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大盤接近3000萬,電影市場回到五年前

有多久沒見過單日3000萬的市場大盤了?翻開數據嚇了一跳,竟然有五年之久了。

單日3000萬的大盤,出現在了2019年的節點,這是令人震驚的,尤其是市場還在高速運轉的內地市場,院線數量不斷提升的內地市場,更是令人感到意外。與此同時,整個行業的低迷與不景氣,彷彿跟整個市場大盤一般,開始跌入谷底。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整個行業幾乎沒有積極的消息。

單日大盤接近3000萬,電影市場回到五年前


恍如隔世,彷彿回到了五年前

時間回到2014、2015年,那時候工作日3000萬的表現還時有發生,連續一兩週沒有強勢新片上映,便會積攢出工作日的爆冷。但在五年之後的節點,單日的上限已經提升到了15億之多,但單日的下限卻依然還處於五年前的基數,基於市場來說,這是非常畸形的,完全不正常的。

今年的全國影院數量已經達到1萬多塊,較2015年接近翻倍,但市場下限絲毫沒有提升,依然還能有著單日3000萬的表現,顯然這是全行業的“共同努力”。更是浪費了整個4月中下旬的機會,而這種檔期資源的浪費是不可逆轉的,浪費掉就再也無法找回,因此更顯得可惜。

單日大盤接近3000萬,電影市場回到五年前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單日大盤重回久違的3000萬警戒線呢,依然還是不合理的檔期安排,矯枉過正的定檔法則。對於大部分國產電影來說,他們眼中只有大檔期,至少也得是三天的長假期。而中小片則盤踞在大片之後剩餘的空間中。很多時候,3月、4月、9月、11月都是完全被忽視的節點。

很多人都會得到一個理論,即觀眾不再看電影了,在逃離影院,這種觀點還是非常狹隘的,因為首先要弄清一個基本的市場邏輯,是先有電影后有觀眾,還是先有觀眾後有電影?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自然是前者。對於目前的檔期安排、影片分佈來說,哪怕把這些電影放入春節檔,依然還是無人問津。

影片即檔期,大體量電影在哪,哪裡就有觀眾,哪裡就是好檔期。弄清了這一點,那麼單日3000萬的原罪就很容易揪出,就是國內各大片方的的罪過,根本不是觀眾不看電影,而是沒有影片可看,這有一個最基本的先後邏輯。接連數週沒有強勢新片的上映,最終如同滾雪球一般,最終囤積成工作日的極度低迷。

單日大盤接近3000萬,電影市場回到五年前


熱檔熱死,冷檔冷死,這便是國產電影的定檔法則,越是這樣,冷檔越是沒人來,熱檔越是扎堆,如此惡性循環之後,冷檔再也無法吸引國產電影的進駐。這是一個非常畸形的市場行為,更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儘管電影市場在健康的發展,行業的市場知識在不斷提升,但依然還是存在諸多的市場盲點,市場常識依然極度欠缺。

觀眾在乎的是影片本身,對什麼時候上映並沒有那麼在意。已經無數案例都在證明,合理的檔期分佈絕對會增加觀眾走進影院的頻次。比如四部大片放在同一天,觀眾勢必會有分流,無法做到兼顧,但將四部大片分散開,各霸一方,情況便完全不同,整體的觀影次數將會提升。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4月份沒有國產電影上映,也就意味著某個節點中,國產片將會扎堆,這便給電影市場帶來了兩次傷害。讓檔期變得均勻合理,這種要求看似簡單,但在最終的執行當中卻有著巨大的阻力,因為每家公司幾乎都在高估自己的項目,都認為它們理應在更好的檔期、更大的平臺出現。

大盤跟行業現狀成正比

電影進入了“人物谷底”

懂得劇本創作的人都知道,在影片的三幕式結構中,主人公在第二幕結尾將遭遇一次“人物谷底”。如今的整個電影行業,彷彿已經進入了這個谷底,單日3000萬的大盤非常精準的定義了當下的電影產業,同時也代表著整個行業中,各個細分領域的現狀。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人物谷底”,按照劇作結構,是主人公在第一幕所做的錯誤決定。回到電影行業中,則是2015年、2016年大量不專業資本的湧入,資本為所欲為,破壞了遊戲規則,造成了大量的泡沫,而隨著時間的推進,終於在當下的節點迎來了泡沫的破裂。

在這場“人物谷底”當中,幾乎影視行業所涉及的任何領域,都在遭遇重創。資本的大量退出,項目數量的嚴重減少,導致很多頂不住的發行、營銷、投資公司都迎來了解散,甚至大公司也有著不同程度的裁員,“活下去”成為了2019年的新口號。

不專業的資本大量融入,劣幣驅逐良幣,造成了如今的惡果,但只有在“人物谷底”時,在大盤3000萬時,才能真正迎來一個反思時刻,才能重新審視自己所處的危險境遇。因此,這個“人物谷底”也有積極的一面,那就是將水分擠走,留下的都是真正做事的人。

但一定要清醒的看到機遇,因為觀眾永遠對好內容報以期待,報以熱烈的回應。一定要堅定的相信,單日3000萬最大的受害者不是行業,而是觀眾自己,無片可看對他們也是一種打擊,他們只能將娛樂方式轉為其他渠道。但只要有好的內容,觀眾保證馬上就會回到影院當中。


單日大盤接近3000萬,電影市場回到五年前


現在的節點確實是身處第二幕的“人物谷底”,如何走出這個谷底,需要全行業的努力。看似風平浪靜,但是卻暗波洶湧,電影人都在努力的孵化自己的項目。如今是電影人最缺活的時刻,是難得閒下來的時刻,同時也是他們靜下來專心做內容的時刻。行業的慘淡,卻令整個行業囤積了大量的好項目。

從創作規律來講,接下來的某個時刻勢必會迎來一個爆發,第三幕的絕地反擊相信已經不再遙遠。撐下去的,都將是被洗禮過、能夠在行業立足的,而撐不下去的,更多的是大浪淘沙中缺乏才華,或者無法勝任的。這是一個歷練的過程,是從業者提升能力的過程,也是大盤3000萬提升到8000萬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