的是“寧鎮揚一體化”。

2

2014年8月江蘇省發佈的《寧鎮揚同城化發展規劃》,從交通網絡、生態環境、通信教育農業醫療等框架層面表述了同城化,在實現三城同發展的同時,也同步提高南京的首位度。

提升南京首位度,離不開這個“大心臟”

▲寧鎮揚一體化示意圖

為什麼選擇揚州與鎮江?首先從地理位置上看,這兩個城市距離南京太近了,官方文件都說了“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三城一水間,孿生寧鎮揚”。南京人去揚州修個腳,去鎮江吃碗鍋蓋面,揚鎮兩地的家長來南京給上大學的孩子買套房,都很稀鬆尋常。

官方表示,寧鎮揚一體化的意義重大:有利於促進南京都市圈一體化,增強輻射帶動長江中上游地區的能力;有利於加快形成具有較強凝聚力的都市圈核心區,引領都市圈一體化發展,促進長江經濟帶共同繁榮,成為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的重要門戶。

隨後,揚州、鎮江也先後發佈了多項舉措,努力加強與南京的聯繫。在時間節點方面,官方表示到2020年,寧鎮揚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形成寧鎮揚半小時、長三角1-2小時的快速交通圈,快速通達南京。這意味著,最快明年,寧鎮揚三城的1582萬人口,互通起來將更為便捷。

寧鎮揚將建設“五大中心”,鎮江主城可發展高端製造業與區域物流產業。重點建設仙林-寶華科技創新新市鎮、句容-湯山休閒旅遊新市鎮、龍潭-下蜀臨港產業新市鎮、揚中-李典生態休閒新市鎮和儀徵-龍袍臨港產業新市鎮。

在城際軌道方便,主要有寧句城際、寧揚城際和寧鎮城際。起始於馬群的寧句城際去年底已經動工,寧揚城際和寧鎮城際也在不斷地推進中。

寧句城際,又稱S6號線,從馬群出發,途徑麒麟、湯山、黃梅、寶華等,終點為句容站,預計實際通車時間為2023年。

寧揚城際,即S5號線,起於經天路,經過攝山星城、龍潭等區域,終於揚州火車站,計劃建設年限為2019年-2024年。寧鎮城際在南京的起點同樣是仙林湖。

或許,幾年後,在仙林大學城上學的揚州和鎮江人,可以坐地鐵回家。而揚州和鎮江人來南京爬棲霞山、紫金山,或者是去南京歡樂谷和萬達茂遊玩,除了開車,也可以選擇城際軌道。

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的寧鎮揚,相當於2.6個南京或3個上海的面積,城際軌道交通的兌現,將直接加快人口的流動,加強三城之間的聯繫。

從房地產開發的角度來說,流動的人口=買房機會,越來越多的品牌房企意識到寧鎮揚一體化所帶來的發展機遇,紛紛把目光投入的鎮江、揚州、龍潭等,畢竟在“買房跟著政策走”的金科玉律前,拿地開發也要緊隨政策利好的腳步。

在寧鎮揚一體化的新時代,有這麼幾家房企比較特殊:恆大在句容搞了個童世界,是恆大文旅的殺手鐧,打造三城的文旅中心;棲霞山的華僑城,也將充分發揮自身的造城能力,在南京打造全國第八座歡樂谷。

無論是瞄準句容的恆大,還是紮根棲霞的華僑城,都是將文旅與住宅開發相結合。而綠地則不同,結合自己的商辦優勢,選擇了寧鎮揚的“心臟”——金馬路,打造真正的TOD——綠地萬科雲都會。

3

為什麼說金馬路是寧鎮揚的心臟?

生理學上,心臟是脊椎動物身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為血液流動提供動力,把血液運行至身體各個部分。

如果把寧鎮揚一體化擬人化,就可以理解,交通優勢決定了金馬路的心臟地位。

金馬路目前是南京地鐵2號線和4號線的交匯處,規劃的12號線也將在這裡交匯。再加上“交通樞紐”的定位,這裡將成為寧鎮揚的軌道交通密集區,可不正是“心臟”的位置?

在這裡換乘地鐵的人,就是流動的“血液”。徐莊軟件園、紫東創意園、馬群科技園等周邊產業園的“濟濟人才”,還有仙林大學城十餘所高校的“預備軍”,建成後的金馬路TOD,人流如織。

TOD,對於南京人來說,這個外來詞已聽了太多次。在此前,南京並沒有真正的TOD,人們對於TOD是既熟悉又模糊。紐約曼哈頓高線公園、韓國D-Cube City、日本東京澀谷之光和香港九龍,是經典的TOD案例。

提升南京首位度,離不開這個“大心臟”

▲日本東京澀谷之光

以距離東京核心區6.5公里的澀谷之光為例,通過9條線路的互相交叉重合,從而實現對區域無死角覆蓋,成為東京圈僅次於新宿站的第二大交通樞紐。澀谷之光聚集4000家企業和20多萬就業人口,實現了從每年虧損3億日元到片區總體年收益220多億日元,質的增長,直接帶活該片區經濟。

幾年前,南京一股腦規劃了八大TOD,覆蓋城東、江寧、江北等多個區域,金馬路TOD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很特殊:

三強聯合開發:綠地、萬科和南京地鐵,三方合作;

三條地鐵交匯處,除了現在的地鐵2和4號線之外,還規劃有地鐵12號線;

③從寫字樓到高端商墅,再到酒店、交通樞紐等,金馬路TOD業態完善

還有,金馬路TOD所在的區位、周邊三大產業園等,都是加分項。

3

綠地萬科雲都會的總體量約36萬方,相當於2.5個東京澀谷之光的大小,共分為12棟建築,

包括交通綜合樞紐、高端寫字樓、商業、酒店、公寓等在內

綜合交通換乘樞紐位於在11號樓,位於地鐵2和4號線的金馬路站之上,未來還可以換乘仙寧鐵路,建成後的樞紐內還將設有停車場、長途客運站、換乘大廳等,與地鐵直接換乘。地鐵2號線連接河西、新街口、馬群與仙林,地鐵4號線串聯起龍江、鼓樓、青龍地鐵小鎮等,未來的12號線直通麒麟、上坊和百家湖

金馬路TOD今後還將承擔長途客運站功能,主要發車方向為蘇南、部分蘇北、南京市域,涉及日發送量1萬人次,日發班次300次。

3條地鐵+高鐵+長途客運站+停車場,越來越多的人會在金馬路TOD經過,如何把“人”留住更為重要。這時候就要發揮綠地萬科雲都會的產品魅力了。

提升南京首位度,離不開這個“大心臟”

▲綠地萬科雲都會樓棟示意圖

1-4號樓為平層的酒店式公寓,主力面積為30-55㎡,低總價,是區域內少有的投資佳品。

9和10號樓為高端辦公,以100-160㎡的產品為主,單獨或組合使用均可。10號樓從去年年底開始銷售,目前所剩的房源不多,有不少周邊居民以及周邊產業園的企業主買來投資或自用,更有整層拿下的大客戶。

10號樓趨於售罄,9號樓已拿到銷許,依然是100-160㎡的主力面積,在整個南京寫字樓市場來看,如此純粹的、與3條地鐵真正實現無縫對接的高端寫字樓,綠地萬科雲都會大概是最好的選擇了。

公寓為“人”提供了居住,寫字樓為“人”提供了工作,但是隻有這些,就不能稱為真正的TOD。

11號樓除了交通樞紐之外,還同時規劃有商業和獨立商墅,將改變區域內高端商業空白的現狀,面積約300-500㎡的獨立商墅則是為紅酒會所、創意工作室等高端定製。

11號樓南北區中間為

城市集散廣場,造型獨特的紫金山形頂棚,將會成為東部地區的新地標。

提升南京首位度,離不開這個“大心臟”

▲紫金山形頂棚

綠地萬科雲都會將商業、辦公與公園等多功能融合貫通,屋頂公園可從二層換乘中心及南側辦公組團直接進入,將自然融入城市;籃球場、網球場、足球場、慢行道、休閒港灣等休閒設施一應俱全,打造獨一份的花園式辦公生活

12號樓規劃為高端酒店,總面積約7200㎡,方便後期在金馬路TOD中轉的商務人士,解決了帶著一身疲憊、拖著行李箱找酒店的無奈和尷尬。

還有面積約4000㎡的生活配套,適合運營生活超市、水果店、生鮮門店等,對於區域局面來說,如此基礎性的生活配套,實在太優秀。

除了項目本身規劃之外,馬群街道處表示後期將在金馬路TOD籌建城市候機廳,面積約600㎡,與南京南站的候機廳大小相當。2020年,城東的市民可能在此完成值機和行李託運,體驗大巴直達機場的一站式服務。

提升南京首位度,離不開這個“大心臟”

▲南京南站城市候機樓 來源: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從鼓樓的紫峰大廈到南站的城際空間站,再到江北核心區的綠地江北金融中心和現在的綠地萬科雲都會,綠地的寫字樓一直是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除了綠地獨特的拿地眼光和因地制宜的產品打造之外,還與綠地的“軟服務”密不可分。

提升南京首位度,離不開這個“大心臟”

綠地的office +“4+N”智慧辦公體系,

涵蓋產品、空間、資源、運營、服務五位一體,將幫助企業在成立申報、政策對接、運營幫扶、人才技術對接、資本嫁接、圈層搭建等方面做多重服務幫扶。

此外,馬群街道的經濟科室將部分遷入綠地萬科雲都會企服中心駐點辦公,並設立綜合管理辦公室,為入駐企業提供零距離“店小二”式服務,為企業節省流程和時間成本。

寫字樓所配備的大型活動培訓場地、私密貴賓室、交流共享空間等等,也將成為綠地萬科雲都會的強大競爭力。金馬路TOD西側的馬群科技園內將建一個高端的文化娛樂體驗項目,東側的賽馬場內將規劃一個大型的體育文化項目。三大項目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成為南京TOD經濟示範區。

寧鎮揚一體化的大發展格局,給以金馬路為中心的東部地區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從今年年初就沸沸揚揚的東部地區也被正名為“紫東地區”,金馬路TOD正是紫東地區中心樞紐之一。

政策利好夾持下的金馬路TOD,再加上綠地、萬科和南京地鐵的資源整合,無疑將能發揮其在寧鎮揚一體化中的“心臟”作用,助力南京首位度的提升,當在水到渠成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