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漫威简史(下)

很少有人知道,一开始老板古德曼是坚决不同意上蜘蛛侠这个角色的。

“有谁想看一个倒霉孩子的故事?再说了,蜘蛛多招人讨厌!”

斯坦·李是在《惊奇幻想》系列的第 15 期,偷偷地“夹带私货”,才得以让蜘蛛侠登场的。

结果那一期一跃成为当时的销量冠军。

古德曼笑容满面地走进来说:“斯坦啊,还记得我之前,很喜欢你的蜘蛛侠的点子吗?我们为什么不把它做成一个系列呢?”

面对这样的老板,你还能说什么呢?

斯坦·李理直气壮地跟古德曼说:我想打造一个超级英雄,他的原型是当时红极一时的企业大亨兼军火商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这个人会造飞机、开飞机、拍电影、做科研,而且绯闻女友众多。

深度:漫威简史(下)

钢铁侠原型霍华德·休斯

古德曼一听到这个想法就说:你疯了!(You’re crazy!)但斯坦·李觉得:既然你没说不,那我就开干了。于是就有了钢铁侠托尼·史塔克(Tony Stark)。

(坊间传闻的钢铁侠原型,是特斯拉的 CEO 埃隆·马斯克,事实并非如此。)

科比原本给他设计了一套圆滚滚的、笨重的灰色装甲,没过多久,另一个画师就把它改成了流线型,搭配红黄两色,改善了外观效果。

深度:漫威简史(下)

有时候,忙不过来的斯坦·李会打电话给画师,给他们讲个开头、结尾(或者故事梗概),画师问:那中间部分怎么办?斯坦·李会回答:“你自己补充,你看着来。”

斯坦·李发现,大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创作出更好的故事。”

这就是传说中的“漫威式创作法”(the Marvel Method),一个人提出故事梗概,其他人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

有一次,斯坦·李希望为霹雳火在《奇异故事》(Strange Tales)里面创造一个搭档,斯坦·李想画一个魔术师,他想起了小时候在家里,收听的一档广播节目,名叫“魔术师钱杜”(Chandu, the Magician)。

在斯坦·李的笔下,这个人物最终变成了“奇异博士”(Dr. Strange)。

深度:漫威简史(下)

奇异博士第一次登场

和其他英雄不同,斯坦·李为他设计的语言风格庄严而高贵,还有读者认真地考究奇异博士抑扬顿挫的文学渊源,其实大部分都是斯坦·李自己编造出来的。

粉丝的大量来信中,很多人呼吁漫威再出一支自己的英雄战队(superhero team),斯坦·李决定,把漫威最强大的几个英雄组合在一起,包括钢铁侠、雷神、绿巨人、蚁人和黄蜂女,让他们共同击败雷神邪恶的弟弟洛基(Loki),于是在 1963 年 9 月,就有了第 1 期《复仇者联盟》(Avengers #1)。

深度:漫威简史(下)

在第 1 期末尾,斯坦·李激动地宣布:“这是史上最强大的超级英雄团队!

为漫威熠熠生辉的巨星团队吹来了一股新风!”(One of the greatest super-hero teams of all time! . . . and a new dimension is added to the Marvel galaxy of stars!)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个月,1963 年 9 月,斯坦·李和科比又推出了另一支超级英雄战队—— X 战警。

斯坦·李最初想把这批英雄叫做“变种人”(mutants),让古德曼给否了。

后来,他又从英雄们具有“额外的”(extra)能力中得到灵感,提出“ X 战警”( X-Men )一词,古德曼同意了。

深度:漫威简史(下)

斯坦·李作为整个漫画部门的管理者,他在统筹安排上的能力也越来越纯熟。

他知道,什么角色、什么故事,找谁来画是更合适的;当古德曼想要给画师们降薪的时候,他也会第一个跑过去为大家据理力争。

在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行业里,斯坦·李培养出了不少人才。画师克兰(Colan)回忆说:“斯坦能从我的作品中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是斯坦的信任,让我有了工作的动力。”

克兰每天画完两整页内容,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按这样的速度,要想达到每月完成两本书的目标,每周工作时间就得超过 40 个小时。

深度:漫威简史(下)

斯坦·李在审阅漫画

斯坦·李是从不在意“加班”的。在同事眼里,斯坦·李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

他不仅上衣口袋里随时揣个本子,甚至还在家里的床头放了一台录音机,半夜灵感降临,好随时记录下来。

跟画师讨论打斗场景,他会亲身演示:站到桌子上,在沙发上跳起来,大声模仿漫画里的叫声,而一旁的画师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 42 岁的、精力旺盛的“谢顶”大叔在办公室里手舞足蹈,回去以后,画师们还要对着他给出的过于简略的故事大纲敲脑壳,为此头疼不已。

一个画师说:“漫威的工作法就好像是要潜到自己的内心深处,绞尽脑汁地把灵感给拽出来。”

画师埃弗雷特(Bill Everett)说:“我每天都要工作 14 到 15 个小时,回家还得接着画,实在是太累了。”

有些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受不了,就退出了;能留下的,都是有编剧经验、适应高强度、同时拥有独立创作能力的优秀画师。

有时候,斯坦·李也发愁:可堪重任的编剧人数太少了。

他收到一个老员工托马斯(Roy Thomas)的消息,这个 24 岁的小伙子原来负责读者来信栏目,后来去做了老师,还惦记着漫威,想回来。

深度:漫威简史(下)

一开始,托马斯被斯坦·李打回去的稿子多如牛毛,但是很快,小伙子就“出师”了。经过 3 年的磨合,托马斯终于可以帮斯坦·李分担创作这一摊子事儿了。

60 年代,漫威每年的漫画发行量可以达到 3500 万册。

“我就像一个掷骰子的人,接二连三地投出漂亮的结果。当你连胜的时候,你根本停不下来。”

和斯坦·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比却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对公司也不再那么重要了。

他希望能从作品中得到利润分成,可斯坦·李两手一摊,说他做不了主,而古德曼却一直在钱的事上跟科比打太极。

1967 年,科比停止创作新的漫威英雄,那一年,漫画行业也迎来了新一轮衰退期,发行量开始萎缩。

1968 年,美国的大公司掀起了一波收购狂潮,漫威和 DC 十年的发行限制也到了期,古德曼趁机卖掉了公司。

收购方是卡当斯实业公司(Perfect Film & Chemical Corporation),他们开出了 1500 万美金的报价。

深度:漫威简史(下)

卡当斯实业公司

古德曼给斯坦·李签下了 5 年的新合同,还给他涨了薪。

但科比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新东家入驻以后,他再没有跟公司交涉的筹码,加薪的请求也一再被拒绝。

在完成了第 102 期《神奇四侠》之后,他拨通了斯坦·李的电话。

当斯坦·李放下听筒以后,他惊慌失措地瘫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桌上刚刚送到的《神奇四侠》画稿,上面还散发着科比常抽的雪茄的气味。

他刚刚得知,几天以前,科比跟 DC 签下了 3 年的合约。

07

70 年代:靠着“下三滥”的手段,漫威勇夺市场第一

每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的时候,从业者都会非常难受。

很多老员工离开了漫威。一个叫康威(Gerry Conway)的小伙子成了漫威的新骨干。

在《夜魔侠》中,他加入了一个新的女性角色——她有一头红色的长发,喜欢身穿紧身衣,名叫“黑寡妇”(Black Widow),在康威眼里,她是“漫画史上第一个英姿飒爽的性感尤物”(comics’ first empowered sexy babe)。

深度:漫威简史(下)

黑寡妇第一次登场

而为了在下行周期中保住市场份额,还在执掌漫威的古德曼想了一记阴招。

他跟 DC 公司达成共识,提高漫画的售价,从 10 美分,一路涨到 25 美分,每本书的页数从 36 页,扩充到 52 页。

可是刚实行了一个月,古德曼开始减少页数,售价也降到了 20 美分,他还给报刊亭老板提高了分成比例,让漫威的作品占据货架上的黄金位置。

等 DC 如梦方醒,调回 20 美分的时候,他们已经输了。

漫威第一次登上了全美乃至世界第一漫画公司的宝座。

深度:漫威简史(下)

斯坦·李休假回来才发现:呵,我们成世界第一了。

但他高兴的日子没持续多久。

转投 DC 的科比,开始用漫画讽刺斯坦·李。

他创作了一个叫方奇的人物,英文意思是“搞怪的浮夸之徒”(Funky Flashman),一个谢顶的、胡子拉碴的推销员,每天口若悬河,净说一些押韵的俏皮话,喜欢给人开空头支票,跟斯坦·李如出一辙。

深度:漫威简史(下)

1975年的斯坦·李

这个人物身边还跟着一个像托马斯一样的“马屁精”——成天喊着:“方奇大人,我的好领导!”(Master Funky! My leader!)。

斯坦·李从未公开回应方奇这一人物,但这个漫画人物问世不久,他就立马把胡子剃干净了。

1972 年,古德曼退休,卡当斯实业的负责人决定,让斯坦·李接手漫威的董事长兼发行人,而接替总编职位的,正是托马斯。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漫威也正面临着新老画师的迭代和交替。

托马斯出入各种漫展,从粉丝中选拔人才;而元老级的画师,此时已逼近油尽灯枯的境地。

深度:漫威简史(下)

很少有人会意识到,画漫画这个行业,也是要吃青春饭的。

1973 年,那个抱怨每天工作 14、15个小时的画师埃弗雷特,因为心脏病去世,享年 55 岁;

同年,59 岁的画师肖尔斯(Syd Shores)因心肌梗死去世。

已经年过 50 的斯坦·李发现,画师团队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 43 岁。

与此相关的是,整个 70 年代,漫威的超级英雄漫画都趋于保守,缺乏创新,虽然加入了更多女性和黑人担当主角,但一直没有逃脱出自我抄袭、因循守旧的窠臼。

为了提振《超凡蜘蛛侠》系列的销量,托马斯和康威“灵机一动”,决定杀死蜘蛛侠可爱的梅婶(Aunt May);

但是蜘蛛侠的画师罗米塔知道以后,说服二人改变了主意:

他让绿魔杀死蜘蛛侠的女友格温·斯黛西(Gwen Stacy)——绿魔故意把她从大桥上推了下去,当蛛网抓到格温的那一刹那,“咔嚓”一声,她扭断了脖子。

这一幕,在 2014 年的电影《超凡蜘蛛侠 2 》里做了重现。

深度:漫威简史(下)

深度:漫威简史(下)

结果新漫画刚一上市,读者就炸了锅,斯坦·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演讲的时候,还让粉丝喝了倒彩。

惊慌的他赶紧圆场:“诶呀我都跟他们说了嘛,不要死太多人。”(I told them not to kill too many people.)他还跟大家打包票,格温一定会回来的。

虽然后来斯坦·李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只当好发行人的角色,但他确实也离漫画创作本身越来越远了。

1973 年,他需要总管发行 69 种刊物,其中包括 28 种超级英雄、16 种推理/怪物漫画,还有10种西部题材漫画等。

漫威的制作流程有时已接近失控。

有时候,他突然查岗,随便抓起一张画稿,对着托马斯丢下一句:“这个头盔太平整了,托尼·史塔克的鼻子很高挺的,你看这头盔上是不是应该有个鼻子?(Shouldn’t he have a nose?)”

钢铁侠诞生十多年来,头盔上从来不曾有过鼻子,但斯坦·李是老大。

于是下一期故事里,史塔克重新设计了头盔,加上了一个金属的大三角。

深度:漫威简史(下)

一个新来的助手不明就里,觉得自己一定是眼花看错了——“钢铁侠怎么会有鼻子!”

于是他拿出一支涂改液,把所有的鼻子都擦掉了。

臭小子你是疯了吗?怎么每个鼻子上都涂了白点?!

新来的助理只好认错,回到座位上,委屈地把每一个格子里的涂白全都刮掉了。

一年多以后,斯坦·李终于有空,随手翻了翻最新的《钢铁侠》,突然发现头盔上多了个三角形的鼻子,他困惑地问:

“这是什么玩意儿,它怎么会在这儿?”(What’s this — why is this here?)

“你不喜欢它吗?”

“嗯,看起来怪怪的,不是吗?”(Well, it looks kind of strange, doesn’t it?)

说完,他放下漫画,就开始忙别的事情了。

1977 年,乔治·卢卡斯的电影《星球大战》即将上映,漫威为电影制作了 6期的漫画版,每一期销量都超过 100 万册,堪称 1940 年代之后最辉煌的战绩。

深度:漫威简史(下)

同一时期,斯坦·李还参与了外部公司真人版漫威电影的制作过程,他主要担任顾问编辑一类的职务,阅读剧本并发表意见。

伴随着漫画市场的下行,漫威在 IP 授权方面进一步放开,想要弥补收入。事实上,漫威和 DC 公司通过授权获得的收入,都已经超过了漫画收入。

斯坦·李说:“过去,画师唯一的工作就是画漫画;可现在,大家都得在包装盒上面画画。”

面对这样的窘境,斯坦·李的目光,越来越不局限于漫画,他把金光闪闪的希望,寄托在了加州的黄金海岸,寄托在了好莱坞身上。

深度:漫威简史(下)

08

80 年代:求求你,好莱坞!

1981 年,DC 推行重大改革:如果一部作品的销量突破 10 万册大关,那么画师和编剧可以分得 4% 的漫画利润。

漫威为了防止人才流失,匆忙跟进,只不过漫威对“版税”(royalty)一词避而不谈,总是用“激励奖”(incentive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斯坦·李搬到了洛杉矶工作,为了方便去好莱坞。

但他想得太简单了,他以为好莱坞的人会像漫威的画师一样,替他把这个那个都做周全。

他在好莱坞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编剧水平,他又没有时间去撰写完整的剧本,也没有找到跟他在创作上一拍即合的人。

他的好莱坞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漫威开始在其他畅销杂志上,整页整页地推广自家的英雄角色,希望能有电影公司“赏光”。

深度:漫威简史(下)

“ 100 多位激动人心的漫威角色正等着在你的下一部影视作品中大放异彩!”

1986 年 11 月,卡当斯实业公司以 4600 万美元的价格,把漫威卖给了新世界电影公司(New World Pictures)——他们想把漫威的角色搬上银幕,他们的老大还相信,收购漫威能让这家公司转型成“小型的迪士尼”。

当时的漫威,还在跟佳能影业(Cannon Films)合作《蜘蛛侠》和《美国队长》的影视项目。

斯坦·李高兴坏了,他兴奋地告诉大家:

“新世界电影公司那些年轻的高管们,跟大家一样热爱漫威漫画!他们要拿着咱们的角色做爆款啦!”

可是没多久他就意识到,他高兴早了。

深度:漫威简史(下)

收购敲定之后,新世界的总裁叫来了市场部的副总裁,骄傲地说:

“我们刚把超人给买下来了。”(We just bought Superman.)

副总愣住了:“啥,没听说华纳兄弟要卖掉 DC 啊?”

“哦不不不,我们是把漫威给买下来啦!”

副总舒了一口气:“嗯,这么说我们买下了蜘蛛侠。”

总裁一听,立马冲出了办公室:

“我的天哪,赶紧给我阻止佳能!他们在做蜘蛛侠的电影!”(Holy sh*t! We gotta stop this. Cannon has the Spider-Man movie!)

漫威的编剧跟新世界的人多次接触以后,留下了这样的评价:

他们根本不懂漫画,而且毫无品位。”(They were so out of touch, and so lacking in taste.)

1987 年,杰克·科比 70 岁生日的时候,接受了纽约广播电台的采访。

主持人问:杰克啊,外界盛传你跟斯坦·李开讨论会的时候,经常能让办公室活跃起来,是真的吗?

科比:

真实情况往往都是我摔门离开,然后收拾东西回家。

主持人不尴不尬地接了几句,然后开始场外连线电话嘉宾:斯坦·李。

深度:漫威简史(下)

斯坦·李:我想祝杰克生日快乐!

杰克·科比:谢谢你来电,我祝你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两个人又聊了 10 分钟,直到斯坦·李提了一句:

这些剧本里的对话,每一个字都是我写的。

杰克·科比:真正在格子上写字的人是我。

斯坦·李:这些字最后又没印出来。杰克啊,你老是自己骗自己,老实回答我的问题嘛。

杰克·科比:是你们不让我写。(I wasn’t allowed to write.)

斯坦·李:故事完成之后你有读过吗?我觉得你根本没读过一篇我写的故事,你一直在忙活下一期内容……

杰克·科比:不管你们写了什么,我关心的只有人物的动作。

斯坦·李:我知道,杰克,你觉得对话谁都能写,最重要的是绘画。当然啦,你有可能是对的,只不过我不认同。

杰克·科比:你应该找个机会,亲自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你就知道了。

连线结束的时候,斯坦·李抢先说了一堆客套话,祝福科比和他的家人,祝他十年以后,给他过八十大寿。

斯坦·李:但愿我到时候还有机会给你打电话,亲口祝福你。杰克,我爱你哟!(Jack, I love ya.)

杰克·科比:嗯……嗯……好吧,非常谢谢你,斯坦。

连线结束,现场一片寂静,科比转向主持人:

“这个……你也看到了,情况都跟从前一模一样(what it was really like back then)。”

新世界电影公司没能实现斯坦·李的愿景,在股市崩盘的环境中负债累累。短短两年后,1989 年初,漫威再次易主。

新世界以 8250 万美元的价格,把它卖给了露华浓(Revlon)的董事长佩雷尔曼(Ronald O. Perelman),一个曾经出价 40 亿美元买下吉列剃须刀的男人。

深度:漫威简史(下)

他给斯坦·李开出了 3 倍的工资,其他编剧、画师也得到了更丰厚的报酬。但佩雷尔曼根本就不看漫画。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到 80 年代末,当你走进一家漫画商店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只剩下漫威和 DC 的畅销品,其他漫画公司已无立足之地。两巨头的格局业已形成。

09

90 年代:漫威的覆灭

1993 年,斯坦·李和杰克·科比在圣地亚哥漫展上偶遇,此前数年,他们经常在媒体上互相质疑、攻击、诘问。

杰克·科比还多次因为(自己拿不回来)角色版权的问题,跟漫威争得不可开交。

斯坦·李回忆道:“那次相遇,他叫我过去,然后……他又说了一遍,我觉得他有点言不由衷,你懂的……他跟我说,斯坦,你没做什么亏心事……这应该是他说的最痛快的一句话了……我听了以后很高兴,也很意外。”

“后来漫展的人潮涌了过来,把我们冲散了,我们俩就各自离开了。”

深度:漫威简史(下)

那是斯坦·李和杰克·科比的最后一次见面。

50 年前,一个师父,一个徒弟;

50 年来,他们携手创作出钢铁侠、浩克、托尔、神奇四侠、X 战警等众多辉煌的漫画角色;

50 年后,徒弟功成名就,师父黯然隐退。

他们偶遇的第二年,1994 年 2 月 6 号,杰克·科比永远地停止了心跳,享年 76 岁。

深度:漫威简史(下)

杰克·科比(1992年)

科比葬礼的那天清晨,斯坦 · 李驱车北上,在教堂外下了车。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静静地找了个后排的座位,坐了下来。

他只坐了一小会儿,就悄无声息地从侧门离开了。

如果抛开老一辈人的恩恩怨怨,其实 90 年代刚开始的时候,漫威发展的势头还是很好的。

1990 年,漫威漫画的销售额超过 7000 万美元,还有 1100 万美元的许可权收入,年利润 540 万美元。

但佩雷尔曼可不是什么大善人,他真正谋划的,是漫威的上市。

1991 年 7 月,詹姆斯 · 卡梅隆的《终结者2:审判日》开机,卡梅隆同时公布了拍摄《蜘蛛侠》电影计划——这背后正是佩雷尔曼运作的结果。

深度:漫威简史(下)

一周以后, 7 月 16 号,漫威挂牌上市,一个打扮成蜘蛛侠的人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活蹦乱跳,漫威首日股价从 16.5 美元涨到了 18 美元,成交量 230 万股。

大部分资金并没有回流入漫威,而是进了佩雷尔曼名下的多家公司,他本人独得了 1000 万美元的分红。

到 1993 年,股价被推高至 35 美金,佩雷尔曼持股的账面价值达到 27 亿美金;而到那年年底之前,漫威股价却急转直下,暴跌超过 60% 。

深度:漫威简史(下)

佩雷尔曼操纵漫威,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活动,导致到了 1995 年,漫威坐拥 8.29 亿美金的营收,却亏损 4800 万美金,债务规模达到 6 亿美金。

1996 年 12 月 27 号,斯坦 · 李 74 岁生日的前一天,佩雷尔曼宣布漫威破产,即将进行重组。

与此同时,漫威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第一批裁掉了 4275 人,在仅剩的 345 人里,第二批又裁掉了 1/3 ,只剩下 200 多人。

最低谷的时期,编辑数量锐减到只剩 6 人,大量漫画停刊,公司几近瘫痪。

1996 年第四季度,漫威公布的亏损金额,超过 4 亿美金。

可以说,不懂资本的漫威,让资本家给玩儿了。

整个公开上市的操作,佩雷尔曼不仅没有亏损,反而最终落袋 8200 万美金。

破产之后的漫威,最后被一家玩具公司 Toy Biz 吞并。

总算还有一点好事发生。1998 年 3 月,漫威奇迹般地把《蜘蛛侠》的电影版权救了回来,然后以 1000 万美金的价格重新授权给索尼公司。

深度:漫威简史(下)

斯坦 · 李个人也得到了新东家的涨薪——每年 81 万美金薪水,外加给他妻子 50 万美金的“退休金”,再加上漫威所有影视作品收益 10% 的分成。

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90 年代,超级巨星迈克尔 · 杰克逊(Michael Jackson)曾想要收购漫威,还去参观过漫威的办公室,他问斯坦 · 李:

“要是我买下了漫威,你会帮我经营好它的,对不对?”

斯坦 · 李一口答应下来。

深度:漫威简史(下)

只是迈克尔 · 杰克逊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并没有收购成功。

10

2000 - 2019:斯坦 · 李的最后一次

“我更希望我这辈子,能当个演员,而不是编剧。”有一次,斯坦 · 李这样对一个法国导演说。

2000 年 7 月,第一部《 X 战警》上映,他演了一个卖热狗的小贩,有一个短暂的镜头。

深度:漫威简史(下)

斯坦 · 李客串《X战警》

2002 年,《蜘蛛侠》上映的时候,导演早已不是卡梅隆,但斯坦 · 李也得到了一个路边卖太阳镜的小贩角色,他还有一段台词:

“嘿,你瞧瞧这个?《 X 战警》里的人(镭射眼)戴的就是这款呢!”(Hey, how about these? They wore ’em in the X-Men!)

深度:漫威简史(下)

斯坦 · 李客串《蜘蛛侠》

2002 年,《蜘蛛侠》电影上映首日,票房突破 3900 万美元,在当年创下了世界纪录。只不过,有他出场的两个镜头都被剪掉了。

从 2004 年开始,收购漫威的 Toy Biz 开始主导漫威自己的电影制作计划,他们借助一种特殊的交易结构(循环信贷额度),由美林证券公司(Merrill Lynch)出资 5.25 亿美金,为漫威 10 个角色制作自己的电影。

每一部电影的预算,在 4500 万美元到 1.65 亿美元之间,而漫威会用自己的电影版权(movie rights)作为抵押,这似乎是一笔风险极大的生意。

Toy Biz 的老大可不这么想。

过去 7 年中,从《 X 战警》到《蜘蛛侠》,从《神奇四侠》到《刀锋战士》,漫威出售版权,由别家电影公司制作的大电影,总计票房收入超过了 36 亿美元。

光是《 蜘蛛侠 1 》和《 蜘蛛侠 2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就吸金 16 亿美金,而漫威只分到了 7500 万——连一个零头都不到。

所以漫威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计划,让复仇者联盟的主角们各自出征,最后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制作一部怪兽级别(monster-sized)的联合电影。

Toy Biz 的老大手下有一位得力的副手,名叫凯文 · 费奇(Kevin Feige)。

深度:漫威简史(下)

2000 年的时候,凯文是电影《 X 战警》的副制片人。有人说,他对漫威作品的了解,相当于一部百科全书的知识量。

2007 年,凯文成为漫威影业(Marvel Studios)的总裁。

深度:漫威简史(下)

2008 年,漫威孤注一掷,终于推出庞大的电影计划——漫威电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简称 MCU )的第一部作品《钢铁侠》,首周就拿下接近 1 亿美金的票房,最终全球票房 5.85 亿美金。

2009 年 8 月 31 日,迪士尼以 40 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漫威娱乐公司。

深度:漫威简史(下)

2012 年 5 月,《复仇者联盟 1 》上映,打破了人类电影史上首映票房的最高纪录,最终收获的全球票房超过 15 亿美金。

深度:漫威简史(下)

时至今日,漫威电影宇宙的全部 21 部作品,在全球的累计票房,达到 186 亿美金(约合 1250 亿人民币)。

在美国的视频网站上,点击量最高的关于斯坦 · 李的视频,就是他在漫威影视作品中的客串集锦。

很多忠实的漫威粉丝,都会期待着老爷子的突然“冒泡”,这成为了他们一项重要的观影乐趣。

深度:漫威简史(下)

无论走到哪里,老爷子都能给人们带去欢乐。2008 年 11 月 17 号,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白宫颁发“美国国家艺术奖章”(the National Medal of Arts)。

前一个登台领奖者,是经典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演员奥利维娅 · 德哈维兰(Olivia de Havilland)。

总统把奖章戴在演员的脖子上以后,弯腰并亲吻了她的脸颊。

接下来,轮到斯坦 · 李走上前去,伸出了他的手,总统双手迎上。

斯坦 · 李微笑地看着总统,突然冒出来一句:

你不会也要亲我一口吧?”(You’re not gonna kiss me, are you?)

深度:漫威简史(下)

第二天,全球媒体都报道了他们俩一起大笑的场景。

2012年,斯坦 · 李做了手术,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然而他依然坚持出镜,他享受自己在漫威宇宙中,一个个平凡而又重要的角色。

深度:漫威简史(下)

2018 年 11 月 12 号,斯坦 · 李在美国加州的西奈医疗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去世,享年 95 岁。

163 天后, 2019 年 4 月 24 号,《复仇者联盟 4 》在中国大陆全球首映,这将是斯坦 · 李最后一次出现在漫威宇宙的大银幕上。

深度:漫威简史(下)

人们期待着:漫威的下一个十年,会不会像过去十年一样辉煌?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54 年前,斯坦 · 李就“给出了答案”。

这句话,写在 1965 年一本漫画的封底上,

那是一位老人,跨越半个世纪的召唤:

“真信徒,不回头!”

Face Front, True Believers!

今天的漫威,已不是一个故事,更不是一个品牌,

它是当代人类世界中,最波澜壮阔的神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